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开放的中国用实力赢认同--外国人看中国60年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开放的中国用实力赢得认同——外国人士看中国60年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新中国成立60年,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6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无比的勇气和毅力,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60年风雨兼程,60年迎头奋进。

    如今的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稳定,综合实力日益强盛,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吉德、突尼斯前驻华大使哈迪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驻北京首席记者吉米、孟加拉国《今日新闻》报主编艾哈迈德、俄罗斯商人巴耶夫……他们的国籍、职业各不相同,但都关注着中国的发展,通过亲身经历,见证了中国的巨变。

来宾在观看世博会规划蓝图(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明 摄

    “奇迹每天在你眼前出现”

    蓝绿服装、自行车王国、外汇券、凭票购物……曾经,这些名词是外国人在描述中国时常用的词汇。而对于三四十年前的中国人来说,物质文化生活贫乏,大街上见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就是个不大不小的新鲜事儿。

    曾任荷兰《新鹿特丹商报》驻华记者的卢福阳在1989年去云南丽江旅游时,人们会盯着他看。购物时必须用外汇券,许多买卖人因为不认识外汇券而拒收,曾经令他无可奈何。乌克兰议会中国问题专家夏光在中国留学时见到的“中国人不分男女,大多都穿着蓝色或黑色的裤子,不太注重自己的外表打扮”。“中国老百姓看到外国人都跟看猴似的,经常围着指指点点”。

    意大利《晚邮报》记者萨保罗1985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进行了两个月的短期交流。那时候和中国人聊天,他“觉得自己和中国人仿佛身处两个不同的世界”。“我聊的找工作、办公司、外出旅游、环游世界、各种各样赚钱的途径,中国人听得云遮雾罩,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经历,”萨保罗回忆道。

    而现在,中国的开放程度、物质发达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语。

    5月13日,德宏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几位阿昌族妇女向客人赠送吉祥物。自2005年国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以来,边疆民族大省云南加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力度,先后投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1.19亿元,完成491个自然村的整村推进,提前使规划内1407个自然村全部得到了扶持。通过四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云南省17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行政村中,174个村通了公路,167个村通了电,167个村能够接收电视节目,171个村通了电话,172个村有了清洁的饮用水,157个村有了文化室,172个村有了卫生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29元,比2005年增加783.3元。新华社记者 何璐璐 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城市,高楼拔地而起、道路四通八达,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在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取得积极进展。现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老百姓腰包鼓了,眼界开阔了。近年来,载人航天工程圆满成功,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更是大大提振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影响力。

    孟加拉国海外贸易公司董事长巴什尔乌拉对中国几十年发展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变”字。巴什尔乌拉有个中文名字叫百兴隆,自1966年初访中国以来,他先后访问中国74次。他回忆道,“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还很封闭,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没有几家涉外酒店,出租车很少,没有多少中国人会讲英语”,而现在“低矮的平房已经被摩天大楼所取代”,他的很多中国商业伙伴都会英语,“交流起来十分方便”。

    津巴布韦前驻华大使穆斯万格瓦用他在北京的所见所闻这样评价中国日新月异的改变:“在北京,变化天天发生,你的确看到奇迹每天在你眼前出现。在北京问路不能以建筑物为基准,因为在很短的时间里,旧的建筑不见了,新的建筑突然间矗立在你眼前。”

    马来西亚前驻华大使马吉德用这样一个细节来讲述他对中国60年巨变的感受。他发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内地人给马来西亚亲友写信,多数是表达生活困难,希望外国亲友提供经济援助;现在中国内地人也经常给马来西亚亲友写信,但内容却是希望他们回乡看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北京首席记者吉米在中国生活了38载,从1971年因祖国菲律宾时局动荡被迫留在中国后,他当过知青、经历过文革、从北大毕业成了记者。先后在美国《新闻周刊》和CNN工作过的吉米,目睹了中国的变化,报道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伟人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北京举办奥运会……在他看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自不在话下,但更重要的是人们思想的深刻变化,他说:“今天的中国人正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个世界,所有这一切在30年前简直无法想象!”

    “你们国家实行的政策是正确的”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此后,党中央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

    从选择改革开放到被世界认同,绝非坦途。多哥前驻华大使亚沃·阿博分析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许多困难,而中国政府在困难面前作出了新的选择,这就是对外开放。“对中国而言,开始是不容易的,她经历了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同样的困难。但中国人民以其战胜困难和夺取胜利的决心克服了种种苦难”。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实现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漫步,但同时也经历了特大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但是,中国人民在困难和灾难面前没有低头,而是顽强战胜考验,向世界发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隆重开幕。这是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红闪鸟巢”。 新华社记者 徐家军 摄

    尼日利亚前驻华大使戚本杜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驻华期间,他就认定中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将成为举世瞩目的政治和经济强国,这是他毫不犹豫把后半生奉献给尼中友好事业的原因。在他看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渐入佳境,在世界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举办奥运会对中国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迅速从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的灾难中恢复过来,也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因为“一个孱弱的国家很难应对如此巨大的灾难”。

    印度尼西亚前驻华文化参赞鸠久尔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出发点是给人民带来福祉。这一政策的贯彻“需要过程、觉悟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中国的改革之所以成功,一个原因就是在30年以前,她在各方面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副校长阿诺德·万·齐尔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是长期的、全面的、互利的。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和金融体制,日益在世界经贸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曾于2001年至2004年担任突尼斯驻中国大使的萨拉赫·哈姆迪说,中国不仅同西方大国开展合作,而且重视同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作为中阿、中非合作的新平台,有力地拓展了双方在各层次、各领域的互利合作。

    对于孟加拉国海外贸易公司董事长百兴隆来说,改革开放给他带来的好处是中国有更多的公司拥有了出口权,他在选择合作伙伴上有了更多余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他看准了这一政策将带来的机遇,将全部精力放在了中国市场上。埃塞俄比亚裔老人泰基埃·加布雷埃苏斯的公司也从发展中受益,业务范围和规模越做越大。

    俄罗斯莫斯科茶文化俱乐部的老板米哈伊尔·巴耶夫每年都来中国采购茶叶,其足迹遍布浙江、安徽、福建、河南、四川、云南等地。他认为,“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程度和文明程度都很高的国家。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客人,在这里都过得很自在”。“我接触的是最普通的中国人。最近10多年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这一切证明,你们国家实行的政策是正确的,”他说。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中国世纪’”

    距离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宣言,已过去整整60年。60年来,怀揣着民富国强梦想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奋起直追,傲然站立在了世界的东方。

    津巴布韦前驻华大使穆斯万格瓦和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的副校长阿诺德·万·齐尔不约而同地用“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来形容中国60年的发展。荷兰前驻华大使杨乐园为自己能从事推动荷中友好的工作“感到很荣幸”。

    “正如大多数人希望看到的那样,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中国世纪’,中国正在承担起许多人希望她承担的角色,”第63届联大主席米格尔·德斯科托·布罗克曼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我很高兴看到中国正在高速发展”,“世界需要中国的价值观和规则,这些将给我们以希望,并确保我们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海外的华侨华人最知道中国的强大意味着什么,他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为中华民族,为中国感到骄傲与自豪。“看中国落后一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令世界震惊,令全球华人自豪,”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说起中国的发展来情真意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从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开始发展,现在中国也成了值得别国学习的榜样。

    多哥前驻华大使亚沃·阿博说,“中国在过去经历了许多困难,但她成功地战胜了困难。中国有许多我们可以分享的经验”。“我希望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全面了解在中国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以便从中得到启示和经验。”

    曾3次访华的塞内加尔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阿里·索乌认为,上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与非洲在经济上几乎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但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跻身对世界经济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之列。中国的社会制度、治国经验和发展模式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经济学家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孟加拉国《今日新闻》报主编里亚祖丁·艾哈迈德曾经七访中国。他对中国最大的印象就是“中国发展的速度太快了”,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中国领导人的正确决策”。“中国政府将发展经济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换,中国政府都坚定地奉行这个方针。中国的这一做法很值得孟加拉国政府学习和效仿。”带着这样的想法,里亚祖丁在家乡成立了一个中国友谊中心,向当地人介绍中国。

    60年的独立自主,其中30年的改革开放,开放的中国用实力、用事实,赢得了认同,赢得了尊重。

    “我从不怀疑,中国将继续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一席,为人类文明作出积极贡献,”荷兰前驻华大使杨乐园这样表达他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CNN驻北京首席记者吉米则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持续发展无疑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都可以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在未来两三年时间里,观察中国如何应对目前这场危机仍会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新华社驻外记者)

    英贸易与投资大臣:贸易保护非良方 中国成就惊叹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英国新任贸易与投资大臣默文·戴维斯日前表示,贸易保护主义绝对不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解药。相反,对症的良方在于扩大贸易,在于世界各国领导人坐到一起,就气候变暖、全球协作以及金融监管等诸多重要问题协商达成一致。

    戴维斯近日在伦敦接受中国《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国际贸易的繁荣会在未来数十年中帮助更多人摆脱穷困,这才是正确的前进方向。世界要发展,就必须更大程度地发展贸易。他说,在过去的10到15年中,正是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帮助中国、印度、印尼以及非洲的数亿人摆脱了穷困。在当前金融危机之际,各国更加需要一起携手共同应对,而不是采取贸易保护。因此,定于4月初在英国伦敦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有着特殊重大的意义。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锐:中国成就鼓舞世界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 吴晶)“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在知识产权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使全世界都备受鼓舞。”第九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特别为中国举办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发来视频祝贺。

    20日10时,2009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在奥林匹克公园庆典广场启动。通过大屏幕,高锐对中国公众说:“我们注意到,中国的发展比其他国家要快得多,这是令人瞩目的。中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世界创新的版图,也极大地影响了其他国家。”

    我国神七载人航天任务团队获美国"太空成就奖"

    3月30日,在美国科罗拉多斯普林斯举行的第25届全国太空研讨会开幕式上,美国太空基金会主席埃利奥特·普勒姆(右)为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左)和神七任务航天员翟志刚(中)颁奖。当日,由美国太空基金会举办的美国第25届全国太空研讨会开幕,公布该机构评选的2009年度太空领域奖项,其中“太空成就奖”由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获得。 新华社记者 戚恒 摄

    新华社美国斯普林斯3月30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航天基金会30日宣布,将该基金会的2009年“太空成就奖”授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简称神七任务团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神七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等当天代表神七任务团队参加了颁奖仪式,并领取了奖项。

    在当天的颁奖仪式上,美国航天基金会主席埃利奥特·普勒姆表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飞跃,体现了尖端技术与探索精神的完美结合。

    农村改革发展成就:新农合——农民健康"保护伞"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2006年1月2日,一名男婴在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镇卫生院诞生了,爷爷给他取名“魏新合”,以表达对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的感激之情。

    魏新合的母亲是剑门关镇风垭村农民,2005年底参加了新农合,这次为了省钱,她本想在家里生孩子。卫生院的医生动员她住院分娩,并告诉她新农合基金可以补助100元。于是,她只花了300多元钱,就生了个胖小子。魏新合的爷爷感慨道:“从古至今,哪有农民生娃政府补钱的!”

 
 
 相关链接
· 专访新西兰总理:愿与中国发展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 格鲁吉亚外长:格鲁吉亚希望与中国发展经贸合作
· G20峰会系列措施给中国发展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
· 评美国防部《中国军力报告》:无端质疑中国发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