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地阔几许 心宽几许——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23日   来源:新华社

从科学家到农民 在两极之间驰骋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朱玉、丁文杰

    袁隆平并不怕别人把自己当农民。

    若论外形,他实在是像得不能再像,甚至,站在一群每日下田耕作的农民中,其中那个最像农民的就是袁隆平——他比真正的农民还黑、皮肤还粗糙、装束还简单,浑然没有人们印象中大科学家的外在风度。

    一切缘于袁隆平不仅每天下试验田观察水稻,还因为他一年要过两个夏天,在长沙过一次真正的夏天,到了冬季,搬到高温的海南再过一次夏天:海南因它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有袁隆平他们的水稻试验基地,三系杂交稻公关期间连续七个春节,袁隆平都是在海南过的。

    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在的湖南省农科院内,人们经常看到袁隆平行色匆匆,一个裤腿挽着,另一个裤腿放着;或者,第三个衣服扣子扣着第四个扣眼,就那么别别扭扭地走在路上。

    熟悉他的人,这时没有一个人敢打扰他。他们都知道,这时的袁隆平,脑子里正是翻腾着国家大事的时候。

    他们会悄悄地说,袁院士现在在外表上还好多了呢,穿套头的T恤衫穿得多,不用他每天扣扣子。

    确实可以干一手好农活的袁隆平绝不允许对农民的任何不尊重,在袁隆平看来,农民是最淳朴的,他们绝大多数虽然不富裕,但会把家里所有的好东西都拿出来招待客人;有的城里人虽然有钱,却不一定热情好客。

    袁隆平也解释过他为何有朴素得过头的着装:“我天天和农民在一起,如果穿得像个城里人,就会让他们觉得生分,他们就不会和你交心了,再说,穿得挺挺括括的,怎么下地?”

    这个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最贵的衣服800元,是去北京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被夫人逼着买的。

    我是来传授技术的

    袁隆平从来不会为自己外形上像个农民,而且别人把他认成农民而生气。于是,有些媒体就把袁隆平称为农民科学家或者是平民科学家,也有人把他叫做中国最高级的“农民”。曾经出过这样的笑话,媒体把袁隆平在田间的照片配上说明:这位老农看着丰收在望的稻谷,幸福地笑了。

    但是,袁隆平身边的人往往为这样的称呼愤愤不平:他哪像个农民?他是真正科学家的气质,袁隆平是世界级的科学家!

    有的人甚至举例:爱因斯坦也不修边幅,但是,谁能不承认他是光耀历史的大科学家?袁隆平也一样。

    农民可不管袁隆平是不是穿值钱衣服,他们对心中的取舍简单明了。袁隆平自己对在湖南郴州的一件事印象深刻。赴当地验收超级稻,迎面来了个农民,说,袁老师,我看到你好高兴啊!我种了一辈子的水稻,从来没有这么高的产量!我很感谢你,你真的给我们做好事,我们崇拜科学家!

    自从杂交水稻问世,农民就给予了让他们富裕的袁隆平以最高礼遇。2004年,袁隆平回老家德安,当地群众听到消息后,自发夹道欢迎,路两边全是欢迎的群众,袁隆平下车和群众一边寒暄一边握手,一路走到了宾馆,袁隆平的随行人员感动得热泪盈眶。

    袁隆平的司机则讲述了另外的故事:袁隆平被邀请去湖北黄冈指导水稻生产,车队在一个小镇上吃早餐,就那一会儿功夫,农民听说是袁隆平来了,上万农民聚集起来欢迎他们心中的恩人。参观结束已经下午5点,农民又自发组织起来欢送。

    农民说,袁隆平是一个大科学家,他和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见他不紧张。

    绝大部分议论似乎都与被争论的对象——袁隆平无关,他真的像个真正依靠土地吃饭的农民一样,脑子里旋转的都是那些颗粒饱满的杂交水稻。一个农民可能只是惦记着自己家的收成,袁隆平想的是,如何用科学技术提高全世界杂交水稻的收成,如何让全世界都认识到杂交水稻的好处,让更多的国家推广杂交水稻。

    1981年,以袁隆平为首席专家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来到美国,一些美国专家到机场迎接,因为他们与袁隆平未曾谋面,领头的美国专家只与走在前面的袁隆平礼节性地握了握手,却与走在后面的人握手拥抱:“欢迎,欢迎,尊敬的袁先生,能得到您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指导,是我们的荣幸”。

    美国专家把黑黝黝的袁隆平当成了随员。

    更有甚者,一些不知内情的美国人问袁隆平:“你来美国学习什么技术?”

    袁隆平淡淡地回答:“我是来传授技术的。”

    气定神闲、温文儒雅,但世界级科学家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气质相结合产生的光芒在那一瞬间,冲破了所有外表上的平凡无奇!

    袁隆平出身于书香门第,小时候出生在北京,又在武汉、重庆、南京等大城市读书,从小就由母亲给他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

    袁隆平与农业结缘,与小时候的一次出游有关。小学一年级,老师带他们到郊区园艺场参观,看到花开得好多好漂亮,草地像地毯一样,树上桃子红红的,美丽的花朵给袁隆平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以至于在他中学毕业考大学时,驱动他选择了学农。

    现在,美国专家再不会因为外貌错认袁隆平。由袁隆平推广到美国的杂交稻在当地增产25%—35%。世界上最大的种子公司总裁听说袁隆平到了美国,乘坐专机来见袁隆平,请他吃顿饭,然后与他谈合作。

    中国稠密的人口和相对稀缺的耕地,迫使中国农民自古以来,就采取比国外农民精细得多的耕作方法,几代农业科技人员在发展中国农业上也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力量,但,没有人能够否认,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中国人靠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有了个袁隆平。

    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上个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袁隆平被聘为国际首席顾问,十几次赴印度、缅甸、越南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截至2006年,杂交水稻已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始研究和引种,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万亩。

    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实际上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才是真正的袁隆平。在他的倡导和建议下,“杂交水稻外交”正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后继之人

    有人说,如果把中国杂交水稻事业比作一部电影大片的话,袁隆平就是总导演。

    但显而易见,无论一个人能力多强,一部电影大片的所有工序是不可能由这一个人完成的,它肯定是集体劳动的成果。

    作为一个领域世界级的领军人物,驰骋的霸气和兼收并蓄的包容之心似乎根本无法并存,但袁隆平却是两者兼容的最好例子。

    袁隆平的学生邓华凤根据老师的思路,在安江农校找到一株奇异的光敏核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自交繁殖,育成光敏核不育系,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的设想变成现实。报奖时,邓华凤想把袁隆平在获奖名单上排第一,袁隆平发话,不排第一、不排名,他本人不参与评奖。

    于是,年轻的邓华凤成为国家发明三等奖获得者,在行业中一下子冒出来。

    一个人是否具有大家胸怀,须大家评说。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天然雄性败育野生稻“野败”,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各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他带领“863”项目组开展攻关,从不以单位不同而保守秘密,因而协作组内团结协作,很快出了成果;他没有把两任总理拨给的2000万元作为自己的研究专款,而是组织起全国东、西、南、北、中的协作单位共同研究和分享。

    虽说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费相对充裕,但因为参与人数众多,具体到各个项目上,还显得不够宽裕。同事们埋怨他没有向总理多要点研究经费,袁隆平过人的开阔和大气,就在这样的时候陡然而出:“国家困难,不能太贪!”

    袁隆平说,杂交水稻是伟大的事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40多年来,他育杂交水稻之种、育人才之苗,为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育种、栽培等各个方面都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中国杂交水稻界的高质量人才梯队已经形成。

    袁隆平从不跟学生和同事们摆架子,因此,学生和同事跟他也亲热。

    很多长期与袁隆平工作的人都知道,他喜欢逛街,喜欢在出差时逛超市,但往往乘兴而去、败兴而返——一会儿功夫,袁隆平就会被人认出,“这不是水稻王吗?”

    逛街就要买东西,袁隆平在地摊上站下了,他拎出一件十几元的衣服:“这件你穿着合适!”又拿过一件给另外一人,“你穿穿看!”大家试过了,这时袁隆平会给所有在场的学生和同事买单,“送给你们!”

    每个人都苦着脸,谁都没看上袁隆平送的衣服,又不好说出口。

    与袁隆平最熟悉的学生拐弯抹角地告诉他,年轻人不喜欢这些过时老气的衣服。袁隆平假装生气:“我穿得,你们就穿不得?”

    他的弟子们都说,别看他看着像个农民,吸引人的,那就是老师的人格魅力。

    童心未泯

    袁隆平坐在主席台上接受献花,接过花束后,没有像一般人一样横放在台面上,反而顺手一立,像立一捆大葱一样,将它立在自己的脚边——这个动作引起了台下人的轻笑,这老爷子真是童心未泯。

    也有人点头赞叹:现在的袁隆平,七十而从心所欲,活得越来越明白了。

    袁隆平身边的工作人员提供了细节:袁隆平学方言的能力特别强,经常用方言学说话,四川、武汉、南京等地的话都会说一些。高兴起来,会像小孩子一样一本正经地背广告词:“关键时刻不能感冒!”

    在家中逗小孙女,袁隆平点着两岁的小孙女:“你个小淘气!”

    小孙女像鹦鹉学舌一样:“你也是个小淘气!”

    袁隆平哈哈大笑,自己吐出烟圈,小孙女在一旁蹦着抓——袁隆平的两个小孙女,名字分别叫“有晴”和“有清”,按袁隆平的解释,有晴就是有太阳,有清是雨水,阳光雨露才能促进万物生长。

    其实,没有阳光雨露时,袁隆平他们都当过促进水稻生长的暖箱——他们把水稻种子绑在腰上促芽。

    学生们与他出差,袁隆平非得拉他们找到一个川菜小饭馆,然后坐在那儿,心满意足地用四川话点菜:“水煮肉片!”

    吃完了,袁隆平阻止学生们付款:“你们挣钱少!”然后掏出自己的钱包,指点着里面的钱:“战备粮很多!”

    学生们与他争着付款,服务员认出了袁隆平,收下了学生的钱。

    看到自己手中举着的钱服务员不收,袁隆平气得大叫:“出名不好!钱都花不出去!”然后,袁隆平盯着学生是否开发票,只要学生准备开发票报销,他立刻站出来了:“想腐败?”

    工作人员知道,下午5点半以后,天大的事也不要找袁隆平,他一溜烟儿地跑去打气排球——一种打起来很轻又不会伤到胳膊的排球,袁隆平率领的老头队对抗老太太队。

    论起运动,袁隆平是高手,年过七旬,袁隆平在单位里游泳速度和姿势依然均无敌手,永远拿第一。夏天的时候,袁隆平最喜欢的事,是在傍晚时的露天游泳池里教小孩子游泳。

    袁隆平希望农民能够致富,但也知道依靠种粮很难致富。他能做的,只能从研究水稻产量来帮助农民。为此,他提出了“曲线致富”的理论,其核心是种三亩地、产四亩粮,可以让农民腾出一亩田种植效益好的经济作物,被简称为“种三产四”。

    农民不能忘记袁隆平,他们自费为袁隆平塑像,将塑像放在高速公路旁边的小山坡上,让被称为“米菩萨”的袁隆平“喜看稻菽千重浪”。

    袁隆平则不能忘记他的杂交稻。他每天两次下田,从骑自行车下田到开汽车下田,几十年风雨无阻。

    袁隆平所在的水稻中心在长沙近郊有150亩稻田,每亩稻田可以栽种万把株水稻秧苗。如大将军似的袁隆平就站在田间,看着齐刷刷、绿油油的秧苗,如将百万兵。

    背景新闻:

    与“杂交水稻”有关的名词解释

    新华社长沙5月22日电题

    一、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二、雄性不育系:是一种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于花粉无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结实,只有依靠外来花粉才能受精结实。因此,借助这种母水稻作为遗传工具,通过人工辅助授粉的办法,就能大量生产杂交种子。

    三、保持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所产生后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借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四、恢复系:是一种正常的水稻品种,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给不育系所产生的杂交种雄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如果该杂交种有优势的话,就可用于生产。

    五、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六、两系杂交稻:一种命名为光温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转换与日照长短和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发展杂交水稻,在夏季长日照下可用来与恢复系制种,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叫做两系杂交稻。

    七、超级杂交稻:水稻超高产育种,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要求2000年育成产量比当时最高品种高20%-25%的超级稻。但他们的计划至今未实现。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为,第一期(1996-2000年)亩产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亩产800公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袁隆平: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已经基本破解
· 袁隆平:以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