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共推复苏共谋发展 中国与世界携手应对金融危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4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伦敦4月2日电(记者田帆 袁炳忠 明金维)4月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汇聚伦敦,共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良策。这是在不到5个月时间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举行的第二次金融峰会,足见当前这场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及其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之强烈。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国际金融市场仍处于动荡之中,全球经济正面临几十年来最困难的局面。

    此次金融危机虽然起源于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却是最大的受害者。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为应对这场全球性的危机,中国政府一方面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另一方面以自信和负责任的态度,积极与国际社会携手合作,通过双边、多边和地区性合作等各种渠道,为世界经济尽快走出困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共商应对之策

    自国际金融危机于去年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寒意日深。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多已深陷衰退,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也面临重重困难。世界银行最新预测报告说,今年世界经济将下滑1.7%,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国际社会反应迅速。由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二十国集团肩负起领导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危机的重任。与主要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八国集团相比,二十国集团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90%、世界贸易总额的80%和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具有更大的代表性。正是基于此点,二十国集团反映了全球财富与实力分配的新格局,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与发达国家平等地坐在一起,共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威胁。去年11月,二十国集团在华盛顿举行首次金融峰会,会议通过了宣言和行动计划,就加强国际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达成了一系列初步共识。

    在本次伦敦峰会上,与会领导人就推动经济增长和加强金融监管等议题达成多项共识。特别是与会领导人同意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以及在未来两年内提供2500亿美元用于贸易融资等决定,增强了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信心。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全力恢复世界经济增长,防止其陷入严重衰退;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开放自由的贸易投资环境;加快推进相关改革,重建国际金融秩序。胡锦涛还指出,各国应该进一步落实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树立更坚定的信心,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实施更合理的改革,努力取得实质性成果。

    峰会前夕,胡锦涛主席会见了美国总统奥巴马。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新定位、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振世界经济、加强中美经贸合作等达成广泛共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与美国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和经贸领域的合作将有助于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

    此外,胡锦涛主席还分别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英国首相布朗、法国总统萨科齐、巴西总统卢拉、日本首相麻生太郎等多位与会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这些双边会见有助于中国与二十国集团主要成员加强磋商、增进共识,就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进行密切合作。

    共推复苏之举

    自去年11月份华盛顿金融峰会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方案,以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努力保持本国经济较快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加强双边和地区性的务实合作,以促进贸易和投资发展,促进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

    今年农历新年伊始,中国领导人展开“正月外交”,先后访问了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15个国家,与受访国就加强双边经贸往来、深化互利合作达成许多共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信心,同时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做出了贡献。

    胡锦涛主席出访亚非五国时,共签署了20多项合作文件,并郑重承诺中方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这一承诺,凸显了中国勇于承担责任的大国风范,受到了非洲各国的高度赞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此前对欧洲四国以及欧盟的访问,也有力地促进了中欧的互信与合作。在温总理的“信心之旅”后,中国政府组织企业采购团赴欧洲进行采购,采购额达136亿美元,使双边经贸合作焕发出新的活力。此外,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拉丁美洲国家的访问,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拉美国家构筑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伦敦金融峰会前夕,中国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计高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分析人士指出,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既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又有利于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此外,中、美两国的进出口银行还洽谈签署了200亿美元的贸易融资协议。

    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清迈倡议多边化项下的货币储备库建设,并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成立了“与美洲开发银行合作联系机制”。此外,中国还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欧首脑会议等地区性组织的平台,积极推动地区经贸合作。这些行动与举措,都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对全球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出的实质性贡献。

    共谋发展之路

    金融危机的发生充分暴露出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表明该体系已不能有效化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积累的风险和矛盾。痛定思痛,许多国家都提出了加强金融监管、改革现行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主张与建议。在本次伦敦金融峰会召开前夕,中国多位高级官员明确阐述了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原则立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近日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署名文章,建议国际社会大力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着力调整国际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文章强调,伦敦金融峰会应就此制订明确的改革目标、时间表和路线图。文章还表示,中国愿与各方积极探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融资方式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主张在资金使用上应重点帮助受危机影响严重的发展中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连续发表署名文章,就当前一些重大的国际金融问题表明立场和看法。周小川明确提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他还建议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积极推动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特别提款权定价。

    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则表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应当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努力发挥多种货币的作用,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中国官员的建议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以及知名经济学家的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表示,中国提出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是“合理的”。俄罗斯政府也表示,俄方与中国在有关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上“立场相近”。俄方还表示,“超主权储备货币”建议已获得巴西、印度、韩国和南非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支持。

    当然,人们并不指望通过一两次峰会就能战胜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而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改革与重建,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中国通过明确表明自己的主张与观点,既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的自信与决心,让世界清晰地听见“中国的声音”,也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改革国际经济金融监管体系,为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证。 

中国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大力支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通过与周边经济体开展货币互换等双边和多边货币合作,为双边贸易和投资往来提供融资便利,以增强市场信心,促进区域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从2008年12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周边经济体的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定,金额总计5800亿元人民币。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还将积极研究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货币当局建立类似的货币互换安排。详细>>>

各国应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反对保护主义
——访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

    3月14日,在英国首都伦敦以南约50公里的霍舍姆,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接受媒体采访。当天下午,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这里闭幕。新华社记者 何大隆 摄

    新华社英国霍舍姆3月14日电(记者陈文仙 何大隆 王建华)前来参加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中国财政部长谢旭人14日下午在会议闭幕后接受新华社等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指出,中国呼吁各国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反对保护主义。

    谢旭人说,中方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会议各项议题的讨论,就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与各方进行了交流沟通。详细>>>

 
 
 相关链接
· 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就应对金融危机达成多项共识
·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我国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合作
· 经济观察:伦敦金融峰会寻求破解金融危机难题
· 中国驻英大使:金融危机是百年不遇国际合作契机
· 应对金融危机:长三角“点燃”一体化新引擎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