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忽如一夜“冬”变“夏”专家解析温度“过山车”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闻分析:忽如一夜“冬”变“夏” 专家解析温度“过山车”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张辛欣)忽如一夜“冬”变“夏”,“五一”期间热情似火的高温天气让人们迅速脱去厚厚的春装。然而,夏天的滋味还没来得及品尝,冷空气的来袭又让中东部地区阴雨绵绵。夏天是否真正来临?气温为何如“过山车”般变幻莫测?

    前不久还是乍暖还寒的四月天。中国气象局统计显示,四月下旬,我国大部地区的气温较往年偏低1-2摄氏度。其中,华北、西北、东北等地气温偏低2-4摄氏度,局部地区偏低4摄氏度以上。然而,突如其来的高温天气让我国北方大部度过了历史上最热的“五一”假期。

    自4月30日起,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上扬。除辽宁和华南南部以外,大部地区气温与历史同期相比偏高。其中,华北地区温度较常年偏高4-6摄氏度,南方地区偏高3-5摄氏度。

    “由于北方地区去冬今春温度持续比常年同期偏低,特别是4月下旬,受多次冷空气影响,华北、东北等地气温一直低迷,加之植物发芽、开花较晚,使得春天气息不那么浓。”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对此解释,“与此同时,干暖气团从新疆地区移至中东部地区,加上南部海洋暖湿气团的加强,气温骤升。一冷一热,气温起伏较大,让人们感觉好像一夜入夏。”

    然而,短暂的温度回升并不能说明夏天的真正到来。“从气象学意义上讲,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达到22摄氏度以上,才能称为夏季。未来三天,伴随着自西向东的降雨过程,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将下降4至8摄氏度,北方地区温度也将随之回落。”何立富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目前还处于春天,严格意义上的夏天还未到来。”

    记者4日从中央气象台获悉,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预计未来10天,我国北方地区气温起伏较大,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北部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低,西北地区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至3摄氏度。

    与此同时,雨水也将活跃在5月的天气舞台。未来一周,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多阵性降水天气,东北地区大部降水将比常年同期偏多。4日-6日和8日-9日,江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两次较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其中江南、华南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并将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北方地区由于昼夜温差较大,早晚天气偏凉,气温骤然变化,气象专家提醒公众注意适时添加衣物,防范感冒等疾病。而在以闷热为主的南方,大家在加强防晒工作的同时更要防范中暑。 

 
 
 相关链接
· 气象局:北方有冷空气活动 长江中下游有较强降水
· 气象局: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大到暴雨北方有冷空气
· 气象局:渝鄂等地有强降雨 专家提醒谨防地质灾害
· 气象局:黑龙江西北部局部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