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军装备建设成就辉煌 祖国和平“盾牌”更坚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孙彦新)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到来之际,解放军总装备部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军事斗争和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伟大祖国的和平“盾牌”更加坚实。

    初步形成了威慑与实战能力相结合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基本体系。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许多国防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一批新型装备正在陆续交付部队,我军武器装备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目前,已初步建设成了快速机动、立体突击的陆军装备体系,空海结合、适应近海防卫作战的海军装备体系,空地结合、攻防兼备的空军装备体系,核常兼备、慑战一体的第二炮兵装备体系,综合集成、一体化发展的电子信息装备体系,显著增强了我军的威慑能力和实战能力,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并为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有力遂行了重大行动的装备保障任务。坚持以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适应有效履行各个历史阶段我军职能使命的要求,积极做好部队装备保障工作,使我军武器装备综合保障能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部队装备质量结构和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有力地保障了军事斗争和战备训练执勤的需要,出色地完成了抢险救灾和支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项装备保障任务。

    建成了独立完整、适应现代化武器装备发展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军武器装备主要是取之于敌;新中国成立时的国防科技工业一穷二白。5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紧紧依托逐步发展壮大的国家工业和科技基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攀登、创新突破,目前已建成包括核、航天、航空、兵器、造船、电子等主要行业的专业门类比较齐全,设施设备日趋完善,科研、试验、生产、维修协调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逐步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军装备建设80年实现历史跨越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 孙彦新)回首人民解放军80年历程,解放军总装备部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军装备建设实现了从取之于敌到创立建设、自主发展、改革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军武器装备主要依靠战场缴获,仅能进行少量的简单生产和维修。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抗美援朝战争和军队建设需要,我国进口了大量前苏联装备,同时抓紧建设自己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到上世纪50年代末,建成大中型军工企业100多个,科研机构增加到20多个,国防科技工业初具规模,迅速实现了武器装备的制式化和初步国产化,以59式中型坦克、歼-5喷气式飞机、鱼雷快艇和护卫舰为代表的主战装备交付部队。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成建制引进和全面仿制相结合,奠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前后,依托国家工业基础,用较少的投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体系。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常规武器装备发展实现由仿制为主向自主研制重大转变的同时,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武器装备研制取得历史性突破,打破了少数国家核垄断,使我国在世界尖端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坚决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在改革开放初期,坚持走多研制、少生产、少而精的发展道路,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重视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努力搞好技术储备。针对世界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入和国家安全形势的重大变化,重点发展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特别是1998年分别成立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实现了对武器装备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全系统全寿命管理,标志着我军武器装备建设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全新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装备建设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对提高装备性能水平的重要促进作用,一批高技术武器装备陆续研制成功并配发部队,走出了一条以重点突破带动局部跃升,进而推动整体提高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道路。

我军将立足打赢构建现代化装备体系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孙彦新)解放军总装备部有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军武器装备的未来发展将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以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依托,加快构建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现代化装备体系。

    这位负责人表示,谋划我军装备建设的长远发展,要以提高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威慑和实战能力为根本出发点,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努力提高军队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信息能力和保障能力。要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努力健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创新机制,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技术上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要把武器装备发展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落实三军一体、联合作战和体系建设、综合集成的要求,不断提高装备建设效益,实现自主式、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

    这位负责人说,我军武器装备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以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目标,不断增强一体化联合作战的体系综合作战能力,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其中,陆军装备优先发展陆军航空兵、机械化和信息对抗装备,不断提高机械化信息化装备比例。海军装备着眼建设一支多兵种合成、具有核常双重作战手段的现代化海上作战力量,重点发展信息系统和新型武器装备,提高遂行海上整体作战能力。空军装备着眼建设一支攻防兼备的信息化空中作战力量,重点发展新型武器系统,增强制空防空作战、信息对抗、战略机动和综合保障能力。第二炮兵装备着眼建设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加快提升武器系统信息化水平,提高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电子信息装备重点发展新型指挥控制、预警探测、导航定位、信息传输和信息对抗系统,不断提高综合集成水平,适应主战装备发展的需要。

我军装备建设形成五条主要经验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记者孙彦新)解放军总装备部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采访时说,我军装备建设经过8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五条主要经验。

    一是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央不失时机地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大力协同,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是突出重点,体系建设。坚持以军事斗争需求为牵引,以确保打赢为目标,集中力量发展军事斗争急需的关键武器装备,把武器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建设摆在部队装备工作的中心位置,使我军的战斗力和保障力不断提高。

    三是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坚持把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与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军民结合、相互促进的作用,紧紧依托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使国防科技工业融入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之中,逐步成为国家战略产业。

    四是尊重规律,科学管理。多年来,我军装备建设总结了“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和“成套设计、成套研制、成套定型、成套生产、成套交付”的宝贵经验。近年来,积极推进装备采购制度改革和保障体制改革,竞争、评价、监督、激励“四个机制”得到不断完善,努力提高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武器装备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五是尊重知识,人才为本。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装备人才。今后将大力培育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实现我军装备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上来。

 
 
 相关链接
· 庆祝建军8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八一军旗红”举行
· 全国各地掀起"双拥"热潮 城乡处处尽显鱼水深情
· 庆祝建军8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八一军旗红"将举行
· 央行发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金银纪念币
· 全国纪念建军80周年题材图书琳琅满目 异彩纷呈
· 人民解放军通信兵成立80年来实现三次历史性跨越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