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社会各界关爱残疾人 爱心温暖每个残疾人的世界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海南中学生李尚丽:弱小肩膀背出残疾同学上学路

    新华社海口5月19日电(记者郑玮娜、赵叶苹)她默默地反复做着同一件事--背着班里双腿残疾的同学上下楼梯。每一次体育课,每一天上学放学,天天如此,六年不辍。她用自己瘦小的肩背诠释了同学之间说不尽的情谊和关爱。

    她,就是海南洋浦中学高三学生李尚丽。

    进入高三后,李尚丽感到了更大的压力,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她每天披星戴月。然而,她一天也没有忘记背着她的同学林明霞上楼,下楼,再上楼,再下楼……李尚丽说,这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18岁的林明霞,因小儿麻痹症,从幼时起便离不开双拐。2001年的一天,林明霞刚刚入学不久,李尚丽在楼梯口碰到了拄着双拐正想上楼的她。李尚丽走上前说:“我来背你,好吗?”林明霞看着同样瘦弱的同学,有些犹豫。但李尚丽不由分说,上前就背起她。

    就这样,李尚丽默默地背了林明霞六年。在这六年中,发生了很多变化,教室从3楼升到5楼,她们俩都从过去的小女孩长成了大姑娘。不变的是在洋浦中学教学楼的楼梯上,那个几乎天天出现的背影。有时候背到4楼时,李尚丽筋疲力尽、步履蹒跚,但她总是凭着一股韧劲,咬着牙把林明霞背上5楼。

    体重80多斤的李尚丽要背着70多斤的林明霞从1楼上到5楼,每天上上下下至少4次,这对于李尚丽来说,无疑是对身体和毅力的一种挑战。

    李尚丽说:“在帮助她的同时,我在她身上也学到了坚强、乐观、感恩这些宝贵的品质,对于我而言,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而已。”

    在李尚丽的影响下,班里帮助林明霞的人越来越多。李尚丽的班主任彭磊告诉记者,只要看到李尚丽背着林明霞上下楼,旁边不论男生女生,都会帮助她们拿双拐和书包之类的东西,偶尔林明霞到校早了,其他同学也会轮换背她。

    林明霞说:“以前,我最怕摔倒,因为一摔倒我就会站不起来。现在不再怕了,因为背后永远会有一个人扶着我。”

孙月光:让百余名聋哑儿告别无声世界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19日电(记者张丽娜)“妈妈!”5月19日,4岁的马俊扬艰难地跟远在辽宁的妈妈对话。第一次听到儿子呼唤“妈妈”,她的母亲在电话的另一头激动得泣不成声。

    马俊扬是先天性聋哑儿,来到内蒙古赤峰市回音聋儿康复乐园刚刚3个月,现在带着助听器,他可以简单地发音。在回音聋儿康复乐园孙月光老师的语音训练下,马俊扬是从这里告别无声世界的第145个孩子。

    1993年春季,孙月光辞去了小学教师的职务,给一名9岁的聋儿梁海当起了家庭教师,聋儿母亲让人心碎的呼救,震撼了她的心灵,坚定了她做特教的信念。

    教聋儿开口说话,对孙月光来说,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个挑战。为了解掌握聋儿听力语言训练的基本方法,孙月光来到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参加专业培训。之后又不断刻苦学习和钻研聋儿听力语言训练技巧。1997年,在当地残联的支持下,孙月光创办了回音聋儿康复乐园,并总结出了“回音聋儿康复法”。

    聋儿康复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为了学会口舌操中的一个卷舌音,她把筷子放在舌头中间,舌体两边尽量往里卷,一有空就站在镜子前面练习。经过无数次演练,她总算能灵活自如地给孩子们做示范了。

    有一次,孙月光教聋儿发“ma”音,可是不管她怎么教,聋儿就是发“ba”音。晚上在厨房里做饭,孙月光嘴里不停地重复着“ma、ba”……吃饭的时候,她突然一拍桌子:“我知道了!”爱人被她吓了一跳,瞪着她说:“你着魔了吧。”孙月光来不及解释,放下碗赶紧去翻资料,终于弄明白这两个音的区别了。第二天,当孙月光把握住要领再教孩子时,只用了十几遍,孩子就能清楚地发出这两个音了。

    在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的一次报告会上,孙月光激动地说:“我会永远站在有声世界的门口,我会用我的心,用我的爱,用我的一生让孩子们告别无声世界。”

    在孙月光的生活中,聋儿已成为她生命中的全部,让聋儿回到有声世界是她生命的意义所在,她的快乐、她的忧虑都和他们连在了一起。

    赤峰市敖汉旗有一个叫李永乐的聋哑儿,刚来时只有3周岁,根本离不开母亲的照料。孙月光把儿子交给婆婆照看,自己照料李永乐。儿子万分委屈,向奶奶告状说:“我妈妈不是我妈了,成了别人的妈了。”赤峰市喇沁喀旗马蹄营子乡孤山子村有一个叫邸春华的聋哑女孩,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她从8岁来到孙月光家,今年已经16岁了,孙月光没收过她的学费,还免费提供食宿。

    孙月光不仅教孩子学说话,还教他们学三字经、英语、电脑……“我想让他们走与健康孩子一样的人生路。”孙月光说。

    孙月光最大的愿望是能有更多的人来从事特教职业。虽然也有人来她的学校当老师,但是一般都坚持一两个月就离职了。每次成功地让一个孩子告别无声的世界,孙月光都激动好久。

海南一民警抵押房产为残疾人创办康复中心

    新华社海口5月19日电(记者赵叶苹)海南省定安县定城派出所民警李国超用自家的房子做抵押,多方筹集资金10多万元,办起了能供数十名残疾人同时使用的康复中心,受到当地群众称赞。

    记者日前在李国超创办的定安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看到,这里建有“康复区”“训练区”“护理区”“特教区”。虽然房子都没有粉刷、装修,整体看起来还像“半拉子”工程,但小小庭院已经初具规模。该中心无偿为全县残疾人康复训练提供服务,自创办以来,已有四五十名残疾人经常到这里康复训练。

    一名工作繁忙的派出所民警,怎么会想到创办残疾人康复中心?李国超说,看到县残联闲置的康复训练器材时,他首先想到利用这些器材,训练智障的儿子李庆胜获得自食其力的谋生手段,后来才产生了帮助残疾人建立一所公益性质的康复训练中心的想法。定安县有1万多名残疾人,他们都急需进行康复训练。

    经过深入了解,李国超打探到位于定城镇文体路原县体校600平方米的训练空地一直闲置着,可以有效利用起来。在奔波一年之后,2006年5月,他以每年2500元的租金租下空地,然后抵押房产,筹到10多万元钱,开始了康复中心的建设。

    为了省钱,李国超利用下班时间到后山挖来花草、竹木,栽种在庭院里;收购废品,从中挑出可以使用的旧沙发、桌椅装点康复中心;还领着残疾儿子和中心理事成员(残疾人)到江边捡石块,在中心的院子里,铺出一条别致的石子路。

    对于李国超来说,他的计划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目前康复中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虽有教室,但无教师,虽有器材,但无人指导训练,这里还只能充当残疾人的活动中心,而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康复中心。他正与教育医疗机构联系,希望能有志愿者到康复中心给残疾人提供帮助。

    由于康复中心日常维护每月需几百元,而他的工资仅1300多元,既要负担小儿子上学,还得养家糊口。他便想出在院里养猪、在院外开办报亭和承包管理公共厕所的办法筹集资金,报亭和厕所由中心理事成员(残疾人)经营管理。他高兴地说,儿子李庆胜现在懂得如何卖报纸了,通过这些平台,残疾人可以与社会接触,逐渐学会自食其力。

    作为一名民警,李国超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定城派出所教导员莫照伟说,李国超在没有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为残疾人建设完全免费的康复中心,值得肯定。

云南近八成残疾儿童入学

    新华社昆明5月19日电(记者蔡祥荣)记者从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获悉,2006年云南省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78.3%,比九五末期67%的入学率增加了11.3个百分点。

    目前,云南全省在校残疾学生达1.97万名,其中3000余名残疾学生分别在省内26所特殊教育学校学习。

“废”“弱”之弃折射对残疾人偏见的消融

    新华社上海5月19日电(记者 叶锋)20日是全国助残日。在对残疾人施以援手之前,首要的是给予他们尊重。可喜的是,从近年来一些称呼的改变,人们觉察到: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正加速消融。

    55岁的章立尧家住上海汶水东路,他因脊柱变形被鉴定为肢体残疾。肢残给他生活增添了许多困难,但更让他感到难过的,是来自他人的称呼。“过去,别人管我们叫‘残废人’,”章立尧说,“一个‘废’字,让人抬不起头。”

    好在,近年来人们的说法改了,“残废人”变成了“残疾人”。对于后者,章立尧倒是安之若素。2004年,他还被聘为居委会的“残疾人工作助理员”,帮其他的残疾人联系工作。

    章立尧所在的广中路街道的残联干部王玉琴做了7年的残疾人工作。她告诉记者,过去,残疾人前来领取残疾人证时,经常是“偷偷摸摸”的,怕被人知道;现在,前来领证的残疾人“大方了许多”。

    残疾人中还有一个群体--智障人。在上海,智障人士有近7万人。以前,上海及其他各省市的智障人士常被称为“弱智人”,其中含有歧视味道。家住上海临平北路的居民张心亚有一个患有轻度智障的女儿。她说,多年前带女儿出去逛街,路人经常投来异样的目光,“仿佛在看一个怪物似的”。

    如今,“智障人士”已经取代了“弱智人”一说。在上海,印有智障人士头像的招贴画和琳琅满目的商业广告并立街头,迎风招展。人们毫不吝啬地用“信使”“大使”“领袖”等溢美之词来称呼这些智障人士中的成功者。

    目前,张心亚是上海曲阳路街道“阳光之家”的一名志愿者。“阳光之家”是上海在全市每个街道(镇)设立的专门接纳16岁-35岁智障人士进行康复、劳动、运动的场所。张心亚说,现在,每次她带着一群智障人士上街,常能遇到路人善意的目光,“很多人还会友好地给我们让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最高人民法院:维护残疾未成年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 湖南省出台医保新规 残疾军人今后看病将有保障
· 山东省实施“万名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程”
· 河南省政府规划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蓝图
· 北京召开残疾人事业工作会部署"十一五"时期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