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成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天河一号”将“落户”天津滨海新区提供超算服务

    新华社天津10月29日电(记者张泽伟)记者29日从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获悉,我国刚刚研制成功的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将于2009年底至2010年在天津滨海新区安装部署,成为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业务主机。

    由此,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将成为我国首个具有千万亿次计算能力的超算中心,跻身世界少数几个具有千万亿次计算能力的超算中心行列。

    据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局局长朱希进介绍,“天河一号”将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超级计算服务。目前,滨海新区与国防科技大学深入开展合作,“天河一号”首批重大应用正在积极开拓和研发,包括石油勘探数据处理、生物医药研究、航空航天装备研制、资源勘测和卫星遥感数据处理、金融工程数据分析、气象预报、新材料开发和设计、基础科学理论计算等方面。

    朱希进说,“天河一号”适用于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其广泛应用将大大提升滨海新区高科技服务业水平。他说,天津的很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得知“天河一号”将“落户”天津,都非常振奋、高兴,一些企业已经提前预订了“天河一号”的超算服务。

    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选址于天津滨海新区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由国家科技部、滨海新区、国防科技大学共同投资6亿元建设,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目前,中心正在紧张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预计今年底开始投入运营,明年5月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天河一号”:自主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
——新华社记者对话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育林

    新华社长沙10月29日电(记者白瑞雪、喻菲、王玉山)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之际,校长张育林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独家采访,对“天河一号”及相关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

    今年51岁的博士生导师张育林,是“天河一号”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曾任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长。

    “我们走了一条世界上全新的路子”

    记者:“天河一号”的研制成功,意味着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机从百万亿次迈入了千万亿次。这个性能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张育林:参照2009年6月国际高性能计算机Top500组织公布的结果,“天河一号”可以排在世界第4位。当然,到11月再次排名的话,肯定还会出现别的千万亿次计算机,但“天河一号”应该还是位于世界前列的。

    记者:从6月到11月只有短短5个月,又可能出现新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张育林: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衡量计算机是否先进的指标不光是速度,还包含能耗、互联通信、稳定性、可靠性等。

    记者:与国际上其它千万亿次计算机相比,“天河一号”采用了什么新技术?

    张育林:最突出的例子是把Cpu和Gpu结合的技术。Gpu是用来读取图形和视频的,能不能用来计算?有人认为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做出来的东西不行,通常只能发挥出Gpu20%的计算水平。但我们这次把Gpu的效率提高到了70%,连生产Gpu的国外厂家都很受鼓舞,要求与我们联合开展研究。我们走了一条世界上全新的技术路子,把理论上成立但实际上走不通的路子走通了。

    记者:从“银河一号”到“天河一号”,创新一直是我们技术进步的动力。

    张育林: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掌握一批核心技术,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自主创新要求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银河一号”起步时,我们的自主创新探索是国外封锁的环境下开始的。但,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科技发展。自主创新与国家产业升级一样,离不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记者:将来投入使用的“天河一号”,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吗?

    张育林:现在你看到的是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基本型。将来,机器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增减,相当于你买汽车,可以选择豪华配置或基本配置。

    “超级计算机服务于大系统、大工程、大科学”

    记者:超级计算机为什么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

    张育林:超级计算机代表了当代信息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服务于大系统、大工程、大科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比如我们的“银河一号”,就在石油勘探、气象预报、航天器设计上起到了支撑作用。你想想,设计火箭总不能在笔记本电脑上进行吧?中国动漫水平差,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与超级计算机结合。

    记者:所以,发展超级计算机是基于国家的整体需求。

    张育林:国防科技大学能够一直站在科技前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立足国家需求、瞄准国家目标。在当时那个时期,银河系列计算机代表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这一次,天河计算机同样是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开发的,投入使用后要支撑国家信息网格。

    记者:就单个产业而言,像您提到的中国动漫产业,有需求,也有平台,为什么没有利用超级计算机呢?

    张育林:这和产业发展阶段有关。我国的很多产业还没到达到与最新技术结合的水平。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地政府推动产业升级,我想,各行业对高性能计算机的需求会迎来一个高峰。

    记者:技术创新的最大驱动力是来自应用吗?

    张育林:应用提供需求,但基础学科的发展才是最根本的驱动力。核心关键技术往往属于基础学科,需要长期的技术和人才积累,难以在一朝一夕完成跨越。目前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基础学科的投入仍然不够,同时社会上存在浮躁情绪,愿意卖高尔夫球杆但不愿意做球杆上的碳纤维,愿意卖电脑但不愿意做cpu。所以,我们在做大系统的同时,要站在科技最前沿加强基础科学。

    今年,国防科技大学成立了化学与生物系,要求本科生全部要学生物,同时把生命科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等进一步交叉。只有在基础学科上突破,才能掌握关键技术,也才能自主创新。目前的基础研究可能看不到具体用处,但未来必有巨大价值。

    “技术本身没有军用和民用之分”

    记者:我们注意到,“天河一号”的技术攻关仅用了两年,全面工程研制也只有几个月。您认为工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张育林: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走了一条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个项目是我们与天津滨海新区合作完成的。国家的需求和经济发展支撑,给我们的关键技术提供了转化为现实成果的机遇。可以说,我们的科技创新在民用中找到了更广阔的空间。

    实际上不光是计算机领域。国防科大拥有完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技术,也许中国人很快就会用这项技术到全世界建磁悬浮列车。我们还跟一汽合作开发了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实验中,改装的一辆红旗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完全融入交通,可以超车可以变道,最高时速达到170公里。德国奔驰公司非常关注我们的这项技术。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满足民用需求,更重要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催生一大批关键技术。

    记者:军用技术的民用化是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张育林:技术本身没有军用和民用之分,我们的科技创新都是以强军兴国为目标的。只有自觉融入国家的创新体系,才能既促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又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记者:大学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张育林:产业化是需要培育市场的,涉及到的不仅是技术,还有经济、文化上的特性。我不主张学校搞产业化,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突破关键技术,主要角色是提供技术支撑。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昆明市将对公务员进行普通话、计算机和外语培训
· 我国将在2012年完成"千万亿次"计算机实验室布点
· 我国推出自主产权的政务计算机终端安全护理系统
· 刘家义:要加强研究 使计算机审计模式为我所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