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吉林大型灌区和旱地节水改造推动粮食"旱涝保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9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9月24日电(记者于文静、齐海山)连续多年商品粮产量居全国第一的吉林省,水资源相对贫乏、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以及持续干旱等因素一直制约农业发展。记者近日随“节水中国行”采访团在吉林采访时了解到,通过近10年在大型灌区和旱地推广节水改造工程,全省已逐渐实现“旱涝保收”。

    据吉林省水利厅厅长张德新介绍,大型灌区是吉林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柱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灌区内水稻单产是全省粮食平均单产的1.65 倍。开展灌区续建配套建设以来,通过改善供、排水条件,减少渠系水的输水损失,用水效率大幅提高,亩次平均用水量下降10%,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了3个百分点,8个大型灌区新增节水能力19331万立方米。

    灌区节水项目建设有效地推动了以节水增效为中心的建设步伐,促进了灌区粮食增产。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型节水改造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区粮食产量每亩提高60至150公斤。“十五”期间,大型灌区共计新增水田48.47万亩,改善水田面积57.7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13亿公斤。

    节水保障丰收,增产带来增收。据了解,通过对渠首电灌站的改造,机电设备效率明显提高,不仅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减少了农民灌溉用水量,也节约了大量能源,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据吉林省水利厅测算,受益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300至750元。

    在旱地节水方面,吉林通过区域性推广膜下滴灌等节水改造项目,农业生产结束了传统的“靠天吃饭”局面,记者在通榆县采访时了解到,该县采用的滴灌方式由于用水集中和保水长效,年公顷减少用水量约500吨。通过建设26公顷膜下滴灌棉花种植区,棉花产量每公顷增加1000公斤,增收约6000元。

    张德新表示,目前吉林省采用喷灌的300多万亩灌溉面积中,每公顷灌溉定额已由4000多立方米降到2000立方米以下,每年节约用水逾4亿立方米,不仅扩大了农业灌溉面积,逐渐实现“旱涝保收”,也为工业发展和解决生态用水提供了保证。

 
 
 相关链接
· 吉林市开展网上反腐 拓宽市民网上投诉监督渠道
· 加快推进吉林铁路建设 王珉、韩长赋会见刘志军
· 吉林省第六届科普周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春市举行
· 吉林省进一步研究部署奶制品清查和患儿救治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