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图表:我国17名科考勇士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新华社发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1月12日电(记者张建松)经过长达21天、1286公里的艰难跋涉,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的17名队员于北京时间12日14时45分,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

    这是继2005年1月18日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地面跋涉到达冰穹A之后,再次成功登上南极“冰盖之巅”。

    登顶之后,队员们举行了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并竖立了一座“华夏苍穹”纪念雕塑。目前队员们身体状况良好,心情十分激动。而登顶的前一天,队员们的高原反应明显加剧,登顶时间因此被推迟了一天。

    获悉队员们成功登顶的消息后,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临时党委立即从长城站给内陆冰盖考察队发去贺电,并将这一喜讯报告给国家海洋局。

    内陆冰盖考察队于2007年12月22日从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的冰盖边缘出发。今年1月2日,考察队平安穿越距离中山站约330公里至560公里的冰裂隙密集区;1月4日,到达距离中山站806公里的雄鹰营地;1月6日,顺利到达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1月9日,挺进南极冰穹A核心区。

    此次内陆冰盖考察为我国在南极大陆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选址做前期准备,同时执行“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的核心计划——熊猫计划:系统地开展冰川学、地球物理、天文学等数项考察。

    考察队计划在冰穹A地区考察20天左右。在该地区实施的一系列科学考察,有望使中国对南极“冰盖之巅”的了解达到一个全新水平。

    整个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都被厚厚的冰所覆盖,犹如戴了一顶巨大的“白帽”,被称为“冰盖”。位于南纬80度22分、东经77度22分的冰穹A,不仅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也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南极科研的制高点。

    冰穹A所在冰面下方的“甘伯采夫”冰下山脉,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发现造山运动新机制的地方;冰穹A的独特穹状顶部,被认为是研究南极冰盖形成与演化的最理想场所以及最具潜力获取最古老冰芯的钻取地点;冰穹A区域在理论上还极有可能是南极地区最好的天文观测站址。在冰穹A区域开展长期科学观测,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12年间,我国科考人员曾5次深入南极冰盖腹地进行科学考察。

述评:从极地科考大国向科考强国迈进的坚实一步
——记中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南极“冰盖之巅”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1月12日电(记者张建松)北京时间1月12日14时45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登上了南极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这次“登顶”见证了中国从极地科考大国向极地科考强国迈进的坚实一步。

    南极科考,是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战略决策。尽管在国际南极科考的大舞台上,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姗姗来迟,但中国在南极科研领域进行了不懈探索,仅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的南极科考已经形成了“一船”(“雪龙”号极地科考船)、“两站”(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和“一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业务支撑体系和科研平台。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冷库”,南极冰盖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域。南极冰盖的最冷区域集中在高海拔区的几个点上。其中,位于南纬80度22分、东经77度22分的冰穹A,不仅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也被国际上公认为南极科学研究的制高点。

    2005年1月18日,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内陆冰盖考察队曾在人类历史上首次登上冰穹A,获得了一批珍贵的观测数据和冰雪样品,考察结果填补了国际南极内陆考察在这一区域的空白,丰富了人类对南极冰盖的认识。此次中国人再次成功“登顶”,必将进一步缩小中国与南极科考强国之间的距离。

    位居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洲,不仅是各国竞相展示综合国力的大舞台,同时也是各国科考队员展示民族精神的科学阵地。从1996年中国南极科考队首次进入南极内陆冰盖进行科学考察至今,中国共有6批65人次的科考勇士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南极腹地,用顽强的意志、沸腾的热血和辛勤的汗水,将“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极地精神,一次又一次发扬光大。

    背景资料:南极“冰盖之巅”的“华夏苍穹”纪念雕塑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1月12日电(记者 张建松)矗立在南极“冰盖之巅”的纪念雕塑“华夏苍穹”,出自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艺术家吴曦煌之手。雕塑高1.6米,重180公斤,由黄铜铸成。

    “华夏苍穹”雕塑的上部为司南,下部是石琮,刻有大篆文字。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是一种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雏形。石琮内圆外方,它的出现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祭祀用的大礼器之一,代表中国人对天与地的最早理解,即“天圆地方”。

    雕塑上刻有24个金光闪闪的大篆体文字,正面文字为“华夏苍穹南极巨人”,两侧分别为“和平科学利用南极”和“造福人类振兴中华”。整个雕塑记载了中华民族对南极、磁场和方向的最早认识,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悠久和灿烂。

    在雕塑背面,用中英文镌刻了纪念碑文,记录了冰穹A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以及中国南极考察队的艰难探索过程和科考目的等。

    背景资料:中国历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1月12日电(记者张建松)北京时间12日14时45分,17名中国南极科考队员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开展各项南极内陆冰盖考察。此前,中国还曾进行了5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情况如下:

    第一次:1997年,在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3天,向南极内陆冰盖腹地的冰穹A方向挺进了300公里。

    第二次:1998年,在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7天,向冰穹A方向推进了464公里。考察期间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4.5摄氏度,所有队员的脸部都出现不同程度冻伤。

    第三次:1999年,在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期间,10名考察队员进入冰穹A地区。这是当时南极考察中地面车队到达的标高最高点。此次冰盖考察历时50天,取得丰硕成果。

    第四次:2002年,在中国第18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在距中山站170公里处架设1台自动气象站。

    第五次:2005年,在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13名考察队员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到达冰穹A最高点,并开展了科学考察工作。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进入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处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1月10日电(记者 张建松)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和大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9日艰难行进了72公里,进入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处——冰穹A的核心区。

中国南极冰盖考察队因高原反应推迟一天登顶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1月9日电(记者 张建松)行进在亘古不化的南极内陆冰盖高原,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中的含氧量不断降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队员们的高原反应也明显加剧,考察队因此将原计划登上“冰盖之巅”的时间由1月11日推迟至12日。

    据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队长孙波电话汇报,截至1月8日,考察队已经行进到距离中山站1100公里、海拔近3800米的地方,离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只有187公里。

 

    12月22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7名内陆冰盖考察队员临行前合影。当日,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17名内陆冰盖考察队员正式启程,向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区域挺进。这是我国科考队员继2005年1月18日成功实现人类首次从地面到达冰穹A之后,再一次奔赴南极“冰盖之巅”。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到达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1月7日电(记者 张建松)茫茫南极内陆冰盖的高原地区不仅气候恶劣,而且高原反应对考察队成员也是一大挑战。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6日到达海拔3000米以上的南极高原,目前队员们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车辆及设备状况正常。

"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5日到达中国南极长城站

    这是我国南极长城站的科考队员欢迎“雪龙”号的到来(1月5日摄)。 1月5日,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经过长达13天、4000多海里的航行,顺利到达我国南极长城站。长城站的科考队员举行了热闹的欢迎仪式。“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2007年12月23日从我国南极中山站出发前往长城站,执行科学考察和运输补给任务。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1月6日电(记者 张建松)经过长达13天、4000多海里的航行,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5日到达中国南极长城站,长城站考察队员在码头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的大洋队和临时党委所在的综合队,5日随“雪龙”号一起到达长城站。计划在长城站度夏和越冬的考察队员,从国内乘坐飞机到智利再转乘智利空军飞机,已于2007年12月5日先期抵达长城站,并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只海鸟在冰山旁翱翔(1月3日摄)。 1月3日,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航行在南极半岛附近的威德尔海。当南极冰盖不停地向大陆边缘移动,并在岸边断裂坠落入海时,便形成一座座漂泊在海洋中的壮观冰山。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和沉入水下的部分之比,一般为1/3至1/7不等。千姿百态的冰山是南极海域的象征。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中国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部署地震观测台站

    新华社“雪龙”号1月5日电(记者张建松)正在向南极内陆“冰盖之巅”前进的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4日在距中国南极中山站806公里的雄鹰营地附近成功安装了一套低温宽频地震观测设备。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部署地震观测台站。

    考察队队长孙波在铱星电话中说,为保证地震观测数据的准确,避免人为噪音干扰,考察队员选择在离雄鹰营地500米以外的地方安装地震观测台站设施。此外,在到达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后,考察队还将部署第二个地震观测台站。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平安穿越冰裂隙密集区

    新华社“雪龙”号1月3日电(记者张建松)幽深莫测的冰裂隙,是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一大“拦路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近日平安穿越一片冰裂隙密集区,截至2日已行进至距离中国南极中山站670公里处。

    据考察队队长孙波在铱星电话中介绍,1月1日,内陆车队在行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冰裂隙。第一辆雪地车开过后,便能看到露出雪面的冰裂隙,冰裂隙宽约60厘米至70厘米,与雪橇“脚”的宽度相当。车队为此采取的办法是让前车探路,发现裂隙后让后车绕行。车辆最终全都安全通过冰裂隙密集区,没有出现问题。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跨越零度经线 进入西半球

    新华社“雪龙”号12月31日电(记者 张建松)在2008年元旦即将来临之际,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跨越零度经线,从东半球进入西半球。

    当地时间12月30日16时55分(北京时间12月31日0时55分),“雪龙”号越过零度经线,正式进入西半球。在一望无际的南大洋上,零碎的浮冰和白色的冰山星罗棋布,一群鲸鱼在“雪龙”号附近时隐时现,吸引了许多科考队员驻足观望和拍照。

    12月23日,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徐成丽在“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上拍摄浮冰区美景。 当日,在圆满完成中山站的卸货任务后,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离开位于东南极的中山站,前往西南极的长城站,执行科学考察和运输补给任务。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离开南极中山站前往长城站

    新华社“雪龙”号12月24日电(记者 张建松)在圆满完成了中山站的卸货任务后,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23日离开位于东南极的中山站,前往西南极的长城站,执行科学考察和运输补给任务。

    长城站于本月22日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更新改造,“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此次携带了上千吨建设工程所需的物资和油料,从中山站出发,将沿南纬65度,向西偏北方向航行5000多海里,跨越9个时区,最终到达长城站。

"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离开澳大利亚驶向西风带

    新华社“雪龙”号11月30日电(记者 张建松)经过两天补给,中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30日中午离开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驶向西风带。

    据“雪龙”号随船气象专家、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任北期介绍,目前“雪龙”号正航行在南纬32度、东经115度附近。随着“雪龙”号一路向南航行进入西风带,将会遭遇多次气旋。“雪龙”号比原计划提前4小时离开弗里曼特尔,就是为了在途中避开强气旋。

    11月28日,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的一艘拖船在助推“雪龙”号停靠码头。 当日,经过15天、4500多海里的航行,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抵达澳大利亚西海岸的弗里曼特尔港,在这里补给三天。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还有一小部分物资和队员在这里上船。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雪龙"号科考船抵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补给三天

    新华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11月28日电(记者 张建松)经过15天、4500多海里的航行,我国“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28日抵达澳大利亚西海岸的弗里曼特尔港,在这里补给三天。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还有一小部分物资和队员在这里上船。

    弗里曼特尔是“雪龙”号穿越西风带、奔赴南极中山站前停靠的最后一个补给港。在这里,“雪龙”号将补给2500公斤新鲜蔬菜、500吨淡水、近600吨油,还将对船上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加固,为穿越西风带做好充分准备。根据计划,“雪龙”号将于30日下午离开弗里曼特尔港,继续踏上奔赴南极之路。

“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21日抵达赤道附近海域

     新华社雪龙号11月21日电(记者 张建松)经过近10天2480海里的航行,“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21日抵达了风平浪静的赤道附近海域。

    11月21日,在“雪龙”号的甲板上,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举行传统的拔河比赛。经过近10天2480海里的航行,“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当日抵达了风平浪静的赤道附近海域。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在“雪龙”号的甲板上,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举行了传统的拔河比赛,热热闹闹地纪念这一时刻。经过4轮比赛,大洋科学考察队获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

    赤道沿线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气温常年保持在30摄氏度左右,气流多垂直上升,因此赤道南北600海里范围内不会形成大风,这就是“赤道无风带”。

 
 
 相关链接
·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进入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处
· 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到达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