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宁夏新跨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19日   来源:人民日报

    走在银川市的北京路上,感觉这条长达25公里的宽阔大街,不仅连结了银川的老城与新区,也承载了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沧海桑田,宁夏巨变:建区之初,宁夏固定投资不足亿元,生产总值仅3亿余元,八成群众生活贫困,社会事业几乎为零;到如今,累计固定投资达3703亿元,生产总值即将迈向千亿元新台阶,全区绝对贫困人口减至5万,各项社会事业从无到有覆盖城乡。不经意间,人们发现宁夏与先进发达省份的差距,在加快发展中逐渐缩小。

    从贺兰山到六盘山,我们的切身观感,可以归结为两句话:领略造化之奇,体验和谐之美,请来宁夏;探寻西部发展,把握西部未来,请来宁夏。

    黄与绿的逆转——

    建设生态屏障,再造秀美山川

    西有腾格里沙漠,北邻乌兰布和沙漠,东连毛乌素沙地——千百年来,漫漫黄沙犹如锁链,紧紧缠绕着宁夏,使之不能舒畅地呼吸。

    对宁夏人民而言,“生态赤字”,是必须背负的历史包袱,也是生存发展的现实威胁;生态建设,是从区情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新中国的治沙壮举,始于宁夏。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同月,包兰铁路正式建成运营。在宁夏中卫境内,包兰铁路6处穿越腾格里沙漠,总长达40多公里,这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没有先例。而如何防治流沙,确保铁路畅通无阻,也是当年一道世界性的难题。

    为锁住“沙龙”,由竺可桢院士领衔,一大批治沙科技工作者汇聚到中卫市沙坡头。他们不能退缩,更没有退路。树活不了种草,草活不了就想方设法固沙。历经千辛万苦,反复实验,中国人的治沙“魔方”——1×1米麦草方格固沙法终于被成功找到。

    如今,麦草方格沙障中长满了沙生植物,饱受腾格里沙漠侵害的中卫,沙地植被覆盖率由当年不足1%提高到了30%。沙坡头成了国家5A级著名旅游景区,绵延数十公里的绿色屏障,也有了“沙岭笼翠”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并成为当地“八景”之一。

    包兰铁路两侧的自然奇观,不是苍天的造化,而是以血肉之躯创造的人间奇迹。中卫市委书记刘云告诉我们,当年大面积铺扎的麦草,要从内蒙古河套平原运来;历经几代治沙科技工作者矢志不渝的攻关,从工程治沙到产业治沙,现在有了更多降伏风沙的办法。

    正是封飞造、乔灌草、农林牧、旱治与水治“四结合”的成功探索,正是各族人民持续50年的不屈抗争,宁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沙漠化逆转:全区沙漠化土地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65万公顷,已减少到现在的118万公顷。

    (二)

    从银川驱车一路南行,簇簇沙生灌木,丛丛青绿小草,不时从荒滩、旱塬伸展出来,向我们招手致意。

    绿色,给这片干裂的黄土沙地带来生机,也给世居于此的回汉人民带来希望。当地群众说,过去,羊群啃完稀疏的草,就刨草根;草没了,裸露的沙土随风扬尘,让人难以睁开眼睛。而今不让放羊了,自然萌生的灌草植物,又回来了。

    为恢复自然生态,宁夏从2003年5月起全区实行封山禁牧。同时出台相应政策,补贴并鼓励农户舍饲养畜。全区3480万亩天然草原,从此休养生息。

    这一重大举措,既告别了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方式,也改变了单纯依赖工程投入的传统治沙方式。宁夏环保部门发布的监测数据表明,5年来,境内草原整体植被覆盖度比禁牧前提高30%以上,荒漠植被覆盖度提高约20%,逾百万亩流动或半流动沙丘变成固定沙丘。

    有人曾担心禁牧会影响畜牧业发展,“滩羊之乡”盐池县给出了答案。禁牧前,盐池县羊只饲养量长期徘徊在80万只左右,一户人家顶多放养二三十只羊,多了找不着草吃;如今给羊换一种“活法”, 牧民围栏种草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年存栏羊只增长到了150万只;喂养上千只羊的养殖大户,在乡里还不一定能榜上有名。

    “从‘人进沙退’到‘绿进人退’,是尊重自然法则的科学做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表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事关宁夏人民的安居乐业,我们一刻也不能耽搁,一刻也不能松懈。”

    (三)

    “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山峦叠嶂,丘荒岭秃。”从彭阳县志上这16字记述,可以想见其过去的荒凉。直到1983年建县,境内92%的国土面积水土流失严重。

    抓生态,就是抓发展。彭阳县历任班子始终头脑清醒,意志坚定。他们咬定荒山,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县委书记张佑昌告诉我们,铁锹、布鞋、遮阳帽,是彭阳县乡干部三件宝。每年春秋两季,他们都要自带干粮,肩扛铁锹,脚蹬布鞋,同群众一道上山,整地挖沟,改土治水,植树造林。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彭阳人民创造出了独特的“88542”旱作整地技术:即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先挖80×80厘米的槽子,再筑50×40厘米的埂子,最后回填槽子,整成宽2米的田面。它最大限度拦截了地表径流,又让珍贵的雨水就地渗入,从而有效提高了林木成活率。

    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视察过的白阳镇,我们登高眺望,层层梯田,绿树成行。迄今,全县92条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由建县之初的3%提高到20%,“88542”工程整地总长度,可以沿赤道绕地球3圈!

    彭阳之路,是宁夏人民的世代夙愿。多年来,宁夏持续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综合治理,力争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迄今,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4万平方公里,年减少黄河泥沙输入量达4000多万吨。

    今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再投32亿元,建设6个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并计划在5年后,使全区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9.84%提高到17.44%。由此,宁夏大地将构筑起立体化的生态屏障。

    南与北的统筹——

    区域同步协调,民族携手繁荣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经济社会发展却北高南低,呈典型二元结构。

    北部引黄灌区,一马平川,历史上就比较富庶;而在回族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南部,因干旱缺水,则曾“苦瘠甲天下”。“锅里无米、炕上无席、房不避风”的“西海固”地区,甚至一度成为西部贫穷的代名词。

    促进中南部地区迎头赶上,对于宁夏而言,是民生问题,也是民族问题;是共同富裕问题,也是统筹发展问题。

    (一)

    西吉人从不讳言他们赤贫的过去,也从来不曾想到,不起眼的土豆,通过规模种植、加工增值,竟能变成身价不菲的“金豆”。

    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土豆淀粉加工厂,引领西吉农民走向了脱贫致富路。如今,西吉县土豆种植面积已达123万亩,产量的80%通过加工转化,销往全国。

    类似这样“点豆成金”的故事,在我们走过的所有南部贫困县,都曾看到或听到,而且同样的精彩生动。

    早在25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就把关怀的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更是举全区之力,从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锲而不舍推进扶贫攻坚。20多年来,自治区各直属部门定点扶贫,从未停歇;北部经济发达市县结对帮扶,如火如荼。

    在固原,当地干部说起已连续举办三届的自治区固原工作会议,心情激动。他们说,自治区党委、政府打破常规,为一个地级市每两年组织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讨发展问题,在全国没有先例。

    固原会议,给南部山区带来新的发展良策,更带来新的思想解放。干部主动外出换脑子,找路子;群众也纷纷走出大山,学技能,闯市场。他们说,不能总是怨天尤人,消极等靠;唯有振奋精神,拼命苦干。

    (二)

    当南部山区干部群众换一种思维重新审视自身,他们惊讶地发现,从坡改梯、集雨窖到退耕还林、封山还草;从生态移民、劳务输出到特色种植、设施农业……竟有那么多医治贫穷的有效“药方”!

    水路不通走旱路,水旱不通另觅出路。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相关部门工作之细,令人咋舌。8月底,固原到新疆的“摘花工”专列陆续驶出,载着固原市原州区近8000名回族群众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摘棉花。为保障他们的吃住行,区干部带着锅碗瓢盆,一路随行照料。

    每位劳工摘花两个月,可赚回3000块,劳务输出被当地群众称为“铁杆庄稼”。眼下,30万农村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经商,连过去很少出门的回族妇女,也纷纷走向山外的世界。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怎么办?宁夏下决心把不具备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逐年迁移到近水、临路、靠城之地。当地干部群众称这一举措是: “山上问题山下解决,山里问题山外解决。”既生动,又形象。

    在红寺堡扬黄移民灌区等多处移民新村,绿树掩映,农田如织,新居连片,学校、商店、卫生所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在最新建设的固原市原州区南城拐子移民点,我们看到,每一户村民除了一栋漂亮的房子,还有一处发家致富的大棚,既输血,更造血。

    更多立足长远的扶贫举措,不断付诸实施。2002年自治区在首府银川市建成六盘山中学,学校免收学费、住宿费,专门招收来自南部山区的高中生。教育扶贫,让山里孩子有了比父辈更好的教育,更宽的视野,更高的追求。

    贫穷,就这样无声无息开始了“逃亡”。固原市所辖1区4县近98%的贫困人口已越过温饱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突破2000元。致富有了门路,发展有了方向,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和谐也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如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150万回汉群众,共用一沟水,同帮一家难,互敬互让蔚成风习。

    (三)

    宁夏中部干旱带,是一片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旱海,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如何引领中部干旱带加快发展,是一道棘手的难题。自治区党委、政府打破长期习惯上的南北“两分法”,将中部干旱带从南部山区分拆出来,变成一个新的区域板块。新的区情“三分法”,更加符合宁夏实际,凸现了区域特色,有利于分类指导。

    从此,中部干旱带有了新的定位,新的视野,新的发展之路。“硒砂瓜”,于是应运而生。这种香甜可口的西瓜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动听的名字,是因它所生长的土壤含有微量元素硒,又是从砂砾缝里长出来的。

    若不是眼见为实,难以想象“硒砂瓜”竟然出自几乎寸草不生的浩瀚荒漠。中卫罗泉村种瓜大户王有琦感慨说,开荒挖沟、施肥浇水,采摘销售,哪一样都很辛苦,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贴补,否则他做梦也种不了50亩。

    正是有“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支撑,短短5年里,“硒砂瓜”由点到面发展了上百万亩,一跃成为宁夏中部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兴支柱产业。如今,“硒砂瓜”美名远扬,就连北京奥组委也来定点采购,作为奥运村里的特供瓜果之一。

    加与减的选择——

    立足又好又快,有所为有所不为

    自然条件先天不足,资源品种相对单一,这些不利因素曾长期困扰宁夏发展,也让宁夏个别地方因盲目发展而付出代价。

    是科学发展观,让宁夏人走出困境,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追求。如今,他们不再盲目攀比,不再急功近利,而是从自身区情实际出发,着眼长远,加减并举,有所为有所不为。

    (一)

    宁夏煤炭资源富集,探明储量居全国第六位。但同样的煤炭,却有着不同的命运。

    工业重镇石嘴山市,过去长期靠挖煤吃饭,一大批高能耗、高污染的小炼焦、小洗煤、小铁合金、小电石企业,也随之一时兴旺。它带给这座城市的“名气”很大,2004年,在全国113个重点空气污染城市中排名第四位。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作为宁夏新型工业化的开路先锋,依赖的也是煤炭。其地下的宁东煤田,是探明地质储量达270亿吨的整装煤田,全国少见。

    受制于区位和运输,宁东煤田的理想出路,在于资源就地转化。2006年,自治区牵手神华集团,建设大型煤化工基地,规划到2020年,其工业增加值达到765亿元,几乎相当于2006年宁夏GDP总量。

    神华宁煤集团负责人为我们算了一笔账:由煤到甲醇、二甲醚、尿素等产品,煤化工产业链很长,层层深度加工转化效益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宁夏依靠外卖原煤发展经济的历史将从此终结。

    宁东基地为宁夏带来跨越式发展的希望,也给宁夏带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希望。它一方面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将资源优势高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又计划在利用沙化荒原进行基地建设的同时,展开生态恢复治理85万亩,使基地周边森林植被覆盖率在10年过后达到60%以上。

    难怪宁夏人管它叫“一号工程”,并为此兴奋不已。而有了这样的大手笔,宁夏人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终于忍无可忍。石嘴山市痛定思痛,近4年一直在做减法,不仅坚决整治关停“五小”企业,还咬紧牙关抬高门槛,4年来先后拒绝了69个不符合国家环保规定的工业项目。市委书记李文章对我们说:“这样做,失去的可能是数亿计的税收,得到的却是蓝天洁水。”

    如今,从全国重点空气污染城市“黑名单”上消失了的石嘴山市,成了宁夏产业转型的样板、旅游的热门城市。而有了石嘴山市的示范效应,2007年,宁夏再接再厉出台节能降耗“十条铁律”,关停并转不合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成效出乎意料,能源消费增速首次低于经济增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出现拐点。

    (二)

    建设大型能源化工基地,需要大量用水,外界曾有过顾虑,黄河下游兄弟省份也有过担忧。宁夏人自身也十分明白,处在黄河上游,超量用水对下游省区意味着什么。

    宁夏回族自治区郑重承诺:新上工业项目,不增加黄河取水量。为兑现承诺,宁夏从2004年起,大胆探索水权转换。一手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减少用水支援工业;一手推行以工补农机制,全区工业新上项目,谁用水谁掏钱,反哺节水农业。

    2007年,宁夏又深谋远虑,制定了全国第一个省级节水规划,过去农民用上100立方米黄河水,成本不值一瓶矿泉水;实行水价改革后,喷灌、滴灌技术得以广泛推广。

    守着滔滔黄河的银川市,这些年的用水量,并未因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而同步上升。他们头脑清醒,在加减之间,优先选择了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毅然舍弃了有损城市良性发展的投资项目。

    这一努力的回报十分丰厚:2007年,银川市一举摘回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三项桂冠,并正向西北“最适宜人居城市”和“最适宜创业城市”迈进。银川市委书记崔波感慨说:“我们没本钱搞那些高耗能耗水、高污染的东西,城市漂亮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快了,2007年全市超过五成的上市房产,被外地和周边省区居民买走。”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给了这片土地分外的怜惜,给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最甘甜的滋润。也正因为如此,宁夏人也特别感恩并珍惜用水。近5年来,全区累计减少使用黄河水39亿立方米,全区万元GDP用水由1288立方米减少到851立方米。

    (三)

    有加有减,亦加亦减,宁夏人从中领悟出了科学发展的辩证法。

    宁夏财政底子薄,个别县仅有3万人口,连开个两会的支出都有些为难。自治区从实际出发锐意改革,从2002年起撤消3个县,撤并逾四成乡镇。由此,行政成本降低了,经济社会发展包袱减轻了。

    意识落后,效率低下,一度阻碍宁夏发展。宁夏的决策者对此毫不含糊:凡外省区没有的审批项目,一律取消;审批流程不便于民的,重新设定。政府部门行政干预减少,外地客商络绎而来。

    小富即满,安于现状,曾让宁夏缺少精气神儿。从2003年开始,自治区党委一班人每年都要举行县域经济观摩“比武”会,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少数“太平官”,换岗走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优秀干部,委以重任。

    不破不立。制约宁夏腾飞的交通瓶颈,得以率先突围。目前,全区已建成上千公里高速公路,密度全国居前,所有县市1小时内均可受用。便捷的交通网络,新的通道给宁夏带来新的速度、新的力量,创造新的商机、新的梦想;也让宁夏改革开放新形象,不胫而走。

    诸多民生建设项目,让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真正受益者。自治区每年把七成以上可用财力投向公共服务产品,并不断向农村延伸。眼下,宁夏农村已实现村村通公路、电力、广播电视、电话、互联网,步伐之快,全国少见。更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富民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加减之间,前进道路上的磕绊得以消除,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眼下,宁夏外来游客已达731万人次,外来投资超过300亿元,均比5年前增长了5倍多。

    “宁夏地域面积小,经济总量小,但发展的气魄不能小,对国家的贡献不能小。”在喜迎建区50周年大庆之际,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一席肺腑之言,道出了610万宁夏人民的共同心愿:立足又好又快,谋求新的跨越。

 
 
 相关链接
· 教育当以民为天——宁夏自治区优先发展教育纪实
· 宁夏崛起世界级"软黄金"产业 出口创汇上亿美元
·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孵化基地在银川文化城揭牌
· 移民搬迁使宁夏干旱地区贫困农民迎来新生活
· 宁夏将用五年时间完成16.7万户困难群众住房改造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