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追随奥运圣火脚步—圣火运行团队的“内部生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广东汕头5月10日电(记者张荣锋 贾文军)从4月1日境外传递首站阿拉木图开始,一直追随奥运圣火的脚步。作为圣火运行团队中的一员,深深体会到这个集体生活的酸甜苦辣,情不自禁地时时回味圣火历程的点点滴滴。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路线长、范围广、时间紧、参与人数多,这决定了圣火运行必将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首先说说这其中的“苦”。圣火传递覆盖五大洲,从境外到境内,几乎每个传递城市的停留时间都十分短暂,深刻体味了一个“赶”字:赶飞机,赶转场,赶内部通气会,赶应急磋商会,赶火炬手大会,赶起跑仪式,赶庆典活动,赶写稿子……在大部分传递城市停留的时间都不足24小时,时间如此紧,压缩的肯定是睡眠时间和吃饭时间。从团队领导到队员,从官方信号制作小组到随团媒体记者,每天睡上三两个小时,只能吃上一顿饱饭,这是常有的事。如果早晨能及时地挣扎起来,赶上早餐,那就胡吃海塞一顿,不管合不合口味,吃饱了起码可以顶上大半天的能量需求。境外传递,最靠谱的一顿饭就是飞机上的便餐;境内传递,则是转场大巴上的快餐。

    紧张的工作节奏,紧密的时间安排,对体能和精力的消耗都十分可观,出现意外也就在所难免。在澳门传递期间,负责拍摄媒体车管理工作的张亮在上媒体车时,从车上摔了下来,右脚跟骨骨折,被迫提前回京治疗。负责官方信号制作的新华社摄影记者安治平在拍摄曼谷传递时负伤,左脚大脚趾踢到了障碍物,整个趾甲被掀起。圣火团队后勤保障部负责人吕实珉是一位63岁的退休老警官,精神矍铄,每天都跟年轻人一样熬夜值班。后勤保障部的工作之一是在各站搭建RON(REST OVERNIGHT)运行办公室,主要是跟桌椅板凳和机器设备打交道。在香港站,老吕在搭建RON时不甚将右手大拇指挤伤,整个指甲内出现淤血。

    负责官方信号制作管理的彭婕是位“女将”,一路跟随运行团队,无法照顾丈夫和上中学的孩子。在圣火传递香港站,彭婕的丈夫从内地赶到香港希望见她一面,由于一整天都需待在拍摄媒体车指挥,彭婕没能抽身。传递结束后,团队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澳门,觉得对不住丈夫,她只能暗地里抹眼泪。

    接着说下圣火团队内部生活的“酸”。由于多数时间,大部分人员处于“赶”的状态,丢三落四在团队内“蔚然成风”,很多人遭遇过丢手机、丢照相机的“不幸”。官方信号制作小组和随团媒体记者每天都忙于赶稿子,赶拍摄,发稿子。境外传递时,通常是传递结束后直奔机场,异国他乡,发稿成了头疼的问题。有时候会出现海事卫星失灵、无线网卡无信号、手机拨号发稿失效的情况。后方热盼来稿,前方写好了稿子发不出去,这种心酸挫折感难以言表。

    广州传递庆典现场天河体育场人山人海,想寻找工作伙伴,寻找庆典仪式入路,寻找同事咨询信息,电话就是打不出去,大家推测的结论是出于安全考虑体育场区域被屏蔽。事后得知是人群密集,人数众多,电话网络被生生打爆。

    最后说说圣火团队集体生活的“甜”,苦中有乐,酸中带甜,这是事实。官方信号制作小组的一个CCTV记者随身带了把电推子,这成了随团媒体男同志的“救星”。大家相互理发,既节省了时间,也方便了生活,记者本人也是“受益者”。短发的好处多多:一是传递多经过炎热地区,短发凉快;二是每天从叫早闹铃声中挣扎起来,简单洗漱后就可以出发,不必担心头发在遭被褥枕头“蹂躏”后出现异状。

    在境外传递期间,团队前方领导都由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出任,实行领导轮换制,几站一换人。每次新领导都不会空手而来,为团队的烟民们带来补给。从惠州转场汕头,一路要跑6个小时,大家都很疲惫。中途,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了歌声,不知是团队哪辆车上的人开始对着对讲机放声高唱,尽管从对讲机里传出的歌声不是那么悠扬,但足以逗得所有听众捧腹大笑,紧张疲惫的状态也得以缓解。

    圣火团队的“集体生活”犹如调料罐子,五味杂陈;又如一坛老酒,辛辣醉人,愈久弥香。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种生活,就是那句耳熟能详的话——痛并快乐着。

 
 
 相关链接
· 大学生“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决赛举行
· 北京奥运圣火开始在汕头市传递 传递总长48公里
· 新华视点: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图像、图片传播揭秘
· 奥运火炬登顶珠峰特写:圣火与英雄凯旋大本营
· 尼泊尔媒体全面报道北京奥运圣火登顶珠峰消息
· 采访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的外媒离开绒布大本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