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旱情缓解更应借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2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2月19日电(新华社记者 苏万明)延续100多天的北方冬麦区严重旱情现在出现重大转折,受旱面积已降至多年同期平均水平。记者调研发现,农田水利设施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抗旱效果。这一现象警示我们,旱情虽然缓解,但农田水利建设不能就此放松,反而应借机加强,以构建长效抗旱机制。

    农田水利是抗旱的核心。水利设施完善与否,抗旱效益两重天。一些地方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渠、井、泵、闸引水不畅,致使麦田迟迟浇不上“救命水”,旱情逐渐蔓延。虽然后来加大了资金和人力投入,但部分麦区已出现死苗,抗旱效益也不乐观。还有些地方为应急抗旱新挖的沟渠,多有渗漏,直接造成水源浪费。相比之下,在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黄淮海流域,由于有了前期对灌区的投入,农田基本上在水利灌溉工程的可控之下,能够得到有效的灌溉。

    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和灌溉能力仍很脆弱。由于许多地方政府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偏少、融资乏力、欠债很多,许多地区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灌溉能力弱,还有许多耕地无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资料显示,我国大型灌区主要建筑物有40%左右需要维修,中小灌区有50%左右需要维修。因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能因为旱情缓解就“好了伤疤忘了痛”,而要趁热打铁,以期从根上摆脱旱魔的威胁。

    干旱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与其年年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抗旱,不如构建长效抗旱机制,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要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加强控制性水源工程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加大灌溉排水泵站技术改造力度,打造科学、有效的抗旱工程体系。同时,还应探讨和深化水利工程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想方设法调动群众和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构建水利设施长效抗旱机制。

 
 
 相关链接
· 山东省受旱面积减半 黄河加大下泄流量支援抗旱
· 国家防总:经全力抗旱 北方冬麦区旱情明显缓和
· 四川65个农业县发生冬干 作物受旱面积246.7万亩
· 国家防总:我国北方冬麦区严重旱情出现重大转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