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搬迁强度超三峡工程 南水北调34.5万移民怎么迁?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29日   来源:人民日报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34.5万移民搬迁期限只有两年多时间。  

    “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规模最大的移民搬迁。”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基尧说,其搬迁强度超过了三峡工程,因为三峡百万移民搬迁用了10年左右时间,而南水北调移民要在两年多时间内完成搬迁。

    随着2.3万移民搬迁试点任务完成,6月中旬开始,南水北调大规模移民搬迁全面启动。34.5万移民怎么搬?如何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记者进行了采访。

    建设中的沙洋县后港镇荆南村移民安置点(5月24日摄)。湖北省南水北调库区外迁移民共有15245户,63622人(不含试点移民),将外迁到省内的178个安置点。截至目前,全部移民户已经完成外迁的“双确认、双委托”工作,并已开工建房14447户,安置点内的路、水、电施工也已经同时全面展开。据介绍,外迁移民将在8月30日前全部完成搬迁。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这是即将完工的谷城县石花镇凉水井村移民安置点(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摄

    保生存——生活水平不降低

    【移民故事】

    一幢幢新楼粉墙黛瓦,宽敞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新修的学校窗明几净……这是湖北省郧县3721名南水北调移民的新家园——该省团风县黄湖新区。

    “住的比过去的强多了。”走进一户三层“小洋楼”,59岁的郧县安阳镇余咀村农民张玉本说,从山里的土坯房搬进了258平方米的楼房,这是过去不敢想的事。

    作为湖北第一批试点安置移民,今年4月9日,张玉本全家7口人告别桑梓地,搬进新家园。他说,老家的房子补贴12.4万,橘子树一棵补50元,一亩6000元,大账算下来,搬迁没花多少钱。

    故土难离。张玉本说:“刚开始不愿意走,但政府把该想到的都想到了,房前政策到位,咱不能光顾自个儿。”

    让他感动的是,刚踏进家门,包户干部周天保就送来了米、面、油、各种蔬菜、对联和鞭炮。“第一天团风县给准备了欢迎饭,九菜一汤,我们都是坐着吃,县里干部都是端着碗站在一边吃。”张玉本说。

    【政策】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张基尧说,老百姓盼望搬迁后能提高生活水平,而不能越搬越穷。南水北调移民安置首先要保障移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到2013年,库区涉及河南、湖北两省移民约34.5万人。

    移民能享受哪些政策?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移民司司长袁松龄介绍:

    ——率先提高征地移民补偿标准,由被征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提高到16倍。

    ——每人一份口粮田,解决移民吃饭问题,原则上人均1.05—1.5亩耕地,高于库区原来人均0.94亩耕地水平。

    ——每户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解决移民安居问题,原住房人均不足24平方米的贫困移民户,按照每人24平方米标准进行建房补助;为每户移民解决天然气、煤气,或修建沼气池。

    ——每人享受一份国家后期扶持补助,从搬迁之日起,每人每年直补600元,连续扶持20年等。

    保发展——移民未到 就业先行

    【移民故事】

    “过去从家到镇里要十几里路,现在10分钟就能进县城。”从库区搬到了湖北省团风县黄湖新区,在外打工多年的毛云觉得生活方便了,丈夫进城打工,自己开个卖太阳能产品的小商店。这是她向往已久的生活。

    郧县青龙村48岁的朱大富,还是怀念过去的生活,他说:“过去山上有橘子,下河可以捕鱼,有多种经营收入,现在喝水、吃菜、烧火做饭都要钱。团风的种植结构跟郧县差别大,还要慢慢适应。”在搬迁前,团风县农业、畜牧、水产、农机等部门就到郧县举办了培训班,他后来想通了,“生活是人创造的,到这里照样能干一番事业!”

    谈起村民们今后的生活,青龙村村委会主任朱大明说,一方面靠打工就业,一方面靠高效农业。为了让移民有发展,按人均0.1亩的标准,为新村配置集体发展用地,有政策引导、有技术指导,发展养殖业、种植蔬菜应该效益不错。

    移民未到,就业先行。郧县安阳镇的农家女周梅说:“真没想到,去年11月,我们在团风的新家刚建设,自己就进了一家纺织公司当工人。”目前,团风县共接纳300多名移民进入本地企业工作,月人均收入都在千元以上。

    【政策】

    不仅让移民搬得出,更重要的是今后能发展。张基尧说,南水北调走开发性移民之路,采取前期补偿、补助和后期扶持相结合,国家移民政策与地方扶持政策相结合。一方面,国家专门安排资金,加强生产扶持,在保证移民生产土地的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扶持,促使移民早日融入当地社会,能发展、可致富。另一方面,推动移民新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多渠道安排资金,协调地方在供水、供电、交通、通信、医疗、教育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

    从各地实践看,河南省已经制定了实施方案,全省36个厅局都出台了具体政策,支农项目优先向移民新区安排,金融部门在移民发展生产时优先给予贷款。湖北省提出平均每户培训转移一个劳动力,帮扶干部“一对一”的长期包保机制;在人均1.5亩土地基础上,再按人均0.1亩的标准,为移民新村配置集体发展用地;按人均1500元的标准与国土部门土地整治投入相结合,用于实施移民责任田整理等政策。

    张基尧说,把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政策合力,切实维护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移民和被征迁群众的生活稳定、生产发展,让群众放心和满意。

    保公平——选点移民说了算

    【移民故事】

    “过去移民选点是政府说了算,现在是移民说了算。”朱大明说,从去年选点到规划再到建房,他和村里的移民代表全程参与监督,进城方便不方便,耕地远不远,房子质量行不行……没有代表的签字认可,下一道工序不能进行。

    据悉,通过移民的自主选择,湖北移民安置点数量也由最初的510个,调整为194个。

    “过去担心补贴被克扣,现在搬出、搬入,发了两次明白卡,心里踏实了。”村民张玉本边说边拿出了发给他的“明白卡”,一条条政策写得清楚:过渡期生活补助每人1200元,人均1.5亩耕地,人均3000元扶持发展生产……

    【政策】

    袁松龄说,加强移民资金监管,国家对移民资金实行稽察制度。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实施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直达移民户和建设单位。各级地方政府严格政策公示制度,让各项移民政策落实到位。对征地移民的调查、补偿、安置、资金兑现等情况,以村或居委会为单位及时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另外,对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稽察、审计、监察、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单位必须及时整改。

    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单位,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记者 赵永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大规模移民搬迁工作启动

    6月17日,在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凌岗村,搬迁的移民与亲人挥手告别。新华社发(高帆 摄)

    新华社郑州6月19日电(记者张兴军)长长的车队、胸前的大红花、夹道欢送的人群、噼里啪啦的鞭炮声……17日,对于64岁的张玉先老人来说,是一个难忘日子。因为,这一天他为了南水北调工程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土地。

    张玉先是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凌岗村村民,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他和同村的115户共计506名移民一起,从17日开始陆续迁入位于河南省唐河县毕店镇的移民新村,由此也标志着南水北调第一批大规模移民搬迁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详细阅读

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首批移民今年底完成搬迁

    新华社武汉6月24日电(记者田建军 姚润丰)记者从此间23日召开的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和干线征迁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获悉,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将完成移民搬迁任务14.1万人,这将是丹江口库区进入大规模搬迁安置后的首批移民。

    据项目法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介绍,14.1万移民涉及河南、湖北两省,分别为6.1万人和8万人。河南省首批6.1万移民搬迁工作已于2009年10月启动,计划2010年8月底完成搬迁,年底前完成安置;湖北省首批8万移民搬迁工作也于2010年6月启动,年底前完成。 >>>详细阅读

湖北南水北调中线大规模移民启动 共需移民18万

    10日,来自丹江口市浪河镇浪河口村的52户、181位移民,喜迁新居。在武汉市黄陂区大潭原种场的移民新村,当地干部群众敲锣打鼓,打出了“同饮汉江水,都是一家人”的横幅,欢迎181位移民正式成为“武汉人”。

    这标志着湖北省南水北调中线大规模移民已经启动。预计到8月底,8万外迁移民全部完成搬迁,在全省18个县市区的194个移民新村开始新的生活。 >>>详细阅读

 
 
 相关链接
·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库区水质保持优良
·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举行大规模水上搜救演习
· 南水北调干线工程已经进入全面加速建设阶段
· 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首批移民今年底完成搬迁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