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记者春节基层行:乌鲁木齐街头平安祥和年味渐浓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0日电(新华社记者 刘宏鹏 阿依努尔)春节将至,美丽的边城乌鲁木齐平安祥和、年味渐浓。

    大湾、昌乐园、二道湾曾是乌鲁木齐“7·5”事件重灾区。而此时在大湾和顺花园的小区广场上,一些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老人一边晒太阳,一边照看着孙子、孙女玩耍。72岁的哈萨克族老人贾合甫汗说,这里的家庭曾经有段时间都不敢让孩子们出来玩。现在一切都过去了,生活和往常没两样。

    家住和顺花园一期的张川说,“7·5”事件后,他和妻子从安全角度考虑,曾搬到友好路的姐姐家住,但不久即搬了回来。张川家的隔壁邻居是一对维吾尔族年轻夫妇,因为大家是同龄人,又是做房地产生意的同行,平时比较要好。曾经有一段时间彼此有些尴尬,不好意思见面。如今,两家人更加珍惜彼此间的情谊,又像以往那样,时常一起去看电影、打扑克,轮流坐庄请吃饭。张川说:“过年的时候,邻居会过来串门,给我们拜年。”

    记者在大湾的新边疆宾馆看到,不少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商人正在谈生意,宾馆大门附近则站满了维吾尔族商贩。吉尔吉斯斯坦商人阿不德力达·依满克鲁夫说:“这里的外贸生意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人们的信心也回来了。”

    在有着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二道桥商圈,人头攒动,维吾尔族商贩们招徕顾客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在国际大巴扎的骆驼雕塑前,几名维吾尔族青年站在新疆本土笑星阿布都克里木·阿布力孜的大幅漫画海报前,售卖演出门票。虽然价格不菲,但拥挤的人群很快将门票抢购一空。

    来新疆体验“冰雪风情游”的北京游客陈强说:“第一次来新疆,感到特别兴奋。这里独特的民俗风情让我很着迷,这里的人待客特别朴实热情。”

    在二道桥附近一家民族餐厅中,和维吾尔族朋友一起前来用餐的汉族市民李莉说:“少数民族餐厅有特色,我请外地朋友吃饭,一般都带到这里来。”

    在乌鲁木齐市中心繁华商业区,时常去酒吧玩的维吾尔族女孩麦尔哈巴说,前段时间晚上不敢出来玩,担心受到极端分子攻击,现在没啥不安全的感觉了。

    晚上,记者与几名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朋友到位于大西门的一家餐厅用餐。虽是深夜,这里的包厢和散台却座无虚席,不同民族的顾客伴着音乐在一起热烈跳舞。

    用餐期间,餐厅乐队还特意为离开新疆12年的袁先生演唱了一首哈萨克族歌曲《思念》,这让袁先生大为感动:“虽然远在万里之遥的深圳拼搏,但故乡乌鲁木齐,以及各个民族的兄弟姐妹,让我日夜难忘。”

    乌鲁木齐:花草盆景“扮靓”节日生活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0日电(记者阿依努尔、张艺)君子兰、沙漠玫瑰、红掌……在美丽的边城乌鲁木齐,人们以各类花草和盆景“扮靓”节日生活,迎接虎年新春的到来。

    记者在乌鲁木齐市南园花卉市场看到,许多花店装饰一新,姹紫嫣红的花草、盆景摆满各间店铺的花架、走廊,不少店主别出心裁地在花枝上扎上小红灯笼和中国结,用一抹“中国红”衬托出浓浓的年味。

    隆冬的乌鲁木齐寒气逼人,但却挡不住市民选购花卉的热情。经济又实惠的“长寿乐”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在乌鲁木齐一家建筑公司上班的江毅购买了一盆,他说,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能够陪伴父母,在节日用花卉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孝心,觉得温暖、温馨。

    以花卉扮靓传统佳节,成为各民族的共同爱好。记者在南园花卉市场遇到前来购买鲜花的买合苏提一家,买合苏提的妻子阿孜古丽提着刚买的风信子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想以鲜花营造节日温馨、团圆的气氛。”

    造型新颖、寓意吉利的盆栽花卉尤其受到热捧。在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店铺里,姓江的店老板介绍说,名为“三星高照”的花卉组合,由红、黄、紫三种颜色的花儿组合而成,价格仅150元,卖得十分火暴。价格为300元的左右“喜鹊登梅”、150元左右的“鸿运当头”销路也非常好。

    在南园花卉市场做了10多年生意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每年春节临近,是他们最为忙碌的时期,现在人们都喜欢在佳节买些花回家增添喜气。平日里人们舍不得买的名贵君子兰、沙漠玫瑰、日本海棠都成了紧俏商品。

    南园花卉市场总经理孙笛介绍,市场精心准备了上百个品种、近万盆年宵花,日销年宵花数百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越来越注重精神方面的享受,既环保又喜庆的花卉礼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孙笛说。

    甘肃陇南:赶大集迎新年

    新华社兰州2月10日电(记者姜锐、多蕾)“廿六赶集,廿七杀鸡。”因为“集”和“鸡”都有“吉”的谐音,所以在甘肃陇南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当数腊月二十六的大集。人们在这一天都要忙着置办年货,做好过年的最后准备。

    2月9日,正是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逢集的日子。“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为了不错过最新鲜的货色,不少附近的百姓天蒙蒙亮就出发了。上午9点,赶集的人们就把镇上的街道和商铺挤得满满当当的了。记者看到,不仅糖、茶、烟、酒这些过年的必备品种在集市上应有尽有;就是彩电、冰箱、洗衣机也是集市上的热门商品。

    陇南是5·12地震灾区,经过一年多的重建,当地农村的受灾群众都已经搬进了新房,在新房里迎新年,也少不了去集市上添置些新东西。

    家住安化镇符家塄村的符安贵告诉记者,在5·12大地震中家里的房子被毁,一年多来自己都忙着建房,没有时间赶集。今天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想在节前为新房好好添置些东西。符安贵说:“去年是在帐篷里过的年,当时也没心思买年货,现在新房盖好了,这个年要好好过一下。”符安贵的新房是去年夏天盖起来的,现在已收拾停当。新房一共花了4万多元,政府给补贴了2万元。

    在集市上,买春联的人最多。一副“春回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的春联,由于道出了地震后住上新居的百姓对平安幸福生活的期待,卖得格外好。领着孙子来赶集的姜开创是地震重灾区姜家山的村民,地震中他们的村被夷为平地。而现在那里已经是崭新的村庄了。姜开创选中的春联是:“陇上儿女气概如虎;嘉陵江上风光似画”,横批是“气象更新”。他说,这副对子是他自己想的,对子的意思是陇南是个好地方、陇南人对以后的日子有信心。

    集市上人声鼎沸,一派红火吉祥景象。五彩的年画、新鲜的蔬菜、鲜活的鸡鸭,以及各种农副产品、土特产品,一应俱全。人头攒动的集市中汇集了十里八村的人,熟人们见了面都互相拜早年,也交流各种信息,谁家的新房盖好了、谁家娶了亲、谁家上大学的孩子回来了……各种好消息伴着年的气息在集市上荡漾着,也沁入了人们的心底。

    “福建速度”的背后--节前探访四川地震灾区福建援建指挥部

    新华社成都2月10日电(记者 侯丽军、刘海)大红的春联烫金的字,正宗的“九尺板鸭”挂满架。春节临近,四川彭州市已是一派节日景象。

    在进入这个曾是5·12地震灾区的城市的主干道两旁,卖各种年货的摊位生意兴隆;而主干道上却是另一番繁忙景象:摩托车、汽车和运送水泥的大卡车川流不息。在市民们忙着采办年货的同时,福建省援建彭州的建筑工地正在争分夺秒地赶工。

    福建省对口支援彭州市灾后恢复重建前方指挥部位于彭州市市区,指挥部门口的白色移动板房上挂着一面巨大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一句用闽南话传唱的歌词“爱拼才会赢”。

    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孙建平今年春节留守彭州。2008年6月,孙建平来到彭州参加援建工作。为了保证所有援建项目保质保量提前完工,实现中央“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他迄今为止仅回过三次家。

    根据福建援建指挥部最新的统计数据,福建省已在彭州实施140个援建项目,概算总投资30亿元;援建规划确定的“交钥匙项目”均已开工建设,目前已竣工89个,竣工率达77%;“交支票项目”资金拨付率达90%。

    按照福建省2010年援建工作的目标,今年“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前要基本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而9月底要全面完成对口支援的主要任务。

    孙建平说:“2010年是福建省全面完成对口援建任务的决战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援建工作的关键在持续,要做到力度不减,要求不降,劲头不松,善始善终。”

    福建省莆田市援建前方指挥部指挥长黎瑞炼还带记者实地参观了他们援建的成都市石室白马中学。这所学校位于彭州市和山区乡镇的交界地带,总投资1.065亿元,建筑面积达38706平方米,是彭州市建筑规模最大、教学设施最好、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庭院式花园学校。地震后,彭州市龙门山一带六个重灾镇的4000名学生都被转移到这里就读。

    整个学校从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到食堂、篮球馆、塑胶跑道,一切应有尽有。这样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从动工兴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前后仅用了9个月时间,充分体现了高效率、快节奏的“福建速度”。

    在彭州市区,记者不时在援建工地的围墙上看到“闽彭一家亲”的标语。在围墙内,援建者们正在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贯彻着“福建速度”。当彭州的老百姓合家团圆、欢度春节的时候,这些援建工作者们仍将加班加点奋战在工地上。

 
 
 相关链接
· 芬兰华人过春节:悠悠桑梓情 平添融融“春”意
· 中央要求做好春节期间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有关工作
· 国家测绘局向南极科考队员致慰问电:祝春节愉快
· 吴文学在河北保定市检查春节黄金周假日旅游市场
· 公安部:为群众欢度春节创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