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温家宝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 并为铁路奠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并与工人代表一起为京沪高速铁路奠基。新华社记者 高洁 摄

    新华社快讯:18日9时05分,温家宝总理在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上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并为京沪高速铁路奠基。

    4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上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新华社记者 高洁 摄

    新华社快讯:18日全线开工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共设21个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总工期约5年.届时北京至上海只需5小时。 

    4月18日,参加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的工人师傅等合影留念。当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设21个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总工期约5年。届时北京至上海只需5小时。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新华社快讯:铁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18日全线开工的京沪高速铁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开展系统集成,利用国内技术建设基础工程,技术装备全部由国内企业生产制造。

    4月18日,参加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典礼的工人师傅在施工车上系大红花。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1月6日,一辆“和谐号”列车从京沪铁路线上驶过。 2008年1月5日,铁道部下属的铁道工程交易中心公布总价达837亿元的京沪高铁土建工程由中国中铁、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承建。 新华社发

    [新闻分析]

    京沪高铁建设中的十大技术亮点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齐中熙)铁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大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过程中,将按照铁道部确定的适合国情、路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采用先进、成熟、经济、实用、可靠的工程结构和技术装备,瞄准世界水平,博采众长,自主创新,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的目标。该项目有十大技术亮点。

    一是重视解决移动和固定设备的匹配兼容,具备本线旅客列车和跨线旅客列车共线运行条件,实现路网资源最大化。

    二是选线设计避免高填、深挖和长路堑等路基工程,并绕避不良地质条件地段。无法绕避时,采用桥涵通过或选用其他适宜的工程措施处置。线路基础设施和不易改建的建筑物和设备为远期发展预留条件。

    三是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到发线有效长度、动车组类型、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运输调度方式、追踪列车最小间隔时分则根据行车速度、沿线地形地质条件、输送能力和用户需求等,经技术经济比选后确定。

    四是路基、桥涵、隧道、轨道等各类结构物的设计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要求,并加强各结构物的协调和统一,使车、线、桥(或路基、隧道)的组合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严格控制结构物的变形及工后沉降。

    五是车站的位置、布局、规模,参照沿线城市的经济、客运量、铁路运输组织、通过能力和技术作业需要,结合工程条件、城市规划等统筹研究确定。主要客站按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理念,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特大城市新建与既有的主要车站均设便捷联络通道,实现多站到发,方便旅客出行。

    六是认真执行国家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关政策,因地制宜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坚持统筹规划,在满足运输生产和安全防护要求的基础上,节约集约用地,少占耕地。

    七是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敏感区的保护、防灾减灾及污染防治工作。选线、选址绕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通过城市或居民集中地区时,采用适宜的速度值或降噪减振措施,满足国家环保标准和要求。路基边坡采用绿色植物与工程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兼顾美观与环保、水保等要求。

    八是桥、隧和路基上电缆槽、接触网、声屏障,综合接地线、通信、信号电缆过轨等设备,加强系统设计,充分考虑设施综合利用。

    九是按全封闭、全立交设计。设置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根据需要对自然灾害和异物侵限等进行监测。

    十是统筹研究、科学论证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信息系统、电动车组、运用维修各子系统的协调配合及系统优化和集成,实现高速度、高密度、高安全性。

    [新闻背景]

京沪高速铁路的论证历程大事记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齐中熙)京沪高速铁路18日正式开工建设。从项目方案构想到付诸实施,其中经历的主要大事有:

    1990年12月,铁道部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

    1994年,当时的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和铁道部课题组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报告”的深化研究。

    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开展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同月,铁道部成立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办公室。

    1996年4月,完成“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

    1997年4月,完成“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研究报告”,并据此上报了项目建议书。

    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当时的国家计委委托中咨公司对“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铁道部按评估意见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补充稿)。

    2000年1月,按国务院要求,铁道部配合中咨公司完成并上报国家计委《关于高速轮轨与高速磁悬浮比较的论证报告》。

    2001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和国土资源部联合颁发《关于预留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用地的通知》,要求沿线地方政府预留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用地。

    2003年7月至10月,完成了设计暂行规定国际咨询。

    2003年9月,中咨公司召开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论证会,评估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轮轨方案和磁浮方案的比选,认为高速轮轨技术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2003年12月至2005年7月,完成了设计国际咨询。

    2006年2月22日,国务院第126次常务会议批准京沪高速铁路立项。

    2006年5月至11月,中咨公司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工作。

    2007年8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9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7年10月22日,国务院决定成立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

    2007年11月16日至12月1日,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组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初步设计优化评审工作。

    2007年12月5日,铁道部批复初步设计。

    2007年12月10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2007年12月26日,国土资源部批复先期用地。

    2007年12月27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

    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开工建设。

世界高速铁路概况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记者齐中熙)高速铁路是多种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融合了交流传动技术、复合制动技术、高速转向架技术、高强轻型材料与结构技术、减阻降噪技术、密封技术、现代控制与诊断技术等一系列当代最新科技成果。

    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于1964年成功运营,从此拉开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帷幕。

    近年来,发展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一种浪潮,目前,世界上有高速铁路运营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韩国、比利时、丹麦、瑞典、中国和中国台湾。全世界共有1万公里以上高速铁路运营,1万公里以上高速铁路正在建设,还有2万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正在规划中。

    世界高速铁路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使铁路旅客运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提高了铁路在客运市场中的竞争力。高速铁路在客运市场有四大优势:一是速度快。时速25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在旅行距离1000公里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是安全可靠。日本新干线自运营以来,从没有发生过列车颠覆和旅客伤亡事故,法国高速铁路10多年来始终保持安全运营的良好纪录。

    三是经济实惠。从国外高速铁路票价看,比乘坐飞机和汽车更经济划算。

    四是运载量大。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年运量最大不超过8000万人,一条双线高速铁路年运量可达1.5亿人。特别是高速铁路在城际间开行高密度、公交化、编组灵活的动车组列车,其载客量是公路、民航无法比拟的。

 
 
 相关链接
· 京沪高铁将采用高速轮轨技术 没有卧铺 不设餐车
· 京沪高铁安徽段将春节前开工 征地拆迁正式启动
· 周末要闻京沪高铁土建工程中标结果公布|首钢压产
· 四家建设单位分享京沪高铁800亿元土建工程任务
· 国办成立京沪高铁建设领导小组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