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上海:“双轮驱动”促进中小企业科技人才辈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7月25日电(记者 罗争光)“政策带动”结合“企业主动”,在上海广大中小型科技企业,这种“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蔚然成风,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培养研发人才的实力。

    上海东升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创办之初仅有3名员工、几十万元的投资,而到2009年已经实现总收入1.7亿元、利润超过2000万元,成为上海市科委认定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公司总经理郑小群说,企业成长的关键,一靠政策的扶持,二靠紧紧抓住人才队伍建设。

    创业初期公司资金压力大,东升公司入驻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享受了3年的税收政策优惠。在此后的发展阶段,公司还陆续争取到上海市、区的各种优惠政策,如申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重点新产品认定、加强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等。

    “科技主管部门还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经验的不足的情况,开展了各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组织专家进行辅导,配备了创业辅导员。”郑小群说,“这些政策让企业一步步站稳了脚跟。”

    东升公司始终把人才看作最重要的资源。对于新进员工,公司通过“传帮带”的传统方式,为每一个人配备指导老师;为了推动外部人才和内部人才的交流,公司还与华东理工大学进行硕士、博士联合培养,有多名学生参加过企业研发的相关项目,并有2名学生在企业完成科研项目并拿到学位。公司还鼓励员工继续深造,并资助有潜力的“科研新兵”去高校提升学历。

    2003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的殷华,从刚进公司的一名研究助理,已经成长为公司的高级研发人员,独立带领3名助手组成的科研团队完成了多项关键技术和项目的攻关。2009年,殷华考取了在职研究生,公司为他提供全额资助。

    对人才的重视为企业聚集了一批科研精英。如今,该公司形成一支由多名博士带领、包括60多名研发工程师的科研队伍,申请发明专利157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6项。

    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是我国较早从事抗艾滋病病毒药物研发的企业。通过政策对接,这家公司几乎每年都列入国家及上海市各类技术创新计划项目,2003年和2007年两度入选“国家火炬计划”,2006年至2009年连续4年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认定。

    人才培养方面,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正平告诉记者,公司牢牢把握“以事业凝聚人、以工作锻炼人、以文化留住人”三个抓手,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阶梯式的人才培养。

    不论资排辈,不“以学历论能力”,迪赛诺公司确立了“以能力制胜”的人才评价标准,让各种人才在岗位的锻炼中脱颖而出。公司员工吴俊从安徽一所普通高校本科毕业,因为连续3年表现出色拿到了优秀项目奖金,今年被公司提升为唯一的非博士学历研究室主任。

    科技型企业要营造宽容失败与鼓励创新的氛围。“我们对于研发人员的失败非常宽容,因为鼓励创新就必须容忍一定的犯错成本。而对于研发人员来说,企业的宽容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看到成果转化和个人科研能力的上升。”王正平说。

 
 
 相关链接
· 上海市公安局:上海警方破获多起涉博知识产权案件
· 上海世博会向传统和“老祖宗”学习低碳经验
· 高虎城出席上海世博会“世贸组织荣誉日”并致辞
· 2010名中外歌者汇聚上海世博会同唱经典歌曲
· 上海核心城区率先建成完整地下管网信息系统
· 上海世博会沙特馆举行沙中建交20周年庆祝活动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