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保护耕地保住"饭碗"--我国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述评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06日   来源:人民日报

    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四年增产,今年夏粮又实现了第五年连续增产,成为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中最大的亮点。

    粮食生产离不开耕地。我国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千方百计保住13亿人口赖以生存的“饭碗田”,为粮食生产的连年丰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稀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007年统计,全国耕地仅有18.26亿亩,人均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些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而且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耕地资源的占用压力和保有需求都将持续增大。

    2007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提出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国土资源部直接肩负着保护耕地资源的神圣职责。耕地保护司副司长黄鹤图介绍说,国土资源部首先是加强耕地总量控制,把牢土地“闸门”。加强城市建设用地和报国务院单独选址用地审查报批工作,加强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切实减少建设占用耕地,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围绕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国土资源部加快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步伐,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和考核,组织了2007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考核和督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格禁止擅自实施生态退耕,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方向发展。同时,按照加强土地宏观调控精神,组织对占用基本农田面积大的建设项目的专家论证,积极开展京沪高速铁路、西气东输二线、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用地协调,加快推进省级政府批准建设用地的动态备案工作。

    坚持整理复垦,5年补充耕地152.6万公顷

    土地整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对记者说,保护耕地一靠开源,二靠节流。土地开发整理就是开源,可以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贡献力量。

    我国的土地整理从零起步,已走过10年光辉的发展路程。10年来,经过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共同努力,土地整理及土地复垦开发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成为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据统计,最近5年来,全国共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52.6万公顷,为有效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2006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批准设立了116个国家级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示范区。示范区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粮食主产省都有5个以上的示范区。示范区建设,带动了地方建设高标准农田,湖北、四川、湖南、江西、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广西、云南等地分别设立了省级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示范区,将建设高标准农田列入政府工作议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考核,调动了多部门参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多部门集中投入、齐抓共管的局面。

    “天上查,地下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

    据国家土地督察形势分析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现土地违法案件数和涉及土地面积同比分别下降一成和近五成。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违法违规用地高位运行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

    为遏制违法违规用地侵蚀宝贵的农田,多年来,国土资源部采取“天上查,地下管”、土地执法百日行动、专项整治、专项检查等多种手段、措施,打击土地违法违规力度不断加大。据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介绍,2007年,各级国土执法监察部门共结案92347件,收回土地8607公顷,其中耕地3760多公顷。

    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副局长郭宝平对记者说,土地执法监察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履行保护耕地的职责。首先是加强动态巡查和卫片(卫星图片)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土地违法,防患于未然。通过在各个基层国土所设土地巡查员,在各行政村设土地信息员,现在动态巡查制度已经延伸到了最基层。其次,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并限令拆除违法建筑或构建物,恢复耕地。这不仅是对已被破坏的耕地的挽救,也是对欲违法者的教育和震慑。第三,严格实行问责制。前不久,国土资源部与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签发了《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明确规定了政府部门和政府领导的责任,同时规定了如规避依法审批将受到严肃的纪律处分。过去地方安排建设项目时,通过调整规划规避基本农田审批的情况时有所见。经过严肃查处一批违规行为,现在已经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了。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手中有粮”的前提是“手中有田”。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大问题。现在,“发展经济”占用农田的冲动仍在,“反弹”的压力仍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须警钟长鸣!

中央接连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 打造稳固粮仓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董峻)来自农业部的最新信息显示,继我国夏粮连续5年增产之后,今年秋粮也丰收在望。近5年来全国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已扭转了自2000年以来产量持续滑坡的困境,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跨上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新台阶。其中,中央接连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确保国家粮仓丰盈、百姓“米袋子”充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身确保粮食稳定供应意义重大。实行农业补贴是世界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是调动农民积极性最直接最见效的措施,也是我国一项长期政策。我国粮食之所以连续4年增产,中央出台的几项大的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财政127亿重点投向粮食主产区改造中低产田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消息,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今年中央财政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将安排127亿元资金(比上年增加10.27%),重点投向粮食主产区,计划将265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0亿公斤。

大灾之年我国夏粮获丰收 农民现金收入增长10.3%

    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夏粮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实现连续5年增产,生猪、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稳定发展,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夏粮丰收成为上半年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不仅为国家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17日,广西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古旭村农民周汉平将收获的稻谷运回家。 今年以来,广西遭受罕见的冰冻和洪涝灾害袭击,农作物生产不同程度受到损害,当地党委、政府在灾后积极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目前,广西桂北地区的农民已在长势喜人的稻田间开镰收谷,争夺夏粮稳产,降低灾害损失。 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中国粮仓”河南省2008年夏粮首次突破600亿斤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有“中国粮仓”之称的河南省今年夏粮总产首次突破600亿斤大关达到612亿斤,比上年增产13.2亿斤,增幅2.2%,小麦总产占全国四分之一强。

    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介绍说,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河南夏粮在1984年首破300亿斤,1996年首破400亿斤,2004年首破500亿斤的重大关口后,今年是河南夏粮连续6年增产,连续5年创历史最高记录,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的地位更加稳固。

 
 
 相关链接
·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 曾丽瑛:加强产销合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 我国生物能源财税扶持政策不会对粮食安全和粮价造成影响
·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