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四川地震伤亡损失严重 牵动全人类的心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新华社记者叶书宏)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座孤岛。”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后,许多国家政府致电中国领导人,对中国遭受地震灾害表示深切慰问并愿意提供援助。联合国、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向地震灾区伸出援手,协助灾后救援工作。不少非政府组织和个人迅速行动筹集善款,希望为灾区民众尽绵薄之力……

    震灾面前,来自国外民间的关切和支援同样让人感动。一位加拿大网民写道,“我对遇难者家属表示真诚的哀悼。我相信中国政府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我为你们所有人祈祷。”日本网民发帖说,“中国是我们的邻国,日本的地震救助技术应该可以在这类灾难中发挥作用”……一时间,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都在为中国地震灾民祈祷。

    震灾面前,中国与世界联系如此紧密。救灾物资必不可少,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希望也一样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援助和祝福弥足珍贵,它向灾区民众和中国人民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在灾害面前,世界与中国同在。

    面对重大灾害,携手互助、合作抗灾已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回顾过去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可以说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命运相关,福祸同担。在应对印度洋海啸时,世界各国对受灾国展开大规模援助;在抗击非典和禽流感疫情时,世界各国信息共享、共同防治;在美国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委内瑞拉也抛开政治分歧提供援助……从海啸、地震、飓风到疫病,自然灾害不可预知,协同抗灾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中国对于灾难给其他国家带来的痛苦感同身受,也深知患难真情之宝贵。正因如此,中国政府一直是国际人道主义的践行者。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实施了迄今规模最大的对外救援行动,对受灾国累积援助金额逾13亿元人民币。汶川地震发生后,很多国家政府、组织和民众纷纷慷慨解囊援助灾区。这种互助,不仅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更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对于人类共同命运自觉的担当。

    四川地震伤亡、损失严重,牵动了全人类的心。悲悯之情没有时空,心痛的感觉没有国界。无论来自什么样的民族和国家,当他人遭遇不幸时,自己也会感同身受。这不仅是因为同情心是人类所共有的美好品质,更因为灾难是全人类共同的不幸,对他人多一些关爱,其实也就是关怀自己。这种由人及我、推己及人、与他人命运相共鸣的悲悯情怀是一种人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强韧而恒久,尤其在面对重大灾难的时候。全球各地对中国四川震灾的问候与援手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多恩的诗中写道,“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任何人的死亡都是对我的缩小,因为我处于人类之中。”在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在共同的灾难面前,人类是一个坚强的整体。

 
 
 相关链接
· 中国红十字会抗震救援行动 四大运营商全力支持
· 九寨沟被困游客全部安全撤离 景区设施未受影响
· 经历唐山地震的军队医院从唐山开赴绵阳地震灾区
· 中国移动已经启动重灾区70个乡镇通信恢复行动
· 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顺利解救5名被困韩国留学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