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安徽黄山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7月17日电(记者代群、王立武)黄山是一个新兴旅游城市,也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城市。该市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不仅使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实现了就地就业,带动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兴起,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还使多年来困扰农村稳定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许多社会问题迎刃而解。

    黄山市汤口镇山岔村上张村民组旁有个大峡谷,因峡谷中水如翡翠,村民称之翡翠谷。20年前,随着黄山旅游的发展,上张人看中了村后翡翠谷旅游的价值,自觉地把谷内及四周的山场封起来,严禁砍伐,由村民组集体统一开发旅游。他们从3000元贷款起步,发动村民出义务工,沿着翡翠小溪的岸边砍挖出一条简易小路,并注册成立了当时全国第一家由农民兴办的旅游公司——黄山市翡翠谷旅游公司。

    居住在该村、现年72岁的退休教师黄剑杰告诉记者:当时景区没有大门,没有办公房,只有一间非常简易的土砖砌成的票房。门票是用钢板刻写油印的,一元钱一张。

    而如今的翡翠谷,绿阴簇拥,碧溪环绕,新村依山而建,幢幢崭新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与其说这里是农庄,不如说是花园。景区几个停车场,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

    现在,除了家家户户都有一份旅游接待的事业外,上张的每个村民每年还可以从翡翠谷旅游公司分得四五千元的红利,45周岁以上的村民每月另有150元的生活补助,60周岁以上的老人则可以免费生活在村老年公寓里。

    和上张的农民一样,据黄山市农经部门不完全统计,该市有14万多山区群众从事旅游业,人均年收入7000余元。黄山市乡村旅游接待量占全市游客接待总量的67%。

    在具体操作中,黄山市把乡村旅游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整合扶贫、以工代赈、农业综合等各项支农涉农资金捆绑集中使用,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结合。该市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农民办乡村旅游可享受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目前,黄山市初步形成了环黄山风景区乡村旅游圈、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和徽文化乡村旅游片,涌现出一批古建筑、民俗文化、传统工艺等特色文化主题村和花卉盆景、茶叶水果、生态休闲等特色农业村,开发了接待服务型、农事参与型、文化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各类旅游景点近百处。

    2008年10月,黄山市政府与法国国家旅游局正式签署了《“中法安徽省徽州(黄山市)乡村旅游合作示范项目”备忘录》,双方将通过扩大合作,加快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让独具徽文化魅力的乡村旅游大步走向世界。 

黄山市:创新徽州文化传承模式 让古老文化遗产薪火相传

    新华社合肥7月17日电(记者代群、王立武)安徽黄山市在发展现代旅游业的过程中,把徽文化的抢救、保护、发掘和整理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规划、体制改革、财政预算、领导责任制,并在旅游经济实践中摸索、创新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与管理的新模式。

    黄山市境内拥有黄山和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两处世界文化遗产,现有地面历史遗存近500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特色文化保护街区各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徽学是与藏学、敦煌学齐名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呈坎村是黄山市徽州区的一个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村,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黄山市的一个著名景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他们对古村落既不拆也不建,而是“改”,将157户村民建于上世纪90年代前后与呈坎古村落传统徽派建筑特色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改建,每家都要敲掉贴在住宅外墙上的白瓷砖,并在屋顶的水泥平台上砌起徽派建筑典型特征的马头墙。前后两年不到的时间,所有拆、改的工作连同部分街巷的青石板路面改造全部完成。

    黄山市文化局局长金涛介绍,像呈坎村一样,目前黄山市各级政府已经为全市1000多个徽州古村落制定了保护规划,已有100多个村庄在古村之外另建新村,很好地处理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旅游业,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之间的矛盾。

    黄山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文化遗存保护工作纳入对县、乡基层政府工作考核范围,要求各有关乡、镇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切实承担起古村落保护的相应责任。同时,鼓励农民保护古村落整体环境及村前小河、水口山、水口林和村内古树名木。

    黄山市还在旅游城市建设凸显现代生活理念中传承历史文化脉络。目前黄山市城乡各地正在普遍开展旨在弘扬徽派建筑风貌的“保徽、建徽、改徽”活动,其目标是使黄山市在若干年后形成既有传统文化气息,又有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新型国际化旅游城市。

    目前,黄山市政府已分别与区县政府和市直有关责任单位就改徽和保徽工作签订责任状,将该项活动重点推向农村,将为乡村4000多幢与传统建筑风格、文化特色不协调的现代民居,添加典型的徽派建筑元素,使新房从外面看起来与当地文脉一致。

    清华大学单德启教授等城市规划与建筑方面的国内知名学者认为,黄山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传承文化脉络的做法,值得在全国大力倡导。

黄山:用传统文化包装现代旅游

    新华社合肥7月17日电(记者代群、王立武)秉承着徽文化的精髓,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黄山人没有停留在对自己文化资源的孤芳自赏之中,而是汲取精华,放大视野,在强力推进旅游国际化的同时,大力弘扬徽商的创新创造精神,赋予徽文化以鲜活的时代内涵,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

    黄山市前身为徽州地区,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徽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器物文化方面,而且还反映在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面,涵盖思想学术、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体系极为完整,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素有“炎黄文化新阶段的袖珍版本”之誉。

    黄山建市伊始就提出“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要让文化元素成为经济要素。

    在充分利用徽文化的品牌效应方面,黄山市始终把以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作为主线,挖掘徽文化的丰富内涵,用徽州文化包装现代旅游,将徽文化元素渗透到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之中,着力传承创新传统的徽菜饮食文化,开发利用有徽派建筑特色的乡村旅店,组合推介文化景观精品线路,开发提升以“徽州三雕”为主的旅游商品,打造具有徽文化地域特点和风情的文化演出项目。

    目前,黄山市推出的徽文化专项旅游产品和徽文化旅游线路占全市旅游产品和线路总量的70%以上,依托徽文化元素开发的旅游景区(点)占80%以上,年接待游客近600多万人次。据不久前黄山市旅游主管部门对40多个国家百家旅行商的问卷调查,因为对古徽州人文资源的认可而组团前往黄山旅游的比例达到65%。

 
 
 相关链接
· 旅游局在黄山市召开全国发展乡村旅游工作会议
· 邵琪伟:以"黄山谈话"精神推动我旅游业全面转型
· 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在黄山市出席安徽旅游推介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