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金砖四国"财长就稳定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达成一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金砖四国”财长就一系列问题达成一致

    新华社英国霍舍姆3月14日电(记者陈文仙 何大隆 王建华)有着“金砖四国”之称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财政部长14日在英国霍舍姆发表公报说,四国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采取财政刺激措施拉动内需和反对保护主义等领域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天,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正式在英国首都伦敦以南约50公里的霍舍姆开幕。“金砖四国”财长在会议期间发表公报说,通过资本重组、增加流动性和清理银行资产负债表等措施稳定国际金融体系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这些措施对于重树信心、维护和支持信贷流动以及促进经济增长都至关重要。

    公报指出,“金砖四国”正在采取措施刺激各自的内需,如果有必要,它们还会继续采取措施拉动内需,以刺激经济发展。

    公报警告,保护主义已经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威胁,必须避免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行为,不能让它成为破坏全球经济的因素。各国领导人必须推动尽快完成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并使谈判取得丰富、广泛和平衡的成果。

    公报强调,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必须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机制的步伐,并且确保宏观经济政策更为平衡、积极和协调,并更能有效应对经济周期,以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公报说,必须减少金融市场全球性和金融监管国家性之间的差距,在监管原则上获得更大程度的一致性,以便这些原则可以应用到更多相似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同时应加强各国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

    公报还说,所有金融活动必须置于充分的监管之下,包括加强对对冲基金和私人资本的监管,同时也必须对评级机构进行充分的监管。

    公报认为,必须重视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包括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改革进程必须充分反映全球经济的变化,并保证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地位。

    公报说,“金砖四国”支持扩大“金融稳定论坛”,同时也赞同本次会议期间宣布的扩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决定。此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必须具有更大代表性,应加强新兴经济体在该委员会中的地位。

“金砖四国”财长表示必须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新华社英国霍舍姆3月14日电(记者王建华 陈文仙)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金砖四国”的财政部长14日在这里表示,必须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改革,包括重新评估该组织的作用和对该组织的要求等,以使该组织适应新的全球货币与金融体系。

    当天,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正式在英国首都伦敦以南约50公里的霍舍姆开幕。“金砖四国”财长在会议期间发表公报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供调配的资金显然不足,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加以扩大。一些国家通过借贷方式为该组织提供资金只是权宜之计,最终目标应是大大提高各成员国的永久性认缴的份额。四国财长呼吁在2011年1月之前完成对该组织新一轮份额的全面审核。

    公报还说,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强化其监控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更加重视对全体成员国的公平监控,尤其是重视对那些有着巨额跨国资金流动、拥有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达国家的监控。

    “金砖四国”财长在公报中呼吁,为了更好地体现四国真正的经济实力,应立即采取措施扩大四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权。

新华国际时评: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势在必行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新华社记者明金维)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14日在英国霍舍姆闭幕。有着“金砖四国”之称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在会议期间共同呼吁,必须对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改革,以增强新兴经济体的发言权和地位。多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兴经济体地位不断上升,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当今的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起源于1944年在美国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世界经济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两大机构应运而生。作为对当时国际经济格局的反映,这两个机构几乎完全为美国和欧洲所主导。

    但今天,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重大的历史性变化,美欧虽然仍占重要地位,但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增强,重要性与日俱增。正如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14日的会后所言:“我们不能这样继续下去,像是世界过去60年来从未改变。”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目的是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前,危机仍在蔓延,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力独自面对,国际金融机构必须在应对危机中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金砖四国”财长在会议期间共同表示,必须重新评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和对该组织的要求等,以使该组织适应新的全球货币与金融体系。此前已讨论过的改革建议包括:应尽快建立覆盖全球特别是主要金融中心的早期预警系统;改善国际金融机构内部治理解构,建立及时高效的危机应对救助机制;提高国际金融机构切实履行职责的能力等。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必须反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增加它们的话语权,从而扩大这两个机构的代表性和合法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2008年4月批准的改革方案,发达国家的投票权重从59.5%降为57.9%,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重则从40.5%上升为42.1%。尽管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代表性有所增加,但发达国家的优势仍相当明显,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必须改变这些机构领导人的产生办法。作为一个广为人知的“潜规则”,世界银行行长历来由美国人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人选则由欧洲国家决定。针对这一点,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14日在会议结束时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命“应该通过公开和基于表现的遴选过程”。

    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显示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弊端。只有对这一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才能更好地应对危机,并避免类似的危机今后再次上演,这既是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在14日的会议上达成的一项重要共识,也是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关链接
· 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进行内部磋商
· 何亚非出席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协调人会议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