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河北省通过帮扶系列活动推进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情暖故土 书香农家
——河北省通过帮扶机制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新华社石家庄8月19日电(记者 璩静 朱峰)已建农家书屋近万家,建成规范农家书屋近3000家,近1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帮扶活动,与5020个农家书屋建立了帮扶关系,受益农民近300万……目前,河北开展了“情暖故土 书香农家”帮扶联系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引导农民爱书读书用书,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河北省情的农家书屋持续发展、规范管理、有效使用的长效机制,把河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书香飘农家 帮扶联系机制创新农家书屋建设

    农家书屋,要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开启智慧。

    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河北省共有行政村近5万个,按照国家规定的每个书屋投入2万元,配备图书不少于1500册等要求,任务十分艰巨。2009年,为建立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一场动员全省上下的帮扶联系活动迅速展开——

    4月23日,“情暖故土、书香农家”帮扶联系活动在河北正式启动,并向全社会发出了《“情暖故土、书香农家”帮扶联系活动倡议书》,面向全国征集帮扶联系活动公益广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5月4日,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孙喜梅成为河北省农家书屋工程的形象大使。这位从农村低保家庭走出、从高中时就靠着捡废品所得购买书籍的女大学生,为家乡捐建了一个藏书5000册的农家书屋。不仅如此,孙喜梅还发动武汉高校100多名河北籍同学,参与到家乡的农家书屋建设中来……

    河北省将已建农家书屋名录、帮扶联系活动热线电话向社会公布。社会各界通过按照《河北省农家书屋出版物推荐目录》有计划采购出版物、发挥单位或个人特长到农家书屋举办科技知识讲座、捐建书屋等方式参与到农家书屋建设中来。活动得到了河北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书记、省长率先建立了帮扶联系点,截至8月,共有2000多个单位或个人参与了帮扶联系活动。其中,仅河北省300余家报刊出版单位就与500多个书屋建立了帮扶联系。

    农家书屋,其关键不是“屋”而是“书”。读物要符合农民实际需求,让他们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河北省“农家书屋”办公室主任席敬从表示,为了配合农家书屋工程,河北省还组织实施了“金土地”出版工程,出版了惠农政策、种养技术、经营理财、法律法规、卫生保健、文化教育等11大类近200种浅显易懂、农民群众可学可用的优秀图书。

    农家书屋构建“技术粮仓” 农民走上富裕路

    2007年初,我国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工程。截至2008年,“农家书屋”数量累计达到6万个。预计到2012年,全国64万个行政村将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

    一个个内容丰富的“农家书屋”正悄然改变以往农村单调的生活,逐步解决着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为农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河北栾城县窦妪镇汪家庄村,记者见到村民贾艳芳。刚过而立之年的她创建了一家有3000多只的蓝狐规模养殖场。创业历程充满了艰辛,接触特种养殖不久的贾艳芳遇到了技术难题:狐狸产崽个数、成活率远远低于平均数。这让她心急如焚。

    “养狐狸的失败应该是缺少科学知识的指引,我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技术。”贾艳芳找到了邻村的农家书屋,一本薄薄的《科技致富步步赢》让她豁然开朗,原来是没有掌握好狐狸的最佳交配时间,导致母狐狸受孕率和低幼崽成活率低。

    以后,贾艳芳严格按照科学方法来管理。随着喂养技术的不断提高,狐狸不但成活率高了,毛色也好,收购价格也高了。如今,养殖场已发展成为年创利达20万元的规模化养殖场。贾艳芳不仅自己致富,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养殖热潮,使很多农户走上了致富路。

    像贾艳芳一样,“农家书屋”成了农民的良师益友,走进“农家书屋”的人越来越多了。

    “富了不读书是暂时富,穷时不读书是永远穷”

    这是一句经常被东佐村村民挂在嘴边的话。

    夏日炎炎,书香淡淡。在这个有近800户居民的村庄里,设在村委会隔壁的农家书屋成了让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和交流种植经验的主要场所。一排排帮扶联系单位送来崭新的《我的大棚蔬菜种植致富经》《怎样养波尔多羊赚钱》《资源昆虫养殖致富路》等“口袋书”系列,在农家书屋的书架上随处可见。

    河北省栾城县东佐村是远近闻名的“大棚村”,为了防止农家书屋重建轻管、流于形式,东佐村经村民代表会议推选出了农家书屋管理员,并根据农村劳作习惯制定了借阅时间。为了调动农民学习大棚种植的积极性,在帮扶联系单位的帮助下,东佐村组织开展如“评选咱村的好榜样”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演讲活动,宣传通过学科技发家致富的典型事迹,在全村形成了“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命运,一项技术能造福众多百姓。”石家庄市第三幼儿园退休教师乔淑欣说。看到帮扶联系活动的新闻后,她不顾年迈体弱主动找到省农家书屋建设办公室要求参与。老人一生简朴、节衣缩食,而为了建设农家书屋却不吝惜,从买书、买书架、置桌椅,事无巨细而亲力亲为,终于完成了在正定县新城铺乡小邯村建书屋的心愿。

    东佐村村民张敏杰说,有了农家书屋以后,村民自觉学习法律知识的多了,群众法律观念明显增强,通过法律程序依法解决矛盾纠纷已成习惯,村里再没有发生过治安案件。

    “农家书屋工程基础在建、重点在管、关键在用。”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晓明表示,要让大多数农民坐下来读书,转变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适应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帮扶联系活动开展以来,河北省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在省内高校开展了组建大学生暑期实践小分队深入农家书屋帮扶活动,发动省直机关开展“同沐书香 共享文明——我为农家书屋送本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共举办科技讲座267场,参加培训农民约3万人。

 
 
 相关链接
· 新闻出版总署召开2009年农家书屋督察验收培训会
· 柳斌杰表示:建设农家书屋 农民用知识改变命运
· 河北省通过各种渠道三个月来建设农家书屋近万家
· 山东至2008年底已投入资金2亿元建万余农家书屋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