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陈艳青获得北京奥运会女子举重58公斤级比赛冠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8月11日,中国运动员陈艳青在比赛中。当日,北京奥运会举重女子58公斤级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打响。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记者王恒志、顾涓)当获得奥运冠军都不再令人惊奇,似乎只有创造历史才足够表现陈艳青在女子举重58公斤级中的霸主地位。在11日的北京奥运会女子58公斤级比赛中,陈艳青分别两次刷新挺举和总成绩奥运会纪录,以244公斤的总成绩傲视群芳,同时还将奥运会女举卫冕第一人的头衔永久保留。

    三度退役、三度复出的陈艳青本身就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但她似乎还缺少一个更传奇的大赛经历。北京奥运会成就了这个传奇。自2000年女子举重进入奥运会以来,尚没有任何一名女子选手能够在奥运会上卫冕,今天,陈艳青做到了这一点。

    “我的师妹刘春红非常优秀,如果不是因为她的比赛时间在我后面,我相信她一定也能成为第一个卫冕者。”陈艳青并没有把这个“第一人”头衔看得过重,反倒在赛后推介起将在后天出场的刘春红来。刘春红是雅典奥运会女子69公斤级冠军,她也极有可能在自己的级别上卫冕。

    这也是北京奥运会举重赛场截至目前最无悬念的一场比赛。陈艳青甚至需要将原本准备的两个开把重量各降低2公斤来“适应”对手,这也导致了她需要“提前”出场。根据她原定的开把重量,她的出场次序基本要在所有选手结束比赛之后。

    100公斤、103公斤、106公斤,这样的抓举重量对于陈艳青而言毫无困难,2006年她创造的世界纪录高达111公斤。但这个重量已经领先第二名足足有7公斤。“陈艳青太强大了,”夺得二、三名的俄罗斯选手玛·沙伊诺娃和朝鲜选手吴贞爱赛后异口同声。中国女队总教练马文辉说:“陈艳青非常刻苦认真,她当过教练,能很快理解教练的想法和意图。同时,这场比赛要比想象中容易得多,俄罗斯选手没能发挥出她的最好成绩。”

    没有人怀疑陈艳青夺冠的可能性,所有人都在期待她创造历史,打破纪录。

    不过,这一次朝鲜人走在了前面。陈艳青挺举开把降到130公斤,给了吴贞爱率先改写挺举奥运会纪录的机会。吴贞爱在自己的最后一把举起131公斤,这一重量打破了奥运会挺举纪录。此前,这一纪录还停留在130公斤,陈艳青四年前夺冠时也只举起130公斤。

    但这个下午是属于陈艳青的。132公斤、138公斤,陈艳青在两次改写奥运会挺举纪录的同时,还两次打破自己保持的奥运会总成绩纪录。244公斤的总成绩高出第二名沙伊诺娃17公斤之多,吴贞爱和泰国选手旺·甲梅因同样举起226公斤,吴贞爱以0.1公斤的体重“优势”摘得一枚铜牌。

    “如果说2004年雅典奥运会那块金牌属于我自己,那么这块金牌属于所有支持我的人。”今年已经29岁的陈艳青赛后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感情。

    而女举两金到手也让马文辉颇为高兴,他表示,后面的69和75公斤级都要做打硬仗的准备,争取为女举画上圆满句号。

    8月11日,中国选手陈艳青在领奖台上。当日,陈艳青在北京奥运会举重女子58公斤级决赛中以244公斤的总成绩获得金牌,并以138公斤的挺举成绩和总成绩打破了的奥运会纪录。   新华社记者 武巍 摄

    三度退役助我蝉联奥运冠军----世界女举首位奥运会两连冠陈艳青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新华社记者刘阳 徐征 顾涓)苏州女孩陈艳青是中国举重队里“说话最不算数”的运动员。退役,复出,再退役,再复出,她从2000年起宣布退役三次,又三次回到举重房重操旧业,但最终却在北京奥运会上成为女子举重奥运历史上首位两连冠选手。

    “我知道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练与不练之间反反复复,但我私底下认为,正是因为我总是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才能保持最好的身体状态,拿到两块奥运金牌。”陈艳青说。

    与很多中国运动员不同,陈艳青的比赛状态很轻松。11日下午比赛开始前,12名参赛选手集体到场上亮相,就属她表情最自然,颇有大将风范。

    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陈艳青激动地说:“雅典奥运会时,我以为这块金牌就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现在,这块金牌,属于所有支持过我的人。”

    最低调的复出

    2006年底多哈亚运会赢得金牌后,陈艳青低调退役,继续在苏州大学工商管理系读研究生学位。但是5个月后,她又悄悄地出现在国家队在北京的训练馆里,躲在一帮小字辈的后面默默地重新举起曾让她厌烦的杠铃。

    这是她从2000年以来,第三次宣布退役后的复出。

    冰冷的杠铃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吸引住这个29岁的女孩子?陈艳青今年6月曾在天津转训时这样对本社记者说:“我想练习举重就如同你们体育记者的工作一样,有时候觉得压力大、想逃避,但是你就是无法割舍这份工作带给你的激情和荣誉。”

    仅仅经过3个月的训练,陈艳青在2007年8月的一次国家队内部测试中,再次成为该级别的佼佼者,不得不让人惊叹她神奇的恢复速度。

    悉尼奥运会女子53公斤级冠军杨霞曾是陈艳青在国家队的室友,如今已经为湖南体育局官员的她提起老朋友,也带着赞叹的口气:“我真佩服陈艳青!我们是队友时,就看她练得特别轻松。更可贵的是,她的训练效率高,只要给她一段时间恢复,她就能举到最好。”

    陈艳青的教练曹新民曾说:“陈艳青天生就适合练举重,她柔韧性特别好,力量又大,技术一直比较固定,最可贵的是,她练举重18年来没有大的伤病,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今年4月的全国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上,第三次复出的陈艳青以245公斤的总成绩夺冠,确定了自己在该级别的统治地位。奥运会的大门再次向她敞开。

    愿为奥运会放弃青春

    雅典奥运会冠军、2005年全国运动会冠军、东亚运动会冠军,三个冠军头衔却让陈艳青在26岁时做出了退役的决定。在澳门参加完东亚运动会后,陈艳青当着电视台的摄像机镜头痛哭流涕,宣布自己正式退役。

    结果2006年1月,她回到国家队一声不吭地继续苦练,并在当年的全国锦标赛上再次力压群芳。那时说到自己食言重返举重时,陈艳青难为情地笑了。她说:“我决定退役时想,如果继续练到2008年,已经快30岁了。我不希望自己到了30岁的时候还没有享受过青春。”

    选择复出,也就意味着这位雅典奥运会冠军在30岁前将在举重馆里度过自己的青春。对此,陈艳青说:“北京奥运会是百年一遇的机会,为了这个机会,我愿意放弃自己的青春。我去年退役时一直在哭,我知道自己还是对举重有感情。”

    教练曹新民透露,即使是第二次复出,陈艳青在情绪上也有过波动,动过不练的念头,但每次找教练谈心“宣泄”后,又高高兴兴地继续训练了。

    陈艳青1979年出生在山清水秀的苏州西山,父母都是果农。她在1995年便入选国家队,两年后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2000年,女子举重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中国队当年却放弃了陈艳青所在的级别。无缘奥运会的陈艳青一气之下宣布退役。这是她第一次退役。那时,她以为自己永远与奥运梦想作别。

    雅典奥运会前,在曹新民的鼓励下,已经成为兼职举重教练的陈艳青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国内奥运会选拔赛,却意外地收获了迟到4年的奥运会入场券,在25岁那年收获了第一块奥运会金牌。

    “冷静面对是最好办法”

    生活中的陈艳青喜欢驾驶、阅读,还喜欢看乒乓球和射击比赛。由于在是否练习举重这个问题上举棋不定,陈艳青时不时感到压力,并承认这样的压力“让脾气变得很坏”。她坦承:“有时我无法控制自己,即使很小的事也能激怒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逐渐成熟起来,阅读教会我如何排解愤怒。我意识到不管情况有多糟,冷静面对是最好的办法。”

    备战雅典奥运会时,陈艳青说自己当时已经达到了忘我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也是备战北京奥运会时她急于获得的。每届奥运会前,中国队在女举名单的确定问题上总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这次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但是在名单确定前,陈艳青的内心却很平静,她说:“也许是因为以前的挫折吧,我现在觉得看淡一切才最重要。”

    北京奥运会后,陈艳青有很多计划。她说她想回家帮父母种地;她说她想找个男朋友,因为这些年练举重“练得没有七情六欲”;她说她要读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队的第一个博士运动员。

    在运动员身份的背后,陈艳青还有一个身份-苏州体育局副局长。北京奥运会后,这位“女强人”是否打算第四次退役,变身体育官员?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每次宣布退役后,结果都和原来想的不一样。这次我什么都不敢说了。”

    陈艳青成就奥运历史首个女举两连冠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当获得奥运会冠军都不再令人惊奇,似乎只有创造历史才足够表现陈艳青在女子58公斤级中的霸主地位。

    在11日的北京奥运会女子58公斤级比赛中,陈艳青分别两次刷新奥运会挺举和总成绩纪录,以244公斤的总成绩傲视群芳,同时还将奥运会女举卫冕第一人的头衔永久保留。

    "如果说2004年雅典奥运会那块金牌属于我自己,那么这块金牌属于所有支持我的人,"陈艳青赛后说。

    这位女举的传奇人物曾经三次退役,三次重返举重台,在创造了雅典的惊喜后,她不仅再次赢得金牌,还改写了女子举重的历史。

    女子举重在2000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在11日的比赛前,还没有哪位女力士能够连续两次站在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今天,陈艳青做到了。

    这个下午属于陈艳青

    这是北京奥运会举重赛场到目前为止最无悬念的一场比赛。陈艳青甚至需要将原本准备的两个开把重量各降低2公斤来"适应"对手,这也导致她需要"提前"出场。根据她原本的开把重量,她的出场次序基本要在所有选手结束比赛后。

    100公斤、103公斤、106公斤,这样的抓举重量对于陈艳青而言毫无困难--2006年她创造的世界纪录高达111公斤--但这个重量已经领先第二名足足7公斤。"陈艳青太强大了。"夺得二三名的俄罗斯选手玛·沙伊诺娃和朝鲜选手吴贞爱赛后异口同声。

    没有人怀疑陈艳青夺冠的可能性,所有人都在期待她创造历史,打破纪录。

    这个下午是属于陈艳青的。132公斤、138公斤,陈艳青在两次改写奥运会挺举纪录的同时,还两次改写自己保持的奥运会总成绩纪录。244公斤的总成绩高出第二名沙伊诺娃17公斤之多,吴贞爱和泰国选手旺·甲梅因同样举起226公斤,吴贞爱以0.1公斤的体重"优势"摘得一枚铜牌。

    "金牌不属于我自己"

    提到自己多次退役,陈艳青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尽管今天她轻松夺冠,但她却说:"其实我每把举得都不轻松。四年的路走得太长了。"

    雅典奥运会后,陈艳青从来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够参加北京奥运会。她说:"当我决定为北京奥运会一搏后,我知道这条路会走得非常艰苦。这些年,我有很多次犹豫,并不是每天都能像今天这样灿烂。但是很多人都在支持我,是他们让我坚持走完这条路。"

    "如果说2004那块金牌属于我自己,这块金牌属于所有支持我的人。"今年已经29岁的陈艳青赛后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至于成为奥运会女举卫冕第一人,陈艳青则非常低调,她说:"这完全是因为我的级别在前面。我的师妹刘春红也非常优秀,如果不是因为她的比赛时间在我后面,我相信她一定也能成为第一个卫冕冠军。" 刘春红将在13日出场,为卫冕女子69公斤级冠军而战。

    "再也不敢说退役"

    苏州女孩陈艳青是中国举重队里"说话最不算数"的运动员。2000年,去不了悉尼奥运会,她宣布退役。2005年,夺得全运会和东亚运动会金牌后,她再次宣布退役。2006年多哈亚运会摘金后,她第三次宣布退役。每次退役,都变成了下一次复出的起点。

    "我知道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在练与不练之间反反复复,但我私底下认为,正是因为我总是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才能保持最好的身体状态,拿到两块奥运金牌。"陈艳青说。

    冰冷的杠铃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吸引住这个29岁的女孩子?陈艳青今年6月曾在天津转训时这样对新华社记者说:"我想练习举重就如同你们体育记者的工作一样,有时候觉得压力大、想逃避,但是你就是无法割舍这份工作带给你的激情和荣誉。"    

    悉尼奥运会女子53公斤级冠军杨霞曾是陈艳青在国家队的室友,如今已经是湖南体育局官员的她提起老朋友,也带着赞叹的口气:"我真佩服陈艳青!她的训练效率高,只要给她一段时间恢复,她就能举到最好。"

    陈艳青的教练曹新民曾说:"陈艳青天生就适合练举重,她柔韧性特别好,力量又大,技术一直比较固定。最可贵的是,她练举重18年来没有大的伤病,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而女队总教练马文辉则表示,陈艳青曾在江苏队兼职教练的经历,让她具备了比别的运动员更强的理解力。

    北京奥运会后,陈艳青有很多计划。她说她想回家帮父母种地;她说她想找个男朋友,因为这些年练举重"练得没有七情六欲";她说她要读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成为博士运动员。

    在运动员身份的背后,陈艳青还有一个身份--苏州体育局副局长。北京奥运会后,这位"女强人"是否打算第四次退役,变身体育官员?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每次宣布退役后,结果都和原来想的不一样。这次我什么都不敢说了。"(参与采写记者刘阳、顾涓、岳连国、王恒志、吴陈、徐征)

 
 
 相关链接
· 图表:北京奥运会8月12日金牌看点
· 奥运会期间中国海监严密监控巡护海底光缆保畅通
· 贾庆林会见来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柬埔寨太皇
· 人民银行向国际奥委会赠送三组北京奥运会纪念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