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双百”评选活动开始投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021.冯 平(1899-1928) 男,汉族,海南省文昌县人,中共党员。

    五四运动时期,冯平带领海南的进步青年学生投身革命洪流。1923年,赴苏联学习。1924年10月,被中共旅莫支部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8月回国,到广东省农民协会工作。1926年初,冯平受党委托回琼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后,冯平任中共琼崖特委委员兼军事部部长、琼崖讨逆革命军总司令,参加领导全琼武装总暴动,创立工农革命武装。后任中共琼崖特委军委主任兼琼崖工农革命军司令、琼崖工农革命军总西路军总司令,领导琼崖西路的澄迈、临高、儋县三县开展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开辟、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广东省国民党反动当局派第十一军第十师及谭启秀独立团4000余人对琼崖苏区和红军进行“围剿”,冯平被迫率部转移。由于叛徒出卖,5月9日,冯平在琼山县西昌地区仁教岭被国民党军包围,弹尽负伤被捕。敌人把冯平绑在竹椅上抬着“示众”。冯平毫无惧色,对前来围观的数千名群众进行革命宣传:“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杀了一个冯平,还有千万个冯平!革命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1928年7月4日,冯平在澄迈县金江镇英勇就义。

    022.冯玉祥(1882-1948) 男,汉族,安徽省巢县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

    冯玉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滦州起义。1917年张勋复辟时率部入京击溃张部。1921年7月后任第11师师长、陕西督军。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随后发表反对军阀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等倾向革命的政治主张,并将所部改称为中华民国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1军军长,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926年在直奉联军进攻下通电辞职。同年5月加入国民党。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回国,9月在五原誓师,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宣布参加国民革命。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总司令。“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5月,在察哈尔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率部北上抗击日本侵略军,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1937年5月发表实行中苏联盟、扩大爱国抗日运动、保障公民自由、组织并武装民众、立即停止“剿共”军事等五项抗日救国纲领。1947年底,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香港举行,被选为中央常委。1948年7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协会议筹备工作。8月因轮船失火遇难。

    023.包 森(1911-1942) 男,汉族,陕西省蒲城县人,中共党员。

    包森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3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战爆发后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一师工作,任33大队总支部书记。1938年6月率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1939年4月下旬,包森指挥部下巧妙生擒前来抓捕他的日本天皇表弟、宪兵大佐赤本,一时震动日本朝野。1939年秋包森被任命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2月,他率部到达盘山,全力开辟盘山抗日根据地。6月下旬设伏白草洼,与日军激战14个小时,全歼日军一个骑兵中队。秋季冀东军分区13团正式组建,包森任团长。经一年浴血奋战,盘山地区建立了七个联合县政府,境内人口200多万。1941年春他率部参加反“治安强化运动”。1941年秋,冀东军分区开展打击伪治安军的作战行动开始后,包森多谋善断、英勇果敢,在他的指挥下,部队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其中1942年1月燕山口内果河沿一役,他以7个连的兵力,毙俘敌伪中佐以下官兵近千人,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1942年2月17日,包森所部在遵化境内野虎山一带与日伪一部遭遇,他在指挥战斗中不幸胸部中弹牺牲。

    024.卢德铭(1905-1927) 男,汉族,四川省宜宾县人,中共党员。

    卢德铭1921年考入成都公学,期间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受马克思主义。1924年春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1月,任叶挺独立团第2营第4连连长。1926年5月,率部作为北伐先锋挺进湖南。在北伐战争中,由于作战勇敢,先后升任独立团第1营营长、第73团参谋长、第4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即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1927年8月2日,率警卫团前往南昌参加起义。因南昌起义部队已南下,他遂率警卫团进驻修水县城。9月9日,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起义部队总指挥。起义受挫后,在9月19日的文家市前委会议上,毛泽东主张放弃攻打长沙,把起义军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师长余洒渡(后脱党)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主张,认为再攻长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他对毛泽东意见的坚定支持,对于会议统一思想,起了重要作用。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27年9月25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萍乡芦溪遭到江西国民党军队的袭击。为了掩护部队撤退,卢德铭英勇牺牲,年仅22岁。

    025.古 柏(1906-1935) 男,汉族,江西省寻乌县人,中共党员。

    古柏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了寻邬第一个中共支部,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3月参加领导寻邬农民起义,建立游击队。1929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主力从井冈山向赣南进军到寻邬时,红4军一部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第21纵队,他任政治委员,率部开展游击战争。同年10月组建中共寻邬县委,任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任委员,领导创建寻邬根据地,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0年5月,协助毛泽东作寻邬调查。不久,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先后任红4军前委秘书长、第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1931年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裁判部长兼内务部长、中央劳动部秘书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和党团书记。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时期,他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因此与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一起受到错误批判。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任闽粤赣边游击纵队司令员。1935年2月,被派往赣粤边开展游击战争。3月6日在广东龙川上坪鸳鸯坑被国民党军包围,在掩护部队突围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29岁。

    026.史沫特莱(1892-1950) 女,美国密苏里州人,美国记者。

    全名艾格尼斯·史沫特莱。生于贫困之家。1929年以《法兰克福报》特派记者身份来到中国,在上海参加中国进步文化运动,协助宋庆龄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与宋庆龄、鲁迅等人建立了亲密友谊和合作关系,成为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她不顾国民党当局的新闻封锁,深入根据地报道人民革命斗争和抗日反蒋爱国运动。1934年起,创作了《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的战歌》等重要著作。1937年1月到延安。1938年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人员,到山西抗日前线做救护工作。后积极参与组织白求恩、柯棣华等组成的外国医疗队来华支援中国抗战。同年10月改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中国记者,随八路军、新四军转战华中、华东等抗日前线,写了大量采访八路军、新四军的报道。1941年因病返回美国后,继续为支援中国抗战而写作、演讲、募捐。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创作了《伟大的道路》一书。这是她为朱德写的传记,同时记录了中国革命走过的道路。1949年因受美国麦卡锡主义的政治迫害,被迫流亡英国。1950年,准备重返中国,不幸因病逝世。按照她生前遗愿,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027.叶 挺(1896-1946) 男,汉族,广东省惠阳县人,中共党员。

    叶挺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被派赴苏联学习。1925年8月回国,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4军独立团,任团长。独立团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他率部勇往直前,连战皆捷,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4军赢得“铁军”称号。南昌起义时,担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时,担任起义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昼夜。在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抗战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5日即致电中共中央,要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7日复电,称赞他忠诚地为中华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种种严重考验,决定接受他入党。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028.叶成焕(1914-1938) 男,汉族,河南省新县人,中共党员。

    叶成焕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屡建战功。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率部先后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著名战斗,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做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4月初,日军调集3万余人的兵力分9路向晋东南大举进犯。4月15日,侵占武乡县城的日军3000余人,沿浊漳河东撤。根据129师师长刘伯承的部署,叶成焕率第772团等部为左纵队沿浊漳河北岸山地实施追击。16日晨,与其他部队一起在武乡以东的长乐村将东撤的日军大部截住,迅即发起攻击,将日军截为数段,压缩到狭窄的河谷里。至17时,第129师部队已将被围困于河谷里的日军基本歼灭。这时,有千余敌人从辽县来援。鉴于全部歼灭该股敌人已无把握,刘伯承决定以一部分兵力迷惑牵制敌人,主力立即撤出战斗。叶成焕接到命令后,一面指挥部队打扫战场,迅速撤离;一面跑上一个高坡,观察敌人增援部队的情况,完全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了他的头部。当战士们抬着他后撤时,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队伍,队伍呢?”18日凌晨壮烈牺牲,年仅24岁。

    029.司徒美堂(1868-1955) 男,汉族,广东省开平县人。中国致公党党员

    司徒美堂,1880年到美国谋生,后加入当地华侨组织的洪门致公堂,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曾任洪门致公堂门总监督。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他发起组织“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为祖国抗战筹措经费约330万美元。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致电国民党政府,代表美洲华侨洪门致公堂,要求举国团结抗日,反对分裂。1941年冬,受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自美回国参加抗日活动,途经香港时,适逢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欲拉其出面组织香港帮会,他坚决不就,并成功设法离港,辗转到达重庆。1942年,他又专程前往南美洲各国,向华侨宣传祖国抗战。抗战后期,他还鼎力支持国内经济建设事业,在重庆等地设立华侨兴业银行。1945年春当选为中国洪门致公党全美总部主席后,被推举为联合国成立大会中国代表团的华侨顾问。抗战胜利后,反对蒋介石集团的内战政策。新中国成立前夕,司徒美堂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于会后居留北京。其间,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为新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030.左 权(1905-1942) 男,汉族,湖南省醴陵县人,中共党员。

    左权1924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1分校教育长、新12军军长、红5军团15军军长兼政委、中革军委一局局长、红1军团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并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以及直罗镇、东征等著名战役战斗。1936年5月,任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全国抗战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粉碎日军多次残酷“扫荡”,威震敌后。1940年秋,协助彭德怀指挥著名的百团大战。1941年11月指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进行黄崖洞保卫战,经8昼夜激战,以较小的代价歼敌千余人,被中央军委称为“‘反扫荡’的模范战斗”。从1939年至1941年,他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等文章,总结敌后抗战经验。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25日,他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突围转移时,在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031.白求恩(1890-1939) 男,加拿大安大略州人,加共党员。

    诺尔曼·白求恩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同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支援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为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中国军民服务,于1938年3月到达延安,随即转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他积极投入到组织战地流动医疗队、出入火线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疾,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他提议开办卫生材料厂,解决了药品不足的问题;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并亲自讲课。他的牺牲精神、工作热忱、高度责任心,堪称模范。他虽年近五旬,但多次为伤员输血,一次竟连续为115名伤员做手术,持续时间达69个小时。1939年10月下旬,在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终因伤势恶化,感染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逝世。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题了挽词,并写了《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

    032.节振国(1910-1940) 男,汉族,山东省武城县(今属河北省故城县)人,中共党员。

    节振国10岁随父兄逃荒到开滦赵各庄煤矿,14岁起进矿当工人。1938年3月,开滦煤矿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节振国被推举为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队长。5月6日,大批日伪宪兵搜捕节振国等工人领袖。搏斗中,他夺过日本宪兵队长的军刀,当场劈杀日本宪兵队长和数名日伪军,冲出敌人的包围和追捕,负伤脱险。不久,他率部加入冀东抗日联军李运昌部,被编为冀东抗联第二路司令部直属特务第一大队,即工人特务大队,任大队长。1938年7月起,节振国率领部队活跃在矿区和广大农村,发动矿工参加抗日武装,神出鬼没地打击日伪军,威震冀东。在工人特务大队的号召和鼓舞下,工人抗日声势日益浩大,由赵各庄矿扩展到开滦煤矿各矿区,3000多名工人先后参加了抗日队伍。节振国率领工人特务大队和日伪军数次激战,两度收复赵各庄、唐家庄矿区,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冀东地区的抗日斗争。在党的领导下,节振国率领的工人特务大队越战越强,后改编为八路军第12团1连,为开辟冀东抗日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秋,节振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1日,他率部与日伪军作战时,壮烈牺牲,时年30岁。

    033.龙华24烈士 1931年2月7日深夜,在上海市郊龙华,24位革命者被秘密集体枪杀于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院内的荒地上。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干部、工会活动家、著名作家、红军干部和革命青年。他们是:林育南、李求实、何孟雄、龙大道、欧阳立安、恽雨棠、李文、王青士、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罗石冰、阿刚、汤士伦、汤士佺、彭砚耕、费达夫、蔡博真、伍仲文、李云卿、贺志平、刘争、刘贞。他们是在1月17至21日的大搜捕中被捕的。先被关押在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后解往龙华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监狱。在狱中,他们意志坚定,团结斗争,挫败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种种诱降,保守了党的秘密,保卫了党的组织,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虽然狱外党组织多方营救,宋庆龄、何香凝、杨杏佛等领导的保障民权大同盟也向国民党当局抗议,要求释放。但国民党当局不顾社会舆论的谴责,在一无所获后仍将他们集体枪杀。烈士们牺牲后,鲁迅写下著名的七律《无题》,后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对国民党暴行的强烈抗议。1949年上海解放后,烈士牺牲地受到保护,党和政府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迁葬。1985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建成龙华烈士陵园。

    034.任常伦(1921-1944) 男,汉族,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人,中共党员。

    任常伦17岁加入本村抗日自卫团,19岁参加八路军,编入山东纵队。在战斗频繁、激烈的胶东抗日战场,他表现得十分突出,政治上积极进步,作战中勇猛顽强,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英勇善战,不怕牺牲。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6月任班长。他参加大小战斗120余次,曾9次负伤,每次都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一直坚持战斗到底。1944年8月,任副排长,出席山东军区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并获山东军区“一等战斗英雄”称号。代表大会刚刚结束,他得知敌情后,日夜兼程赶回部队。此时,他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肩膀里还嵌着敌人的弹片,但他坚决要求参战。战斗打响了,他和全排战士奉命抢占制高点。他带领战士发起冲锋,抢在日军前占领了制高点。接着,他又带领战士们夺取了被日军占领的小高地。在坚守小高地的战斗中,他带领战士们坚持在阵地前沿,子弹打光了,手榴弹用完了,增援部队还没有赶到,他坚定地对战士们说:“我们没有子弹有刺刀,人在阵地在!”他带头冲向日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白刃战,一人连续刺死5名日军,终于带领战友们守住了阵地。他却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

    035.关向应(1902-1946) 男,满族,辽宁省大连市人,中共党员。

    关向应1924年春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赴苏联学习。192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后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和共青团工作。在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任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书记。1929年1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央军事部副部长。1930年后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等。1930年冬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1932年后任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委员、湘鄂西军事委员会主席、红3军政委、红2军团副政委。1935年11月,同贺龙、任弼时等指挥红2、6军团开始长征。长征途中,同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行径作了坚决斗争。后任红二方面军政委、中革军委委员。全国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0师政委,参与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起任晋西北军区政委、晋绥军区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由于长期艰苦的战斗环境,积劳成疾,1941年秋到延安休养。1946年7月21日在延安病逝。中共第六、七届中央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常委、书记。

    036.刘 英(1905-1942) 男,汉族,江西省瑞金县人,中共党员。

    刘英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第三次反“围剿”后调任红5军团第15军44师政委、红9军团第3师政治部主任、红7军团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身经百战,屡建战功。1934年7月起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红10军团第19师政治委员、军团军政委员会委员、军团政治部主任,随部转战闽浙皖赣边。1935年1月红10军团在赣东北怀玉山区遭敌重兵包围,损失惨重。2月,奉中共中央指示与粟裕率余部组成挺进师,任师政治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书记,率部进入浙江南部,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先后领导开辟浙西南、浙南游击根据地。任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兼闽浙边省军区政治委员。在远离中央、孤悬敌后的险恶环境中,领导闽浙边军民挫败国民党军多次“清剿”,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全国抗战爆发后,历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华中局特派员,指导闽浙赣地区革命斗争,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卓有成效。1942年2月在温州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同年5月18日,在永康英勇就义。

    037.刘四虎(1926-1954) 男,汉族,绥远省丰镇县(今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人,中共党员。

    刘四虎1946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战英勇顽强,3次立功。曾被评为“学习模范”、“爱兵模范”。1947年,所在连队在甘肃西华池与国民党军作战中进攻失利,他自告奋勇参加掩护连队撤退,右腿连中两弹,仍坚持战斗,与战友一起完成阻击任务。1948年2月,在宜川战役攻占瓦子街东南高地战斗中,所在连担负主攻任务,他率全班奋勇突进,连续攻占两座山头,当接近国民党军军、师、旅部所在地时,遇敌强大火力阻击,战友相继伤亡。他奋不顾身,只身冲入敌阵,英勇格斗。后被10余名国民党军士兵包围,毫无惧色,奋力拼刺,杀出重围。战斗中,为救护战友,身体11处被敌刺伤,成为享誉全军的拼刺英雄。刘四虎是战斗、工作、学习、团结的全面模范,他的事迹曾被编为戏剧、连环画、歌曲在部队和群众中广为传颂。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部队开展向刘四虎学习的杀敌立功运动。1949年1月,他被部队树为“英雄旗帜”。1950年9月,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后任副连长、连长等职。1954年4月逝世。

    038.刘老庄连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3师7旅19团第4连82名官兵,在淮北刘老庄战斗中全部壮烈殉国。1943年春,侵华日军对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残酷“扫荡”。3月17日,日伪军1000余人,分兵合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该部奋勇阻击各路敌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安全转移。是日,日伪军进行第二次合围,该部与日伪军在淮阳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遭遇。激战半日,于黄昏后再次突围,转移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18日晨,日伪军进行第三次合围。4连奉命组织防御。全连82人凭借村前交通沟,英勇抗击日伪军攻击,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全连却陷入日伪军重围。虽经数次突围,均未成功,乃决心固守。连部通信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绝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日伪军集中炮火对4连阵地进行毁灭性炮击,并以大队骑兵实施冲击。4连官兵在强敌面前,坚定沉着,不惧牺牲,浴血奋战,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毙伤日伪军近百人,苦战至黄昏,终因寡不敌众,全连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称刘老庄连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039.刘伯坚(1895-1935) 男,汉族,四川省平昌县人,中共党员。

    刘伯坚早年曾就读于川东高等师范学校、成都高等师范学堂。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旅比(利时)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1923年底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为中共旅莫支部和旅莫共青团负责人。1926年8月回国,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应邀在冯玉祥部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原西北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后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28年,再次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并出席了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30年回国到中央苏区,曾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担任苏区工农红军学校政治部主任。1931年底,参与领导和指挥了国民党第26路军宁都起义,并担任由起义部队改编的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1932年5月至1934年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并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3月4日,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3月21日,壮烈牺牲,时年40岁。

    040.刘志丹(1903-1936) 男,汉族,陕西省保安县人,中共党员。

    刘志丹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受党指派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4月,参与领导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后在陕甘边开展兵运工作。1931年10月,和谢子长等组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游击队,任副总指挥、总指挥,开辟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此后,相继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参谋长、红26军42师师长、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把陕北、陕甘边两块苏区连成一片,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长征之后的落脚点。1935年9月,刘志丹任合编后的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参与指挥劳山战役。后任北路军总指挥兼第28军军长、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刘志丹经常教育部队顾全大局,绝对服从中共中央的领导和调遣。在他的影响下,陕北红军与中央红军团结一致,共同对敌。1936年,刘志丹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挺进晋西北,屡克敌军。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为纪念他,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相关链接
· "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评选启动
· 人民日报评论员: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 "双百"候选人已产生 群众投票从20日起全面展开
· 全国"双百"评选提名:群众参与广泛社会反响热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