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专家:保护未成年人父母不能“越位”或“缺位”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5月31日电(记者周润健)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6月1日起将在我国实施。长期以来一直关注青少年问题的专家、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关颖认为,实施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父母作为未成年的监护人存在的“越位”与“缺位”现象应当避免。

    关颖说,当前我国家庭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是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存在“越位”与“缺位”两种极端倾向。“越位”表现为“保护过度”,父母在孩子养育中包办、替代过多,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许多孩子日常生活的事由父母代劳了,结果使得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智能和社会性参与的权利受到限制,弱化了孩子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一些孩子成人以后,只能是父母为他选大学、找工作、替他相亲……这样的孩子不能说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很难自立于社会,这是家庭教育和保护的最大失败。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所谓“适当”就是要符合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以孩子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对他们实施教育和保护,这是对父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缺位”,即监护责任缺失。父母不能很好地履行、甚至不能尽对孩子的抚养教育义务。目前我国有2000多万父母进城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约100万城市流浪儿童等,这些孩子中的很多人生存条件得不到保障,他们的教育和发展存在许多障碍,基本权益受到侵害,这是父母作为孩子监护人的失职。

    《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这类问题做出明确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这是为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新增加的内容。

儿童教育: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精英”

    新华社济南5月31日电(记者张晓晶、王娅妮)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人生模式: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白领阶层=成功人生。在这种模式下,孩子从小就背负着成才的重负,童年因此失去了很多快乐。

    这是发生在北京一家辅导机构公共英语课上的真实一幕:一个10岁的小男孩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被老师大声批评,当场哇哇大哭,这个场面让在场的家长无不为之心酸。

    “现在对教师和学校考评标准还是分数和升学率,一些老师只关注班上学习好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重视不够。哪个家长也不敢放松孩子的学习。”济南市一位小学生的家长对记者说。

    山东省淄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耕祥认为,当前我们的教育模式是一种精英教育,以培养尖子为目标,但尖子只能是少部分人,让多数学生牺牲快乐的童年、少年时光来一起“陪读”,是不科学的。按照教育规律,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首先是成人教育,培养心智健全、身体健康的合格公民,然后才是成才教育。现在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升学率,放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学生的成人教育变得可有可无。

    我们培养的精英是否被社会承认?专家认为,考试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定就有成功的人生,很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往往并不是学校里的第一名,他们不囿于课本,敢想敢做,这对个人成才往往是更重要的。

    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志民说,在2006年中国科协年会上,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语出惊人:“我所认识的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拿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很多,其中很少是学校里面考第一名的。”此言一出,足以令国内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瞠目结舌。这是对我国“精英教育”模式的有力一击。

    专家认为,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谐社会建设不能忽视每个人的发展,再实行精英教育就是对大多数学生发展权的漠视。

儿童教育:孩子为什么感觉不幸福

    新华社济南5月31日电(记者王娅妮、张晓晶)今天的孩子幸福吗?谈起这个问题,家长们通常会说,现在的孩子就像蜜罐里长大的一样,几乎要什么有什么,还能不幸福吗?可孩子们似乎并不这么认为。

    “妈妈,作业怎么这么难呀?我都不想活了!”很难想像,这句话出自山东青州市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中。他的妈妈袁女士担忧地告诉记者,当听到孩子说这话时,自己的心里很沉重,生怕孩子真出点什么事,但又无可奈何:“现在不逼他学习,以后哪有出路?”

    家庭教育专家金琰说:“今天的孩子们在物质上是幸福的,他们吃的穿的用的,我们小时候甚至没有见过。而在精神上,他们并不幸福,幸福的孩子不会有这么多忧虑,不会有这么多心理问题。”

    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的孔屏从大量真实案例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着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写作业磨蹭、好动等行为。许多家长误以为孩子学习态度不好,学习不认真,其实不然,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着学习障碍。不少孩子还存在自卑心理,有的因为容貌比不上周围的伙伴而自卑,有的因为没有朋友而自卑。还有大量孩子因为学习不好而恐慌,因为父母关系紧张等家庭原因而苦恼,青春期的孩子还会为异性交往的问题而迷茫。

    谁拿走了孩子们的幸福?“抛开各种我们不能改变的社会因素,中国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值和自身过低的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成为孩子们感受不到幸福的重要原因。”金琰说。

    孩子们在家长的“捆绑”中成长,最后,家长们收获的只有无奈:自己培养出的只是一个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贫民,幸福指数的乞丐,价值观上的糊涂虫。

    金琰认为,要帮孩子找回幸福,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只有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做学习型家长,重修父母这门课,重读孩子这本书。持有一颗平常心,合理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

儿童教育:“我童年的记忆只有补课”

    新华社济南5月31日电(记者张晓晶、王娅妮)这是一个星期天,在济南市一家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昏暗的教室里,17岁的女孩杨洋正在百无聊赖地弹着钢琴。跟记者熟悉以后,她很快就把弹琴的事扔在一边,跟记者聊起了学琴的时光。

    她说,我七岁开始练钢琴,之前还学过芭蕾舞、小提琴。“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只有补课,每个周末,妈妈骑车带着我到老师家上课。我弹琴,妈妈就坐在一边记录,回家还要一字一句地给我‘补课’。我天生没有音乐细胞,并不喜欢这些乐器,但是妈妈说,身边的女孩子都琴棋书画样样行,我不能输给别人。每天晚上练琴是我痛苦的事,有时我发脾气,有时我故意装病,最厉害的一次,我把钢琴砸了。妈妈哭着说,你长大了就知道我的苦心了。”

    “学钢琴十年,花的钱少说也有几万元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也不喜欢。”记者看得出,杨洋弹琴缺少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投入,只是手指在琴键上熟练地上下“蹦跳”。“老师也说我技术上不成问题,关键是理解力不够。可现在,我不能不练,要不就上不了大学啊!”说这话时,杨洋青春的脸上有一种无奈。

    杨洋指着隔壁琴房对记者说:“我的童年并不快乐,记忆里只有补课的影子,现在还有不少孩子在重复我的童年生活。”她说,这些年见过很多带孩子学琴的家长,有些家长让孩子学琴是着眼于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有的是家长自己喜欢,想让孩子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有的家长想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把学钢琴作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出路;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学钢琴的天赋,急着想让孩子成为钢琴家。“不管家长怎么想,都应该先问一问孩子喜欢不喜欢。”她说。

    最后,杨洋为记者演奏了一首很美的曲子--《少女的祈祷》。“我现在祈祷的就是能考上大学,好好轻松一下。”她说。

 
 
 相关链接
· 吴仪: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把保护工作推向新阶段
· 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集中宣传日活动
· 公安部等19部门将联合实施“未成年人保护行动”
· 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座谈会召开 顾秀莲讲话
· 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等启动未成年人保护行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