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江苏省暨南京市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徐机玲、石永红、蔡玉高)13日上午10时,凄厉的警报声再次响彻古城南京上空。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代表、海内外友好人士8000人在南京举行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新扩建落成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馆同时竣工开放。

    12月13日,武警战士在敬献花圈。当日上午10时,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南京城上空。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代表,以及海内外和平友好人士近8000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隆重举行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竣工仪式。 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摄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此后六周内,南京城内30万以上的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残杀,发生强奸事件两万多起,三分之一以上的建筑被毁,财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古城南京遭到一场空前浩劫。

    悼念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上举行。各界群众首先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在警报声中,全体人士向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默哀。《安魂曲》中,人们向遇难者敬献花圈并鞠躬。

    江苏省政协主席许仲林在悼念仪式说,南京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个特大惨案之一。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35年间,两国友好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但在日本国内,还有少数右翼势力无视历史事实,极力否认和篡改南京大屠杀事件。这些举动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许仲林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纪念遇难同胞的主要场馆。我们对纪念馆进行扩建,就在于给参观者以历史的体验,南京大屠杀不仅是对中国人,而且是对人类的基本价值的攻击,是毁灭不同民族和国家和谐共处的基础;又在于给予当代和后代以警示,不能容许任何否认战争责任和美化战争的谬言流行;也在于表达中国人民,特别是南京人民和全人类共同的和平信念以及与世界各族人民友好相处的愿望。

12月13日,各界人士参加悼念活动。新华社记者 孙参 摄

    南京艺术学院学生任洁代表各界宣读了《南京和平宣言》。

    200多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遗属、抗战老战士、港澳台同胞,600多位外国友人参加了悼念仪式。这些外国友人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加拿大等7个国家,其中来自日本的友人最多,共有400多位。

    8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施怀庚老人坐着轮椅参加了悼念仪式,他说,我曾经亲眼看到日本兵打死了身边的一位同伴,那情景到现在依然历历在目。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些悲惨的历史。来自日本的退休教师古泽千代胜已80岁高龄,他说,到南京来就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的遇难者。在日本时就经常向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希望他们能记住历史,能有反省意识。

    悼念仪式结束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市青少年代表、新馆建设者代表敲响了和平大钟。在悠扬的钟声中,3000只和平鸽飞向天空,寄托了南京人民渴望和平的心声。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祭奠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徐机玲、蔡玉高、石永红)12月13日是个让人哀悼的日子。70年前的这一天,南京沦陷,在随后6个星期中,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惨遭日军屠杀。

    70年后的今天,一大早,夏淑琴、佘子清、赵斌等100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便早早地赶到位于南京城西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自纪念馆开馆以来,每年的这个日子,他们都要到这里来,为的是纪念当年被日军屠杀的亲人和同胞。

    参加中日两国僧人举行的和平法会,随后,又参加了悼念集会……100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心情沉痛。

    “一走进纪念馆,我就会想起被日本兵残忍杀害的母亲。”74岁的佘子清已经满眼泪水,“日本法西斯发动的那场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苦难。”

    和佘子清一样,70岁的赵斌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父亲。“我是1937年12月8日出生的,我刚出生两天,父亲就去参加抗日,结果被日本兵杀害了。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身体一直很差,在我12岁那年,就离开了人世。”

    “历史已经过去了70年,我们不要记住仇恨,但一定不能忘记那段苦难。”赵斌说。

    在邻居的搀扶下,7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施秀芹13日第一次到纪念馆来。5岁时双眼就被日军用枪戳坏的施秀芹哭泣着说:“早就想到纪念馆来了,但是眼睛看不见,路上太不方便。今天是70周年纪念日,我想自己一定要到这里来。”

    “虽然看不见了,但一进纪念馆,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惨景。”施秀芹说。

    一家9口人中,有7人被日军屠杀,而被日军戳了3刀后侥幸生存下来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双眼已经哭得通红:“一想起当年的场景,我就忍不住流泪,更让我气愤的是,日本右翼作家还诬陷我‘做假证人’,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良心,如果他们遭受了那样的苦难,还被人诬陷,他们会怎么想?”

    夏淑琴告诉记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也是为给30万遇难同胞讨回公道,她将诬陷她的两名日本作家告上了法庭。让她欣慰的是,南京法庭和日本东京法庭都判她胜诉。“虽然被告又提起了上诉,但我相信自己最终能胜诉。”77岁的夏淑琴非常坚定地说。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在刚刚竣工的纪念馆新展厅中,醒目地悬挂着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对青少年的嘱咐,这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心声,这也是中国人民的心声。

    “希望中日两国人民能一直友好下去。”80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向远松说。

首都各界群众纷纷来到抗战馆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张舵)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首都各界群众纷纷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悼念遇难同胞、缅怀抗战先烈。

    13日,抗战馆所有展览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虽然观众比平常多出了好几倍,但纪念馆的气氛显得格外凝重和肃穆。

    上午开馆不久,来自首都各个高校的大学生们,手捧蜡烛面向象征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血肉长城”巨型浮雕肃立。新入党的解放军战士们,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来自卢沟桥一小的同学们系着鲜艳的红领巾,向遇难者和抗战先烈郑重地献上悼念的花束。还有许多人是举家前来,两鬓斑白的祖父母牵着儿孙稚嫩的小手,向遇难同胞和英烈献上插满鲜花的花篮。

    一位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家长说,到抗战馆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缅怀先烈,能够让孩子感受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战精神,对于青少年一代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更深刻地理解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现有陈列《伟大胜利》大型主题展览,是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由中央七部委和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主办的。展览以客观翔实的内容和生动丰富的形式,全景式地再现了中国人民14年波澜壮阔的抗战历程,也真实地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等中国人民所遭受的巨大凌辱和深重苦难。

    抗战馆副馆长李宗远告诉记者,展览自2005年7月7日开展以来,已接待国内外观众220余万人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今天我们重温历史祈愿和平—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远教科书
· 专家:侵华日军在南京杀害30余万人史实不容置疑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落成
· 南京采取措施确保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骸“安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