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让每个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四川教育浴火重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5月11日电(记者吴晓颖、黄毅、陈健)从帐篷学校到异地就学、到就地上学、到现代化新校园新环境上学,汶川大地震成为四川教育事业的拐点。

    这场地震让四川教育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全省159个受灾县近1.4万所学校受损,1.1万多所学校需恢复重建;近千名学生辗转千里在异地复学复课;一些师生失去了至亲;因灾致残的学生开始了不同的人生;数十万名学生不得不“习惯”在冬冷夏热的板房上课。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和重重困难,老师和学生在灾难中学会了坚强、勇敢。正如四川三星堆文化中的太阳神鸟,四川教育也在灾难中浴火重生。

    不让一个学生因灾失学:25名孩子的“微型”学校

    马公乡中心小学,3个班级,25名学生,5位老师。这是四川重建学校中,一所师生规模最小的“微型学校”。

    马公乡小学,坐落在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马公乡。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标记的偏远山区,在地震中遭受严重损坏,连乡里唯一一所小学也在地震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震后,按照大部分村民意愿,马公乡在原址上开始了重建。但建不建学校却在当地引起了很大争论。大家认为,部分农户的外迁,让当地学龄儿童变少了,加上一些孩子外出借读,乡里只剩下几十个准备读书的娃娃,重建学校并不划算。

    青川县党委、政府几经讨论决定,“只要马公乡需要这所学校,学生再少,我们都要建一所学校。”马公乡党委书记张正涛说,要保障每个孩子的上学权利,为马公乡再造一所学校,让山里的娃娃能在家门口读书。

    2009年秋季开学,在历经近一年在帐篷学校、板房教室学习后,马公乡25名学生如期搬到了新校园上课。

    这所可容纳120名学生的新校园,简朴而典雅,也是马公乡自上个世纪50年代办学以来,设施最好、配套最科学的学校。在马公乡小学的围墙上,有一块文化墙,上面记载了对口援建城市浙江省衢州的南孔文化。在2000多年以后的今天,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精髓在这里继续传承。

    为了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灾、因贫而失学。经过了两年科学重建,许多义务教育阶段的灾区学校,像马公乡小学一样,办学条件远远超过了灾前水平。同时,在四川“两免一补”政策指导下,每一个灾区孩子都享受了“应免尽免、应补尽补,该免则免、该补则补,不重不漏”的政策。知识火种在大山里传播,教育公平在灾区得以体现。

    全国首座残健结合学校:学生才是真正的英雄

    两年前的地震,在无情夺走了许多孩子花季般灿烂生命的同时,也使一些学生因灾致残。外表恬静可爱的12岁羌族女孩袁祥茹,就是其中的一个。

    灾后据初步统计,四川省内6个极重灾区市(州)因灾肢残学龄阶段儿童有317人。如何正确对待这些伤残的不幸孩子?该让他们接受怎样的教育?他们的人生出路在哪?这些难题都一一摆在了人们面前。

    2009年9月,一所特殊的学校在都江堰市幸福镇拔地而起。这所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社会各界出资赞助,上海市政府援建的学校,就是袁祥茹正在就读的都江堰市友爱学校,这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所残健融合、全纳式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都江堰友爱学校副校长杨群英告诉记者,学校在最初规划设计时,按照校内伤残无障碍标准设计理念而建造。以残疾儿童和普通孩子插班上课、共同学习生活的方式,帮助那些因生理缺陷,被社会隔开的残疾孩子。在让这些伤残孩子在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重新回归社会。

    去年秋季开学时,袁祥茹和来自四川全省地震灾区的113名肢残学生,踏进了友爱学校的校园。这些孩子很快就发现,12部电梯合理分配在2层高的教学楼和宿舍里,专用坡道、无障碍设施被“无微不至”地分布在全校。他们不用人搀扶,坐着轮椅、拄着拐杖就能毫不费力走遍校园每一个角落……

    除了在生活上对招录残疾儿童进行照顾外,学校还免除了这些孩子的学杂费。同时,中残联每年给每个孩子下拨5000元的食宿费用,一直供应到他们初中毕业。此外,学校还挑选出川港康复中心和香港无国界社工团体,分别定期为孩子们做身体康复检查和心理咨询、辅导。

    与刚来都江堰市读书,常哭泣着想念远在阿坝州的亲人时相比,袁祥茹如今已在学校里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对她而言,现在就读的友爱学校就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扬帆之地。

    “咚咚嚓嚓”,一阵欢快跳跃的乐鼓声在室内篮球场响起。54名残疾学生,分别手持摇铃、三角铁、葫芦丝、鼓槌各种乐器,为将在8月份举行的都江堰市感谢援建者们的演出,认真排练着节目。在音乐声中,孩子们纵情挥洒着自己的情感。

    这些孩子,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生理之痛,用心追逐着生命的真谛,他们和那些为灾区献出生命和汗水的勇士一样,都是真正的英雄。

    重视教育内涵:乡镇学校的“大跃进”

    “同学们,大家的‘家’字在哪里?”“大家的‘家’字在这里。”在都江堰市绿地土桥小学一年级三班的教室,传出孩子们整齐的回答声。有11年教龄的年轻老师廖小尹,正在教学生们识字。

    将各种游戏贯穿到教学中的新方式,是来自于廖小尹在对口援建的上海市嘉定绿地小学学习后总结出的经验。在对口支援学校脱产学习的4个月时间里,廖小尹收获颇丰,也让同行的巴仁村副校长有很深的触动。

    都江堰市绿地土桥小学是一所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改革中,不断蜕变的乡镇学校。从某种层面上说,地震后在上海市的援建下,加速了学校的发展。

    “这所曾被边缘化的农村学校,现在的硬件条件至少超越了30年。”站在学校操场塑胶跑道上,巴仁村说,“如何让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也和城里一流的学校相贴近,是我们学校下一步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巴仁村的思索,也正是四川教育下一阶段的目标。如今,四川学校恢复重建任务已基本完成,灾区教育已达到震前水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四川教育,目前的任务是:把学校硬件重建与软件提升相结合,把恢复重建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整体提高灾区学校的教育水平。

    积极探索教育合作的长效模式,正在四川各对口援建城市展开。以都江堰市为例,目前已与上海市教委建立了全面合作交流的长效机制,按照上海市19个区县的中小学对应都江堰市19个乡镇的中小学(幼儿园)原则,开展相对自主的对口合作交流。对口合作两校,通过互派教师的方式,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赴上海培训,上海对口援建教师来本地支教。从而以共同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各自学校在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优势,提高灾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流的教学水平,除了借助外力推动外,关键要靠学校自身发展。”巴仁村说,“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孩子,关键靠改变老师传统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模式,而这一切的实现,都要靠学校先进制度的落实来保障。” 

 
 
 相关链接
· 国开行累计向汶川地震灾区发放重建贷款774亿元
· 从汶川到玉树:我们一起见证了“中国力量”
· 1+1心联行动继续关注汶川地震灾区灾后心理重建
· 汶川地震两周年新华国际时评:人间有爱 生生不息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