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三北”防护林工程谋划未来10年发展“路线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0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沈阳9月6日电(记者 杨成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虽已持续30多年,但中国政府仍对其寄予厚望。国家林业局在此间召集13个省(区、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商“三北”防护林工程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继续发挥其巨大的生态效益。

    中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活动区。与此同时,这些区域也是中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中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部分布在这里,区域内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85%,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7%。

    为解决“三北”地区生态恶化问题,中国政府从1978年开始实施“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谋求在中国北方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如今,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2.4%。经过30多年的建设,工程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0.51%,治理沙化土地27.8万平方公里,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8.6万平方公里,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国家林业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潘迎珍表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伟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

    截至目前,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已进行了四期,第四期工程将于明年结束。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表示,三北地区森林资源增长潜力巨大,目前有宜林地5.9亿亩,占全国的68.6%。因此,三北防护林工程在未来10年间仍要继续开展第五期工程建设,当前抓紧编制工程规划,势在必行。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为期30多年的4期工程建设,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第五期建设工程规划10年间造育林1000万公顷,力争到2020年使“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0.51%提高到12%以上;工程区内3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5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80%的农田实现林网化。

    在未来10年时间里,中国东北三省、京津冀等自然条件较好、工程建设进展较快的省区,基本实现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建设目标,建成省级防护林体系;在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燕山山地、晋陕峡谷和甘肃陇东等重点区域,建成跨区域、跨流域的防护林体系;在其他省区,选择一批工程建设重点县区,建设一批县级防护林体系。

我国将樟子松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树种

    新华社沈阳9月6日电(记者 杨成军)记者从国家林业局在沈阳召开的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樟子松成为三北防护林工程今后发展的重点树种,工程涉及的13个省(区、市)应大力发展樟子松防风固沙林、农防林和牧防林,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樟子松用材林。

    据介绍,樟子松是欧洲赤松分布至远东地区的一个地理变种。实践证明,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防沙治沙的先锋乔木品种,具有生态幅度宽、适生地域广和生长寿命长等优良特性。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表示,三北防护林工程即将开始谋划未来10年的“第五期工程”,要把樟子松作为重点树种纳入发展规划,按照不同地域类型区的功能定位,统筹考虑,科学安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樟子松防风固沙林基地。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获悉,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为期30多年的4期工程建设,目前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第五期建设工程规划未来10年间将造育林1000万公顷。各地要认真总结我国三北地区过去樟子松造林发展的经验教训,把优质高效作为衡量樟子松造林质量的重要标准,根据樟子松生长特性,科学合理配置营造林模式,充分发挥其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关链接
· 我国全面规划“三北”防护林体系五期建设工程
· 国办发布三北防护林建设意见|印发职业病防治规划
· 国办发布进一步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见
· 三北防护林工程新增投资15亿拉动百万农民工就业
· 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