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上海“两会”代表:职工收入应与经济增长同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1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月31日电(记者潘清、厉正宏)2006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12%,老百姓的“钱袋”有没有跟着鼓起来呢?正在举行的上海“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市民“同步”分享上海经济的发展成果。

    许多企业中出现的收入“两极分化”问题,获得了代表委员们最多的关注。“2002年至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年均增长仅6.5%,远低于经营者23.9%的水平,”上海市人大代表冯丽说,这样的差距“让人惊心”。

    女职工妊娠期、产期和哺乳期的收入水平得不到保障,节假日加班无法享受法律规定的补贴,企业欠薪拿“白条”发工资……职工收入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都成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来自工会界的一份政协提案,道出了上海收入分配的“十大问题”:政府设立的最低工资标准成了一些企业员工收入的“最高水平”;职工收入止步不前,劳动力要素被弱化;三分之二的职工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一线职工收入水平过低,难以维持家庭最低的日常生活需求;廉价使用劳动力问题突出;“模糊工资”凸现分配秩序的不透明;企业经营者收入高端化导致职工心理的不平衡;企业考核只问利润,职工收入增长责任机制处于缺失状态;垄断行业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传统行业每况愈下;协商谈判工资的机制覆盖面偏低。

    怎样让职工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上海“两会”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尽快通过制度保障,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上海市人大代表李传福认为,立法机关应尽快制定《工资法》,加大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的力度,在加班工资基数、计件工资定额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建立企业工资支付信用、工资支付报告等一系列制度。

    实际上,让百姓的“钱袋”体现上海经济的增长,已经被提上了上海市政府的工作议程。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上海将加强收入分配调节,通过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切实提高普通职工的收入水平。

 
 
 相关链接
· 上海2007年将对青少年开展内容丰富的科普教育
· 上海:第八次“点亮心愿”慈善义拍2月4日举行
· 上海近日推出提升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系列举措
· 2007年上海高招音乐类专业招生统一考试即将举行
· 上海采取多种措施将社区优质资源让给最需要群众
· 上海:城镇离退休(职)人员生活补助费春节前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