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友情地久天长——四川震区学生难忘蒙古国之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乌兰巴托8月6日电(记者 石永春)6日上午,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国际机场蓝天白云,清风送爽。来自中国四川地震灾区的60名学生即将结束短短一周的休养回国,他们与蒙古国“友谊”国际儿童中心的师生们依依惜别,难分难舍。两国少年相互拥抱,彼此叮嘱要不断写信发邮件,言语间泪流两颊,真情感人。

    应蒙古国政府邀请,四川地震灾区的学生代表怀着兴奋与好奇的心情,于7月30日上午飞抵乌兰巴托,在这个“草原之国”进行为期一周的休养访问。

    当中国学生走进乌兰巴托市北部郊区的“友谊”国际儿童中心,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蒙古国少年朋友齐声用汉语问候道:“你们好!”接着,他们迎上前去,握手问候,争拿行李,簇拥着中国学生走向宿舍。

    “友谊”国际儿童中心的友谊之花遍地开放。虽然语言习俗不尽相同,但中蒙两国少年朋友同吃同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来自安县中学的田橙同学说,与当地朋友的沟通充满了新鲜感,由于语言不通,他们就用英语或肢体语言与蒙古国朋友交流,介绍各自的国家、学校和家庭。她说,他们还互相学习汉语和蒙语,互教本国歌曲和舞蹈。很快,大家就从相识到相知,成了好朋友。

    为让两国少年增进友谊、增长知识,“友谊”国际儿童中心还组织他们参观蒙古国名胜古迹,共同演出文艺节目,举办运动会。

    谈起对蒙古国朋友的印象,来自北川中学的王一岚同学说,蒙古国少年活跃奔放,能歌善舞。蒙古国同学则认为中国学生聪明好学,乐于助人,热情友好。

    这些四川地震灾区学生满载与蒙古国少年结下的深情厚谊启程回国。他们纷纷表示,一定把蒙古国人民的热情带回祖国,带回四川家乡。

    “友谊”国际儿童中心负责外事的副主任宾巴女士为两国少年的友谊所感染,她诚挚地对新华社记者说,蒙中友谊要从少年儿童培养起。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余洪耀说,中蒙两国山水相连,两国少年朋友结下的友情地久天长。

    中国学生已登上回国的客机,但送行的蒙古国少年朋友仍在机场远望客机,久久不肯离去。

 
 
 相关链接
· 蒙古国总理会见中国四川地震灾区赴蒙疗养学生
· 蒙古国欢迎60名中国四川地震灾区学生赴蒙休养
· 四川地震灾区少年将赴蒙古国开始为期8天的休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