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河南省级领导分包治理艾滋病疫情重点村收效显著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河南省级领导分包艾滋病疫情重点村收效显著

    新华社郑州11月29日电(记者郭久辉)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等部门的38名省级领导干部,自今年3月每人联系分包一个艾滋病疫情重点村。半年多来,38个重点村发生显著变化。

    11月25日,记者在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看到,村南的空地上新建起105座食用菌大棚。正在路对面的菌种场忙碌的村民、39岁的艾滋病患者孔义(化名)与记者聊起种食用菌的事:“这个致富项目是省领导帮我们选定的。上级帮我们建起了大棚,一个棚能挂1万个料袋,如果管理得好,一个棚一年就能净收入上万元。我已经交了2000元定金,承包一个大棚。”

    文楼村现有3597口人,其中HIV阳性感染者373人,现症病人360人,涉及28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2%,是河南疫情最严重的村庄之一。像文楼村这样艾滋病患者百人以上的重点村,全省有38个。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随着“六个一”工程和“四免一关怀”等救治救助政策的落实,河南38个艾滋病疫情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艾滋病的再传播得到有效遏制,患者和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群众情绪趋于稳定,但贫困仍是这些村患者家庭面临的普遍问题。

    省级领导牵头帮扶,就是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生产发展问题。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切实做好艾滋病防治重点村帮扶工作的要求,38名省级干部深入联系点调研,走访患者家庭,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发现救治救助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文楼村是省委书记徐光春联系分包的村庄,今年3月以来,他两次专程进村,与基层干部、村民代表和卫生厅驻村工作队一起,商讨如何“治病、治穷、治愚、治软(指基层组织建设)”,把文楼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

    省长李成玉联系分包的尉氏县大营乡枣朱村半年间也发生了不小变化。在全面落实救治救助政策,加大投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帮助村民发展经济的同时,李成玉特别要求省文化厅驻该村的工作队加强村庄精神文明建设。

    在村民的参与下,目前枣朱村已有两成农户通过发展家庭养殖业,建沼气池,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里组建了红丝带协会,还开展了争创“文明农户”“卫生模范户”“致富能手”“好公婆”“好媳妇”活动。村民每个月可以看到一场电影,村民腰鼓队、秧歌队、舞狮队、说唱队等文艺团体中艾滋病患者也不少,有效促进了患者家庭情绪由悲观厌世转向稳定。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以来,河南省累计向艾滋病地区投入防治专项资金8.85亿元,仅在38个重点村投入的帮扶救助资金就达2亿多元。

    1995年3月,河南省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到2006年12月31日,全省累计发现并确认HIV感染者达到35232人,其中现症病人21828人,死亡7107人。        

    从死亡恐怖边缘回归正常生活——走进“艾滋病村”看变化之一

    新华社郑州11月29日电(记者郭久辉)一提起河南上蔡县的这个村庄,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它与艾滋病划上等号,与苦难、怨恨,甚至死亡联系在一起。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记者再次走进文楼村,现场感受这个“艾滋病村”的变化。

    53岁的牛禾(化名)是文楼村一名艾滋病患者。记者11月25日见到她时,她刚从北京女儿家回来,因为儿媳妇再有半个月就要临产了。她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我没想到我还能活着,还活得这么好!”

    2002年,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后,牛禾曾带头到北京上访,要求政府报销医药费。她曾绝望自杀过,又被救活;曾病情加重到无法下床走路,2004年服用抗病毒药物后,她从死亡边缘挺了过来,身体抵抗力逐步增强,如今白白胖胖,面色红润。2006年,她又与本村一位丧偶的健康村民结婚,开始了新生活。

    记者看到,牛禾家院落里里外外种满了瓜果蔬菜,生机勃勃。她拉着记者参观她家的自来水、沼气炉、沼气灯、水冲式厕所。她说:“这都是政府资助建起来的,我们过上了过去不敢想的生活。”

    文楼村有3597口人,其中HIV阳性感染者373人,现症病人360人,涉及28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2%,是河南省最早发现艾滋病患者的村庄之一,也是疫情最严重的村庄之一。

    文楼人曾生活在极度恐惧中。2000年起,随着一些HIV感染者进入集中发病期,这个村“生怪病”“不明原因”死亡居高不下,有时一个月就死亡十人,2003年全村共死亡近40人。

    2003年,政府展开大规模艾滋病防治普查和免费救治,随着医疗队、帮扶工作队进村,抗病毒药物、HIV病毒初筛、母婴阻断、孤儿就学就医实行免费,生活困难的艾滋病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建设一个卫生所、一所学校、一眼井、一条路、一个党员群众活动室、一条致富门路等被称为“四免一关怀”“六个一”工程的救治救助政策相继落实。

    2004年起,文楼村同其他艾滋患者集中的村庄一样,做到了每个患者及家庭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基本医疗保障,不使一个适龄儿童失学。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的村庄,文楼村所有艾滋病患者都及时得到了免费的抗病毒治疗和免费抗机会感染治疗。

    据上蔡县民政、卫生部门统计,2006年文楼村艾滋病患者共死亡11人,2007年截至目前共死亡13人。

    文楼村党支部书记刘月梅介绍,很多患者和感染者得到救治和救助,延长了生命,对生活重新点燃希望。2006年“七一”前夕,7名艾滋病患者加入中国共产党。目前,上蔡县还有40多名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们也要当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走进“艾滋病村”看变化之二

    新华社郑州11月29日电(记者郭久辉)“我们也要当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文楼村党支部书记刘月梅告诉记者。

    39岁村民、艾滋病患者龚义(化名)告诉记者,他的妻子和一双儿女都是健康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多创造积累点财富,为孩子们的将来打基础。“过去是因为穷,我们才去卖血。现在我一心就想咋样才能快快致富。”龚义说。

    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是全省最早发现艾滋病患者的村庄之一,也是疫情最严重的村庄之一。

    近年来,艾滋病的再传播得到有效遏制,艾滋病患者生命得以延续,文楼村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群众情绪趋于稳定的同时,对生活又有了新期待。

    “虽然有政府的帮助,自己的家园还得自己建,不能光等着救济。”文楼村艾滋病患者王占(化名)告诉记者,在驻村工作队的扶持下,2004年起,她家申请了1万元小额贷款,在庭院里养猪,随后两年出栏二三百头,除去饲料,净挣了两万多元钱,还清了贷款,电视、沙发和摩托车都是用卖猪的钱新添的。

    去年王占的小儿子考取了县高中,为了给儿子读书创造一个好环境,她卖掉了猪,现在多数时间住在县城“陪读”,抽空回来照顾家和田地。“最大的希望是儿子能考上重点大学。”王占说。

    今年3月份以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两次专程来到这里,与基层干部、村民代表和卫生厅驻村工作队一起,商讨如何把文楼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在徐光春的支持下,文楼村动员群众开展食用菌种植,群众踊跃参加,如今已有270多户群众报名要求承包大棚。养鸡、养猪项目也得到了不少村民的响应。

    “明年俺村还会有更大变化。”文楼村党支部书记刘月梅告诉记者,省扶贫办和卫生厅投资近200万元帮助村里建起了大棚和菌种场,文楼村正在准备组建食用菌合作社,食用菌生产将要“统一建棚、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记者在文楼村头看到,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菜地里闪现忙碌的身影。村南占地几百亩的食用菌种植大棚场面壮观;村里整齐干净的街道、村中心小空场上彩色的健身器材充满时尚气息;而在村委会院里,妇女腰鼓队正在积极排练节目;菌种场里一派繁忙,人们正忙着翻弄准备种植木耳的物料。只有在村卫生所,四五位正在领取药品的患者,才使人想起这是个艾滋病患者较为集中的村庄。

    上蔡县委书记李海洲告诉记者,省委要求我们不仅要落实好对艾滋病特殊人群的各项政策,还要把文楼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我们相信文楼村会一年一大变,越变越好。

 
 
 相关链接
· 文艺工作者在河南专程看望艾滋病人和困难群体
· 河南提高因艾滋病致孤、致困人员的相关救助标准
· 河南将采取措施继续加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
· 河南目前已经建立覆盖全省的艾滋病综合防控体系
· 河南今年将对150万人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
· 河南:艾滋病家庭学生上学免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