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今从沪启程 将实施3大任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1月12日电(记者张建松)在热闹的锣鼓声和人们的殷殷祝福声中,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2日从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启程,乘坐改装一新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奔赴南极,执行我国2007至2008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

    根据计划,“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后,第一站将到达韩国济州岛,此后将直接奔赴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停靠补给后,先到中山站卸运物资,后到长城站卸货,再到阿根廷装载由国内通过海运先期到达的物资,再次转运到长城站,然后返回到中山站,再经澳大利亚,到香港加油后,预计2008年4月回到上海。全程27697海里,计划4次穿越西风带。

    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由188名队员组成,是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一次考察。专程来沪送行的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表示,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中国行动计划的首航,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第三个考察站的起步年,是我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的关键年,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中国南极内陆站建设选址、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项目、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建设现场实施这三大主线,完成37项科学考察和10项后勤保障工作,特别是实施中山站至内陆冰穹A地区综合考察,将为我国南极考察向纵深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闻资料:我国正从极地科考大国向科考强国迈进

    我国自1984年开展南极科学考察、进入南极条约体系的短短23年中,极地科学考察研究工作已走过了四大步,目前正从极地科考大国向科考强国迈进。

    1984年至1990年,我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并取得了南极条约协商国地位,争得了我国对南极事务的合法权益,在国际南极科考领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991年至1995年,我国实施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八五’计划”,初步实现了由建站为主向科学考察为主的转变。

第24次南极科考11月启动“雪龙”号下水“热身”

图为大修后的“雪龙”号。早山 摄

    从10月31日起,“雪龙”号南极科考船将在长江口水域进行为期3天的试航,为即将进行的第二十四次南极科考作最后的准备。

    记者31日从设在上海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试航于10月31日到11月2日举行,主要为正式起航测试相关设施及设备的运行情况。据介绍,中国第二十四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11月出发,第二次登顶冰穹A开展冰川、天文、地质、大气和空间物理学考察,同时为南极内陆度夏科学考察站的建设进行选址与环境评估工作。在世界上首次绘制出南极冰穹A地区4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000地形图、首次在南极内陆地区进行地震观测、在南极地区首次进行光学天文的实验观测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壮举,都将在此次科考中完成。

测绘局:第24次南极科考极地基础测绘再次展开

    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本月启动,科考队员将分乘雪龙号科考船及飞机,于本月中旬及下旬奔赴南极。其中,由国家测绘局派出的来自黑龙江测绘局和武汉大学的8名测绘队员将在南极内陆冰穹A区域、长城站及周边地区以及中山站地区开展相关基础测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