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科院60年发展道路:科技领域崛起“中国力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题(记者李斌、吴晶晶、胡浩)最近一段时间,年逾九旬的冰川学家施雅风每天都要打开电脑,撰写《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

    “这几年国际上冰川研究有很多新进展、新提法,我想把这些集中起来。”从事冰川研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施老吴音不改,思维十分清晰,“我一直在做冰川研究工作,心里放不下,想尽力再做些工作。”

    “心里放不下,想尽力再做些工作”——从中科院诞生的那一刻起,60年来,像施老一样,中科院一代代科学家始终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始终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谱写了一个科技落后国度自主创新的壮丽诗篇,奏响了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恢弘乐章。

    60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中科院锐意创新,奋发进取,成为世界科技领域令人瞩目的“中国力量”

    衣着朴素,盘发成髻——

    50多年前专为当时著名科学家和归国学者而建的中关村“特楼”里,今天依然居住着一位不愿搬走的老人——95岁的核物理学家、中国“居里夫人”何泽慧。

    60年前,回国不久的何泽慧和丈夫钱三强在喜迎共和国诞生后,立即全身心投入了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创,在“特楼”里一住就是50多年。这里的青砖灰瓦留下了她一生最美好的记忆,也镌刻着中科院半个多世纪发展历程的点点滴滴。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共和国创立者们将目光投向了科学技术:1949年9月,全国政协会议决定组建中国科学院。当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宣告成立。此时,距新中国成立恰好一个月。

    以史为镜,自诞生之日起,党和国家就对中国科学院寄予厚望,科学家也充满紧迫感和使命感。

    人们无法忘记,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对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倾注了无数心血。

    在党和国家的呼唤下,一批批人才从海外归来:

    钱学森、贝时璋、赵忠尧、童第周……新中国成立之初,大批人才从海外归来;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百人计划”等的实施,又一大批海外人才纷纷回国效力。

    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一个个研究机构应运而生——

    近代物理所、计算所……中科院成立之初,一个个研究机构在北京、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而自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于上世纪末实施以来,适应新形势新需要,中国科学院撤并了一些研究机构,成立了青藏高原研究所、基因组研究所等一批新的研究机构,使科技布局更加合理、力量更加凝聚。

    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一个个重大科研装置次第而起——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25米射电望远镜……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大科学工程已经从蓝图变成现实,为在多个科技领域与世界同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学科,积聚力量——从上世纪50年代参与制定“十二年远景规划”到三分之二科研人员参与“两弹一星”研制,从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绘制人类基因组“中国卷”,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征程中,中科院广大科技人员不忘使命,锐意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不断“摘金夺银”,成为世界科技领域令人瞩目的一支“中国力量”。

    ——自1956年国家设立科技奖励以来,截至2009年,中国科学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国家科技奖1080项,其中自然科学奖390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42%。

    ——1997年前,在《科学》《自然》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国大陆每年不到10篇。而现在,中科院每年发表的达到30至40篇,达到了国际著名国家科研机构的可比水平。

    ……

    中科院的发展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中国科学院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如今在许多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都在杰出研究人员和优秀思想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显著地位。”德国马普学会副主席Harnack教授说。

    作为当年归国潮中的一员,59年前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回国时,助手马奇阿诺对叶笃正的决定十分惊讶:“什么,你要回中国?!在这里,你如果想要什么,过到街对面就可以得到了。中国有什么等着你呢?”

    59年后,这位93岁的中科院院士、气象学家语气充满自豪:“我现在可以回答马奇阿诺,在中国等待我的是繁荣、富强。”

    60年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坚持自主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用智慧和血汗挺起中国科技的坚实脊梁

    2009年6月15日,国内首台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A在上海正式启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够研发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曙光’系列计算机的诞生,不断打破西方国家在高性能计算机上的封锁线和限制标准,证明了中国人的胆识和能力。”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说。

    在世界高科技领域能否占有一席之地,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中科院几代科学家的梦想。

    “曙光”计算机只是中国科学家勇攀科技高峰的一个范例。作为我国科技研究的“国家队”,中科院从诞生那天起,就承担着支撑共和国发展的重大使命。成立之初,中科院按照国家发展的需要,平地起楼台,在航空航天、能源、材料、化工、冶金、医药、生物、电子、信息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并明确了各个历史阶段的任务。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捷报频传。“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增强了国防实力,促进了国家科技发展。而当时聚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中科院,承担了原子弹和导弹研制中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任务。至于人造卫星,则从构思到建议都是由中科院提出,并负责整个系统的技术抓总、负责研制卫星本体。

    曾亲身参与我国第一颗氢弹原理突破和研制过程的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锁春老人,今天仍然满是自豪:“当时我和同事一起承担的是数值计算任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首颗氢弹是我们亲手把它计算出来的。”

    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60年来,几乎国家每一项重大工程实施的背后,都能看到中科院人紧张忙碌的身影。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中科院的科学家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挺起了中国科技的坚实脊梁:

    ——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开创有限元方法、开辟数学机械化证明新领域、高温超导取得突破、研制成功量子中继器……在基础研究领域,60年来,中科院科技人员勇往直前,创造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甚至世界第一的成果。

    ——人工合成锗酸铋大单晶、研制6000米无缆自治水下机器人、研制国内第一个通用芯片龙芯系列处理器……在关键技术方面,科学家也勇敢挑战自我,迎难而上。

    ——研制航空遥感系统、研发新一代洁净煤技术研发与系统示范、攻关人机交互与识别技术、研制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在系统集成上,科学家们敢于创新,勇于开拓。

    ……

    一项项成就令中科院人自豪,一个个成果让国际同行刮目相看。60年来,在追赶世界科技前沿的赛跑中,在包括科学院专家在内的全体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正逐渐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重量级选手”。

    从“科学的春天”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科学院都始终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成为中坚力量。

    “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已经完成研制,计划下半年升空!”今年5月,一则重大新闻再次引发世界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广泛关注。

    “我们的空间科学才刚刚起步,必须把发展目标定得更高,使中国的空间科学研究和探测成为人类探索空间的里程碑。”作为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提出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胸有成竹。

    “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自信心、竞争合作发展意识明显增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科学真理、尊重学术自由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建院60年之际,对于悄然发生的这些变化,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60年来,中科院积极构建国家科学思想库,为政府部门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特大地震发生。

    灾后第四天,在对灾区进行详细探查后,由中科院遥感所制作的《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遥感影像图集》送到国务院负责人的办公桌前。

    “我们当天下午五六点就启动救灾预案,小分队第二天开赴灾区。那时候,路断、通信中断,只有‘千里眼’才能了解情况,才能有效快速决策。”时隔一年多,回想起大地震后的特殊时刻,中科院遥感所所长顾行发仍然有些激动。

    60年的磨砺和发展,使人们更加明白:为国家、地方、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科学家的崇高使命,更应成为中科院人的自觉追求——

    从治理沙坡头流沙到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从非典到禽流感,从抗击冰雪灾害到抗震救灾,再到构筑北京奥运会安保防线,近年来,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刻,一件件科学建议纷纷从中科院向有关部门乃至最高决策层提交,一项项技术储备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发挥了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经济社会越是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加紧迫——

    近年来,中科院自觉加快和地方合作的步伐。截至去年底,中科院已与全国29个省区市和11个计划单列市签署了全面合作科技协议。

    中科院还采取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形式,在东南沿海高起点新建了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宁波材料与工程研究所等7个研究机构,共建共赢,共同发展。

    从一家村级企业,成长为占领维生素D3百分之七十全球市场的大企业,浙江花园集团的成长之路和中科院紧密相关——1996年,在路甬祥的直接推动下,花园集团与中科院感光化学所签订了共同投资开发维生素D3的协议。

    科技,不仅彻底改写了花园集团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使原来完全依靠进口的中国,成为维生素D3的最大生产国。

    这只是中科院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案例——

    从推进产学研合作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从孕育以“联想”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高技术企业到面向市场、社会、企业增强辐射力,60年来,中科院以自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不断增强。仅2008年,中科院就向社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共3867项次,直接使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2700亿元、利税185亿元。

    提供技术支撑之外,60年来,中科院还着眼全局,从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建议:

    ——在中科院专家的倡议下,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纷纷问世,成为影响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机构和力量。

    ——1997年底,中科院向中共中央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研究报告。次年,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获得国务院批准。一石激起千层浪,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不仅使中科院自身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更是促进了整个科教领域的发展。

    今天,站在共和国60年的门槛上回望,1998年启动、计划历时12年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给中科院和中国科技事业带来的变化看得更加清晰。

    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科院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有可为

    “上海硅酸盐所研制出大容量钠硫储能电池”“营养所在结直肠癌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翻开近日的中国科学院院网,一系列科研成果铺面而来。

    院网,犹如一扇窗口,既折射出一个集体的深厚科学底蕴,更折射出中科院今天的生机和活力。

    60年来,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始终不变、始终贯穿中科院上上下下的,是那股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对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的不懈探索。

    ——在这条道路上,中科院人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建立我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探索国家科学基金和重点实验室管理机制……60年来,中科院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引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树立新理念,完善新机制,开创新局面。

    ——在这条道路上,中科院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创新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以国家需求、科学前沿为导向,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思想蔚然成风;“科学、民主、爱国、风险”的传统和“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院风不断发扬光大;开放协作、交叉融合的科研局面愈发喜人。

    ——在这条道路上,中科院人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始终勇立时代潮头。

    改革传统的拨款制度,创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推行三元结构分配制度……中科院在不同发展阶段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焕发了活力,释放了蕴藏在数万科技人员身上的活力。

    ——在这条道路上,中科院坚持造就和培养人才,成为我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科院曾经为国防科研、工业部门输送了大量人才。近年来,中科院坚持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为出发点,一批在不同领域做出国际一流水平成果的中青年科学家成为中科院各学科的带头人。

    ……

    从与新中国相伴而生,到全面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中科院人始终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感。

    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

    反思自己——虽然总体上看,中国科技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与世界科技前沿的差距在缩小,但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关键核心技术,对外技术依赖度较高等一系列问题。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迎接国内外各种挑战——

    3年多前,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号召。

    9个月前,中科院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宣布,计划在知识创新三期后——即2011年起,实施面向2020年的创新工程,力争在10个左右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创新跨越。

    4个多月前,中科院向全社会公布了《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了中国面向2050年的科技发展路线图和科技发展战略的系统建议,内容涉及18个领域、2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

    “未来10年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科技和创新的作用至关重要。”路甬祥说,必须面向世界前沿,从需求出发,改革创新,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发展,有力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号角再次吹响,路径更加清晰——

    今天,站在共和国60年的门槛上,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中国科学院大有可为,中国科技大有希望,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的灿烂明天……

 
 
 相关链接
· 60年来中科院建成一批代表我综合实力大科学装置
· 中科院副院长会见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代表
· 中科院与云南2亿元共建"西南生物多样性实验室"
· 专访中科院院长:中国不能再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