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政协常委为大学生就业开药方 为海外引智提建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18日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改善经济结构·改革教育体制·改变就业观念
——政协常委为大学生就业难开“药方”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新华社记者崔静、顾瑞珍、吴晶晶)“十年寒窗苦,一朝就业难。”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骤然增大。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政协常委们纷纷为大学生就业难开“药方”。

    “改善经济结构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

    统计显示,2009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是2003年高校扩招后第一届毕业生的2.87倍,而2007年和2008年的毕业生中还有2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多年来实行的是以重化工产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制造业领域仍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

    “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与高校毕业生数量不匹配,不能适应激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刘光复说。

    他指出,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结构中,高校毕业生属于高端人才,但目前我国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吸纳较多高端人才。因此,很多地方出现了研究生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与农民工“抢饭碗”的现象。

    据了解,我国目前从事制造业的大学生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制造业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由于制造业引进、承制居多,创新、发展不够,中高段产业缺失,从而使得大学生难以在其中成规模、可持续地就业。

    第三产业一直被认为是吸收大学生劳动力最强的领域,但我国第三产业不够发达,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特别是像金融、法律、理财等这种中高档岗位需求不够,对高素质大学生吸纳能力不足。文化创意、信息产业等可以提供大量高端就业岗位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太小,导致了对大学生的需求不足。

    “就业需求是一个派生性需求,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因此,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端产业,积极发展制造业和中高端产业,努力提高新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全面提高对高素质大学生的吸纳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根本。”刘光复指出。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吴正德也认为,金融危机爆发冲击了我国的实体经济,原有的产业结构使高校毕业生有限的就业岗位受到严重的挤压。我国现在要做的是,花大力气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产业链要向研发和销售等知识密集的各个环节延伸,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集群。

    “这样的产业结构才可能既需要大量的蓝领工人,又需要很多的高端专业人才,这才可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他说。

    “解决结构性就业难,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

    一方面是热门专业“人才过剩”,一方面是“冷门”专业“人才短缺”。近年来,就业市场上的“怪”现场引发了全国政协常委们的思考与热议。

    “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是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刘光复常委说,“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体制改革是关键。”

    他指出,专业设置随社会需求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常规的过程,目前仅靠教育部审批,对专业需求调研难免有限,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往往跟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动态反映的滞后时间必然加长,再加上许多高校对专业的自我保护,这种不适应更加严重。从而出现了高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产销不对路”所致的结构性就业困难。

    对此,吴正德常委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定期与国家产业发展规划部门的沟通机制,了解我国产业发展和各类人才需求趋势,召开年度全国性的产业规划与高等教育发展研讨会,发布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预测,使高等教育主动对接国家产业规划,比较科学地设置高校专业,调整不同专业方向的招生规模。

    针对前些年全国高校升级成风,大专升学院、学院升大学、大学争合并的现象,吴正德认为,这种一味追求“高大全”的做法,使得高校放松了内涵建设,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要明确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校结构合理比例及不同高校的评估标准。”吴正德说,国家应规范综合型、理工类、师范类、农医类等不同学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历史传统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客观实际,继承、创新、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使其成为品牌。改变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办学专业设置趋同、学生品质趋低的现象。

    全国政协常委、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马志伟则认为,我国应改革中等和高等教育体制,以适应创业和就业需要。一是改革普通院校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学生在初高中教育毕业后,50%进入高等教育,50%进入职业教育。二是调整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的课程结构,增强实用性。

    “转变就业观念要全社会一起转变”

    “重眼前、轻长远,重城市、轻农村,重就业、轻创业……”受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及家长还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就业的要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的就业心态,这也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不愿意去偏远地区,都想留在大中城市,千军万马挤几个就业岗位。”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黄格胜举例说,在广西,中学的美术教师缺少近万名,但是很多高校的美术专业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也不愿意去基层当中学教师。

    与此同时,他指出,大学生期望值过高,期望能一步到位地得到一份高稳定、低风险、高保障的工作,缺乏奋斗精神,这些旧观念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必须转变就业观念,而且要全社会一起转变。”黄格胜说,要树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观念,这种观念就是一种在市场中、在社会里不断奋斗、自我发展的观念。国家在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社会在发展中完善就业机制,大学生以发展的眼光选择就业方向,齐心协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刘光复常委认为,高校应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就业定位,避免好高骛远与盲目性。帮助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观念,培养踏实肯干的工作能力;培养毕业生敢于创业、不怕失败的精神;另外还要培养毕业生的自主择业的能力,提高信息处理、自我推荐等方面的能力。

    针对如何引导大学生创业的问题,吴正德常委认为,由于应届高校毕业生是最缺乏社会经验的成年人,创业成功率很低,政府不应该过早过多地把创业指标和创业基金分解在他们身上,而应该为有就业经历、有社会经验、又有创业愿望的往届毕业生提供系列的切实的创业服务,让他们的创业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就业,而学校的创业经费和主要精力重在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辅导。

    

他同时建议,我国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一点登录、全国信息共享的局面,彻底打破地区和高校互相封锁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现状。政府和学校特别要帮扶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贫困生群体,要尽一切努力使他们人人都能及时就业,对于暂时未就业的贫困生要优先给予等同下岗失业人员的救济。

政协常委建议:抓住机遇积极进行海外引智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吴晶晶、崔静)全国政协常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在此间举行的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建议,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应抓住机遇,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季允石表示,经验表明,危机本身具有人才重组配置的功能。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些发达国家企业破产、裁员增多、科研经费紧缩,一大批人才包括高层次人才面临失业危险,发展空间受到压缩。这为引进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和更为便捷的途径。

    “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推出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得力举措,已经初见成效。这有助于国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向我国的集中和转移,也有助于海外人才和智力向境内的流动和集聚。”季允石说。

    他表示,引进国外智力要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大力培养、吸引、用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注重把握高端、急需取向,有重点地引进海外高层次、紧缺人才和先进智力。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在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吸引一批国际顶尖人才和优秀团队来华从事技术或学术交流、咨询培训以及任职工作。围绕经济发展方式“三个转变”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目标,重点引进高新技术、金融、贸易、法律、管理等方面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季允石同时建议,要抢抓机遇引进海外高层次金融监管人才和先进经验,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提供智力支持,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相关链接
· 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贾庆林出席
· 政协常委就农产品市场、社会保障、金融等提建议
· 贾庆林主持政协常委会第六次会议 李克强作报告
· 政协主席会议决定六月召开政协常委会第六次会议
· 贾庆林会见“第二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代表
· 贾庆林:发挥人民政协优势 为统筹区域发展出力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