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在台求学大陆学子:书写两岸教育交流的美好画卷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台北5月17日电(记者 向建国 蒋志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和交通大学是两所相依相邻的著名公立大学,分别与大陆的北京清华大学和几所交通大学有很深的渊源。在这两所有2万多学生学习的校园里,有80多位大陆高校的同学作为交换生在这里进行为期一学期(4个月)的学习生活。他们虽然人数少,但却因为勤学、尊师,充满活力和成绩优异而受到各方关注并被师生们接受。

    既注重学习、交流,也喜欢全台走走,希望有一个全方位的收获,是这些学生的共同愿望。学业好,友善、团结,是学校师生对他们的评价。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新华社记者来到这两所大学,在湖畔的亭子里,倾听学子们在台求学的感受。

    感受到台湾师生的情谊

    来自北大的交换生刘征瀛就读新竹交大电子物理系。他来台的第一天就感受到台湾同学的热情与关心。

    来台的第一天,他进入交大办完基本手续后,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人生地不熟,睡觉的被褥还没着落。情急之下,他和另一位同学冒昧地拦住一位台湾同学,请求帮助。听着他们一口标准的北京话,这位同学当即打电话叫来出租车,让司机载他们去商店解燃眉之急。

    王磬是北大中文系来新竹清华的交流生,她告诉记者台湾同学帮助她寻亲的故事。王磬奶奶的兄弟1949年来了台湾。凭着一封信,王磬要去台北找亲人。她的一位同学主动提出帮助她寻亲。而那位同学的爷爷辈也是从大陆来台的,他的父亲也曾到安徽老家探亲,他对此感同身受。

    那位同学带着王磬在台北民生东路一带遍寻不见,最后,那位同学请来他的大伯、还有一位素昧平生的当地人一起,最终找到王磬的亲人。

    台湾老师对大陆学生的关心也无处不在。刘征瀛说,老师待我们与台湾同学一样,帮助我们进入学科的前沿。比如同步辐射的研究,虽然实验1小时需要1万元新台币,但老师依然把我们列入实验名单。在新竹清大交流的朱昂认为“老师对我们有些偏爱。”当选课已满,需要“加塞”时,老师总是首先考虑大陆学生。“既因为学习好,也因为我们在校只有短短的4个月。”

    西安交大研究生陈政荫在新竹交大电子所交流。虽然不善言辞,但他谈起老师的关爱,充满感激:除了诲人不倦以外,老师的帮助深入到点点滴滴,甚至包括任何时间帮助开实验室的大门、复印资料等等小事。

    两岸学校的同与异

    北京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朱昂在台的交流学校是新竹的清华。他说,两所清华的校训都一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校的整体氛围也差不多。要说不一样,这里对学生的评价更多元化,不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而台湾学生,也更注重参与社团活动甚至到外面打工。

    “在北大图书馆要一早占座,在新竹清大随时有座”,王磬眼中的不同很具象,不过她不觉得两岸同学之间有大的差异:“我们都谈学习,也关心时尚,喜欢明星,爱旅游啊。”

    “在台湾的学业压力要小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大陆同学几乎众口一词。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庄希威在新竹清华学习同样的专业。他说,上学期在北大,他选修了34个学分,而在新竹清华,最多只能选25个学分。大陆同学普遍感到课程难度低,考试也比较简单。直接的结果就是,大陆同学在各种考试中,总是能名列前茅。

    不过,大陆同学认为,台湾学生注重参加社团活动,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是蛮值得肯定并学习的。

    要说不同,运用繁体字,以及两岸一些词语表述有差异是最明显的不同。陈政荫说,刚来确实有些困扰,会看不会写,但“老师很宽容,允许我们用简体字答卷”。

    刘征瀛还专门收集两岸语言上的不同,“既是研究,也是给学弟学妹一些借鉴”。

    融入学校生活

    台湾高校只是在近年才开始有大陆交换生的身影,大陆同学在台湾高校中是绝对的“少数”。不过,大陆同学在台湾老师们的眼中学习是绝对的NO.1(第一名)。朱昂说,最近同专业的90多个人参加一门考试,只有10多个人及格。而大陆学生的分数都是90分以上甚至是满分。

    “老师们常说,希望大陆同学把好的学习风气带到台湾的校园”,“我们来台还希望全台到处走一走,深入认识台湾,希望4个月的学习有全方位的收获”,庄希威和他的同学们都是这样想的。

    大陆同学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希望在短短的时间里融入自己学习的这个环境,融入学校生活,结交更多台湾学友。

    5月13日,王磬、庄希威等新竹清大和交大的大陆学生与台湾同学一道,在新竹清大举办了“心手相连,共建家园”两岸学子情系青海地震义演晚会。积极参与者不仅有两岸同学,新竹清大副校长、新竹市副市长等都亲自参与表示支持。

    在与台湾同学交流中,大陆学生普遍感到,过去两岸同学交流少,间接得到的信息失真,现在面对面交流,对彼此好奇的东西直接沟通,可以避免误会“相知相交”。庄希威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没到过大陆的同学对大陆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把我到大陆各地的照片给她看,其中也包括我和同学考察汶川灾后重建的照片,后来她告诉我,大陆比‘想象’的要和谐。”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大陆学生来台读书等当前热门议题,也是两岸同学交流的话题。接受采访的大陆同学都说:“不少台湾同学的确有危机感,因为普遍感到大陆学生学业强。但他们也都认为,大陆学生来台是大势所趋,两岸交流,互补长短,台湾学生也能同步成长。”台湾的校长、老师对大陆学生来台也多有期待,一位教授就说过,两种学习方式的交融将是最好的。

    据学生们介绍,他们这批交流学生6月下旬将返回大陆的学校继续学业。接下来,新竹清大、交大将分别再有80多位大陆同学前来交流,比他们这一批多出一倍。作为两岸教育交流的先期践行者,这些“80后”甚至“90后”的学子们说,他们希望书写两岸教育交流美好的画卷。

 
 
 相关链接
· 福建首次成批次大规模组织高校学生赴台湾学习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