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澳门特区政府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10周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澳门回归十周年:澳门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10周年

    12月20日,澳门特区政府在金莲花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 新华社记者 陈铎 摄

    新华社澳门12月20日电(记者张雅诗 孙浩)20日早晨,澳门特区政府在金莲花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澳门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主持升旗礼。

    矗立在金莲花广场中央、寓意澳门永远繁荣昌盛的大型莲花雕塑金光夺目。这份由中央政府于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之际赠送给澳门特区政府的礼物――“盛世莲花”,见证着澳门十年来的和谐昌盛。

    7时58分,由治安警察队组成的护旗队员分别手捧国旗和特区区旗,健步走进广场,两支英姿飒爽的特警小队分列护卫在旗杆两侧。

    8时整,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翠绿的澳门特区区旗,在警察银乐队奏响的雄壮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在冬日的晨光中,国旗和区旗迎风飘扬,与金灿灿的“盛世莲花”互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10年前的今天,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成立,市民第一次看到了五星红旗和区旗在澳门升起。以后每年的12月20日,特区政府都在金莲花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纪念澳门回归祖国。

    澳门各界人士300多人出席了升旗仪式。

澳门回归10周年:粤澳携手打造“和谐边防”

    新华社广州12月20日电(徐旭宇、彭智、陈刚)广东珠海与澳门唇齿相依,澳门回归后,粤澳边界管理方式逐渐由过去的“武装警卫型”转变为“行政管理服务型”。粤澳警方建立了紧密的边境联络机制,携手打击犯罪,共同服务经济往来,构建起一道和谐的边防线。

    澳门回归之后,广东省边防总队与澳门警方密切协作,建立起定期工作会谈会晤制度,加强情报交流,并多次互访、举行反偷渡联合演习,联手打击偷渡、走私和跨境犯罪。

    澳门海关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海上执法力量,负责边境海域管理的珠海边防支队与之建立了从支队、大队到所站三级对应的定期会晤机制、通讯联络机制和执勤联动机制,并与澳门海关的海上一线执勤单位建立了“点对点”对讲系统,双方人员在执勤中可以即时沟通,大大提高了合作效率和打击跨境犯罪活动的能力。

    广东边防五支队从1999年开始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在边情复杂、执勤任务繁重的地段建成了一个集图文传输、电子监控、紧急报警、组织指挥和边情处置为一体的光纤网络,并实现了支队、大队和各执勤中队三级指挥中心的实时定位监控指挥。只要坐在支队指挥中心,轻移鼠标,进出珠澳边境的人员、车辆即可一目了然,一旦有人进行偷渡活动,主控中心监控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执勤官兵可在视频信号的指引下迅速完成执法任务。

    据广东公安边防总队的不完全统计,澳门回归10年来,广东公安边防部门共在粤澳边界管理线上破获走私案件4000多宗,破获特大毒品案近30宗,破获各种偷渡案件900多宗,澳门遣返偷渡人数从1999年的3626人降到了2008年的675人,有力地维护了两地的社会稳定,支持了两地经济社会发展。

    在高科技监管手段和先进执勤理念的支持下,过去粤澳边界线上的铁丝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景观式岗楼。珠海拱北的情侣南路是游客必去的地方,而这里过去曾经是边防禁区。为了支持粤澳边界地区发展,广东边防五支队将这里的岗楼后撤,执勤方式由徒步巡逻变成了定点观察。

    粤澳警务合作机制在边境海域救助体系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珠江口海域暗礁众多、航线复杂,每天通航量在2万艘次以上,航道异常繁忙。2006年6月19日上午,在澳门机场对开海域,一艘由澳门驶往香港的客船与一艘珠海高速客船发生碰撞,造成91人落海遇险。珠海边防支队与澳门海关迅速出动,展开联合救援,落海乘客全部获救。

    “沟通方便、联动经常、处置快速,是当前边境联络机制的最大特点。”澳门海关海上巡逻处代处长余益铨说。

澳门:追逐永续发展的梦想

    新华社澳门12月20日电(记者 何自力 张家伟 徐超)澳门半岛东南海岸线上,一座由圆锥螺旋体和半圆球体组成的银色建筑傲然屹立,成为澳门特区迈向又一个十年的新地标。

    刚刚揭幕的这座由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精心设计的澳门科学馆,将作为澳门科普教育与科学研讨的重要基地,放飞澳门人的新梦想。

    “传承创新、共建和谐”,新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向全体澳门居民承诺:“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勇于承担,开拓创新,建设族群和谐、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

    融入珠三角 实现适度多元

    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15日正式动工。这一工程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这给澳门进一步融入珠三角带来新契机。

    区域一体化交通为先。澳门理工学院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杨道匡表示,面对新契机,澳门整体规划及交通运量已不能仅仅立足于澳门,要从粤港澳都会圈、大珠三角城镇群一小时交通圈等区域角度来作出战略决策。

    新一轮机遇面前,只有融入珠三角才是特区经济实现适度多元化的发展路向,才能让澳门经济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背靠政治稳定、经济腾飞的祖国内地,依托中央支持,澳门特区10年来的财政盈余约1000亿澳门元,相当于每个澳门人积蓄近20万澳门元。短短10年间,澳门由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市镇,蜕变成今天国际知名的城市。

    “回归后博彩业开放,为澳门创造了一个奇迹。丰富的税收打下了良好发展基础,现在该走第二步了。”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萧志伟说,国家高度重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是澳门发展的必由之路,澳门社会已达成共识,但产业多元如果没有区域合作推动,实施起来有难度。“澳门地方小,企业的发展受到空间制约”。

    澳门土地面积只有近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54万人,目前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高达1.8万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

    澳门现有数万家企业中,95%以上属于小型或微型企业。杨道匡说,这些企业的特点是,产值和技术含量较低、普遍缺乏硏发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顾问李炳时说,特区政府要通过与邻近地区加强合作,建立和发展多元化的经贸合作平台,为本土有潜质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为积极支持澳门特区加强与内地、特别是大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中央政府在制订国家“十一五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以及确定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建项目时,充分考虑到澳门发展需求,着力为澳门提供发展机遇,拓宽发展空间,以促进澳门经济走上适度多元发展的轨道。

    2009年初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让澳门人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定位——世界旅游休闲中心。杨道匡分析说,拓展旅游业并延长旅游业产业链,可以成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选择和方向。

    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说,澳门将致力发展成为世界性旅游休闲中心和区域性商贸服务平台。澳门将与粤港一道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和社会服务一体化,共同建设大都市圈。

    从教育入手 培养未来栋梁

    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设在珠海横琴岛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实施管辖,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与横琴岛其他区域实行隔离式管理。12月20日,占地1.09平方公里的澳门大学新校区奠基。

    澳门大学校长赵伟告诉记者,澳大的新校园预计在3年内完工,新校园面积是现在的21.8倍,能容纳的学生总数也从目前的6000人增至1万人。作为澳门大学校监的何厚铧说,这意味着澳门大学将拥有全新校园,澳门的子孙后代将享有优越教育环境。

    澳门特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人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下,高质素人才是社会的重要财富,我们必须培育优秀的领袖人才,以提升澳门的国际竞争力。”何厚铧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他还说,不同行业的杰出人士在各自领域中发挥其专业和领导才能,对社会的蓬勃发展也同样重要。

    杨道匡说,由于土地面积小和人口密度高,澳门经济产业应该选择占地面积小而知识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但是,眼下劳动人口中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是澳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特区政府从2007-2008学年开始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15年免费教育对于澳门发展的战略意义尤其重要。”李炳时认为,它能确保特区青少年一代整体上获得良好教育。

    放眼于未来 追逐永续发展

    两个多月前,特区政府公布了轨道交通系统一期兴建方案。对比2007年方案,澳门大专毕业人士协会主席汪长南发现:2009年方案采用了他竭力主张的“湖底隧道构思”。

    汪长南说,他曾建议有关方面将经过妈阁庙的轻轨一期改成隧道潜入湖底,以保护世界遗产古迹妈阁庙,同时保护被称为澳门“情侣路”的南湾湖和西湾湖的景观。对工程技术颇有研究的澳门市民赫文称:“这是具有文化、景观、旅游等多重影响的重大修正。”

    11月底,国务院批复澳门特区政府,同意陆地面积为29.2平方公里(2920公顷)的澳门特区填海造地361.65公顷,以建设澳门新城区。

    何厚铧表示,这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确保澳门特区长期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全力支持。特区政府未来建设的新城区,将有大量的公共设施和绿化空间,并预留适量的土地兴建公共房屋和发展符合经济适度多元化政策的产业。

    经济适度多元化,意味着支撑澳门经济体的不能仅仅是一枝独秀的博彩业,还要有几个具有比较优势的非博彩产业,共同为澳门经济注入生机与活力。

    “什么是澳门的永久优势?澳门400多年的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别的地方代替不了的!”澳门时事评论员郑国强说。澳门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由于历史、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澳门交流、碰撞、借鉴以至部分融合,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独特格局,成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

    澳门科技大学教授李嘉认为,澳门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将为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奠定坚实基础;澳门拥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多种载体,如已经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澳门历史城区”;澳门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实力和政策优势。巨大的社会财富无疑能充当文化创意产业的坚强后盾。

    “回归10年,澳门人要了解过去的历史,也要放眼未来,共同应对各项挑战。”澳门街坊总会副理事长杨达威表示。

    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日前公布了“澳门第二个10年发展路向选择”大型民意调查结果。受访者对未来10年澳门特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不进则退。”澳门坊众中学17岁的梁嘉乐说,澳门将进入新纪元,我们不能仅在原地踏步,应积极求进,为澳门的发展出一份力。

    “生机决定城市发展,”澳门大专毕业人士协会主席汪长南说,人口增加、面积扩大、生产力不断上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兴旺发达的标志,“澳门的发展已成不可阻挡之势,澳门大有希望”。

 映日荷花别样红——澳门回归十周年·政治篇

    1999年12月20日零点,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澳门的夜空高高飘扬的那一刻,离散400多年的游子——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跨入了“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 >>>详细

特区10年成就不是神话——访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

    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日近,已任两届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何厚铧也将“功成身退”。与回归时相比,54岁的何厚铧依然短发密实,但却已露斑白,这是10年回归激情岁月留给他容颜深刻的记忆。他感觉十分幸运,很满足地告诉新华社记者:“能为澳门、为国家做许多事情,最大的代价就是头发白了一点,算不了什么。” >>>详细

澳门回归十周年:澳珠口岸看今昔 未来让人期待

    明年年初,澳门关闸口岸第二期扩建工程将顺利完工。这座连同拱北口岸连接澳门与珠海的枢纽,将拥有50万人次的设计客流量来应对如潮的出入境人群。 >>>详细

澳门回归十周年:澳门公务员话说十年本地化

    “历史包袱很沉重,特别是整个官员的本地化,在过渡期基本没有启动。”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澳门公务员曾经面临的本地化困境。 >>>详细

 
 
 相关链接
· 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公室主任:创造澳门更美好明天
·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和谐之美 绽放濠江
· 澳门各界人士热切盼望中央赠澳大熊猫早日到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