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喜看灾区展新颜--汶川地震灾区四川什邡乡村见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2月1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四川什邡2月15日电(记者苑坚、侯丽军)大年初二是个艳阳天。阳光暖暖地照在山区和平原上,空气中的一丝丝寒意,都被人们脸上的笑容驱散了。

    什邡市边上,是由北京援建的近80公里的广青公路,被当地群众称为“北京大道”。在这条纵贯什邡的“生命线”的两旁,一排排农家庭院新建起来。公路沿线,由北京援建的什邡职业中专以及洛水镇、八角镇、蓥华镇、红白镇等工程正在紧张施工。

    有接近2000位北京援建者春节期间坚守在什邡。昨天,当地群众跑着旱船、舞着长龙,到工地上给他们拜年。

    北京援建什邡地震灾区指挥部前线分指挥部副总指挥金焱说,许多援建者连着两年没回家过春节了,今年一些家属特意从北京赶来团聚。

    什邡市区的“物华西苑”是该市最大的廉租房项目,是北京对口支援的“民生优先”工程。春节前,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的2600多套廉租房已全部竣工。

    第一位在春节前入住的居民是48岁的何德林。老何说,新房虽然只有45平方米,但月租才要20多元,解决了他的大问题。

    何德林说:“新房都是装修好的,我们直接搬了家具进来就行了。”

    在什邡市双盛镇亭江村,占地120亩、全市最大的灾后农房重建集中居住小区已住进了近800户村民。走在小区的硬化道路上,可以看到大片绿地、垃圾集中处理池、卫生公厕、小区广场和文体活动室,从村民的笑脸上也能读出他们的幸福。

    村民易启忠说,灰白相间的五层小楼,底层店铺,上面住人,和地震前的生活环境比,变化真是太大了。

    通向大山里的洛水、蓥华、红白三个极重灾镇的“北京大道”还在施工。虽然地势复杂,施工困难,但新修的约600米长的烂柴湾大桥正在顽强地向前延伸。作为未来当地旅游复兴的“生命线”,“北京大道”承载着当地人的期望,一些“农家乐”已经在沿线开门迎客了。

    在最偏远的红白镇,那里震后一度成为一片废墟,现在一座座新农房已经点缀在青山之间。

    在红白镇柿子坪村,村民孙大章告诉记者,自己家缺乏劳力,生活较为困难。但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他家在春节前搬进了新房,市上还给他家送来了慰问金和礼物。

    孙大章告诉记者:“市委统战部送给村里10万元的茶苗补助,我们村会用这笔资金发展茶叶种植,以后的日子就不愁了。”

    40岁的雷兴成是红白镇木瓜坪村村民,他的妻子和孩子在地震中遇难。但现在他又组成了新的家庭,还利用自留林地养殖三黄鸡。

    他说:“去年底,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我已经养殖并卖了3000只鸡。现在,我租了200亩林地,如果发展得好,今年可以出栏10万只,我养的三黄鸡是环保的,以后还要做成名牌呢!”

    向大山里一直前行,到达更加偏远的峡马口村,村里大多数人也都在春节前住进了新居。

    最显眼的是村民唐明贵家的6间新房,4个写有“恭喜发财”的大红灯笼格外喜气。地震前开了“农家乐”的唐明贵今年40岁,他现在在煤矿当采煤工。唐明贵说,妻子在地震中遇难了,现在又处了个对象。

    他很憧憬地说:“我们村到镇上的路正在改建,估计下半年就能完工。我们村地震前一直是旅游点,路修好了游客就来得多了。以后,我们要用面包车跑客运,生活改善了,我们就结婚!”

    行走在大年初二的什邡,心情舒畅,特别是看到了何德林、易启忠、孙大章、雷兴成、唐明贵的新生活。

 
 
 相关链接
· 北京以“首都标准”援建四川什邡地震灾区学校
· 北京援建什邡救助中心打造幸福家园
· 北京援建什邡烂柴湾大桥加紧施工
· 北京什邡产业园:为灾后重建提供新载体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