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经典中国·辉煌60年:中国"蓝盔"维和不辱使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维护和平 不辱使命——中国“蓝盔”在行动

    这是9月20日,在刚果(金)东部城市布卡武,中国第十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官兵在纪念“国际和平日” 活动上进行演讲比赛。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黎巴嫩与以色列交界地区扫雷、排爆,每天与死神擦肩而过;

    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苏丹南部抢运物资、救治伤员,构筑起一条可靠的生命保障线;

    还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刚果(金)、在利比里亚修复道路、架设桥梁,为当地民众带来幸福和希望。

    这群人,他们头戴蓝盔,佩戴五星红旗臂章;他们出现在战火纷飞的地区,出现在百废待兴的地方;他们是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中国军警,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示了中国军人和警察的风采,践行着自己的誓言:维护和平,不辱使命。

    中国“蓝盔”,誓让国旗更加鲜艳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中国工兵营推土机手常有富对黎巴嫩的酷暑最有体会。当地白天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驾驶室内温度更高,“把水泼在机器上,几乎是一眨眼的工夫,便蒸发干净了”。

    与常有富一样,每一名在战乱冲突地区履行维和职责的人员,都要面临高温、疾病等极端恶劣的环境。但相对于高温和疾病,更为严峻的,是生死考验。

    联合国2000年划定的黎以边界被称为“蓝线”。“蓝线”南北,是被形象地称作“中东雷场”的地方。

    联黎部队中国营扫雷连一直坚守在这片素有“死亡地带”之称的雷患区域,进行通道清排作业。在危险、高温的作业环境中,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惊人的零伤亡记录,这在整个联黎部队中都是史无前例的。

    提起中国工兵营扫雷兵,联合国地雷行动协调中心官员谢尔盖总是赞叹不已。他说:“严格的SOP(标准作业程序)扫雷、精湛的扫雷技术和过硬的战斗作风,这就是屡创奇迹的原因所在。”

    “中国营扫雷连是目前联黎部队中唯一能够负担‘蓝线’扫雷任务的分队。整个联黎部队都需要你们、指望你们。要是没有你们,‘蓝线’就完了,联黎部队的其他工作就没意义了,我们所有人都可以收拾行李回家了。”

    联黎部队副司令巴达莱准将半开玩笑的话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维和部队在联黎部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不可或缺的!

    2009年2月,中国第九批维和工兵分队到达刚果(金)不久,就接到一项紧急任务:3天之内完成2000米道路修复任务。

    这段道路损毁严重,修复难度大。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官兵们早出晚归,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刮风下雨,始终坚持人员、车辆不休息,渴了喝一口自带的白开水,饿了啃一口自带的干粮……

    最终,维和工兵分队提前半天,高标准完成了这项被认为“不可能按时完成”的任务,创造了被友军和联合国官员称赞的“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

    “中国速度”、“光辉典范”、“屡创奇迹”……联合国官员、友军、当地民众高度评价中国维和官兵的工作。

    联合国秘书长驻海地稳定特派团特别代表安纳比在视察中国警察防暴队营地时这样说:“中国维和警察是具有奉献精神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队伍,他们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已经将我们的维和使命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迎着战火的硝烟飞越万水千山,中国蓝盔誓让国旗更加鲜艳……”

    中国赴海地第七支维和防暴队的队歌《硝烟中的橄榄 和平的剑》,反映了中国维和人员维护世界和平、誓为祖国争光的决心。中国维和人员的形象和责任就是中国军警的一张名片!

    中国“蓝盔”,传递和平友谊的使者

    远离家乡,身负祖国的重托,中国维和官兵们将思乡之情转化为动力,将热爱和平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在黎巴嫩,中国工兵营成立地雷知识讲授小组,深入到当地学校、村庄,为当地群众讲授地雷知识,教会他们如何避免未爆物的威胁;

    在刚果(金),中国维和医疗分队走山路、下乡村,为无数身患重病的当地群众带去生和健康的福音;

    在苏丹,中国医疗分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友军开展广泛的技术指导和交流合作,及时向友军赠送其所需的医疗用品,被联合国苏丹特派团第二战区司令格利形象地称为“维和人员健康的保护神”。

    2009年7月2日,中国第九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首批队员启程回国。当地百姓艾力达带着妻子和3个孩子走了2个多小时山路,专程赶来为救命恩人送行。

    艾力达因遭遇严重车祸被送到医疗分队。中国军医免费为他实施抢救手术,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如今,艾力达已恢复健康,他流着泪对救治过自己的中国医护人员说:“你们救了我的命,就是救了我全家,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

    无论走到哪里,中国维和人员都播撒着爱与友谊,把驻地当故乡、视百姓为亲人,奉献着自己的一腔热血。

    辛尼亚村位于黎巴嫩南部。2006年黎以冲突结束后,这片土地上遗留了大量子母弹,大片农田因无法耕种而荒废,几十名村民被炸伤。

    在历时224个艰辛的工作日之后,联黎部队中国维和工兵营完成了辛尼亚村所有子母弹的清排作业,清排面积达4.82万平方米,排除M77和M42型子母弹50枚,其他金属物400多颗(枚)。

    土地交接仪式上,辛尼亚村村长哈吉姆向在场的中国官兵深深地鞠躬致敬,感谢中国官兵使得这片土地重归安全,使得当地村民重新拥有可耕地。

    穆罕默德是中国营的翻译。在见证了那么多中国军人为当地百姓所做的事情后,他感慨地说:“接触维和军人这么多年,中国军人是最可亲可敬的!”

    与中国官兵相处日久的联合国黎巴嫩籍女雇员夏冰和莱雅发自内心慨叹:中国军人是真正为和平而来的使者。

    中国“蓝盔”,彰显负责任大国风范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联大通过的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护和平的一种行动,其目的是防止局部地区冲突扩大或再起,为实现政治解决创造条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就积极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

    1988年,中国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这是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开端。

    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

    1990年,中国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军事观察员。

    1992年,中国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工兵大队,这是中国首次派遣成建制部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据统计,迄今中国已先后参加了18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12753人次。目前,中国有1949名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

    这一切充分表明了中国始终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国家的形象。

    国际社会也充分肯定中国长期以来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作出的种种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中国在维和方面“表现卓著”。“中国是联合国最重要的会员国之一,无论是资金还是维和人员,中国都是贡献排名居前10位的国家之一。”

    联合国先后两任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深有感触。现任副秘书长阿兰·罗伊这样说:“中国政府这些年来向苏丹、东帝汶和利比里亚等地派出了越来越多的维和人员,表明了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事务的态度,在国际维和这一平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在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留言簿上写道:“谨在此对中国第七支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表示诚挚的祝福和衷心的感谢,你们充分展示了最严明的纪律和最专业的职守,你们所代表的是联合国价值的最高体现。”

    中国驻刚果(金)维和分队的留言簿上留下了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盖埃诺的赞誉:“非常感谢在刚果(金)维和行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工兵,中国为维护联合国宪章树立了光辉典范。”

    巴基斯坦驻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在给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呈递的感谢信中由衷地感叹:“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运输部队是一支负责任的部队!”

    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中国“蓝盔”以实际行动,维护着这一称谓;中国“蓝盔”所做的点点滴滴也证明着,他们无愧于这一称谓!(综合新华社驻贝鲁特、喀土穆、金沙萨、墨西哥记者报道) 

 
 
 相关链接
· 我国向海地派出第七支维和警队执行轮换任务
· 我国第八支维和警队启程赴苏丹执行轮换任务
· 中国第十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纪念“国际和平日”
· 公安部:我国第八支赴苏丹维和警队启程执行任务
· 中国第二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程兵大队全部凯旋
· 记中国第四批赴黎巴嫩维和医疗队官兵的业余生活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