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治水兴川再扬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7月28日电(记者柴恭泉 杨三军)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之水灌溉川西平原,哺育出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2009年,都江堰的控灌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82万亩跃升至1030万亩,兼具灌溉、城镇供水、防洪、环保、发电等多种功能。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着“千河之省”美誉的四川省区域性、季节性缺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都江堰灌区在早年积攒下的诸如缺乏规划、自然老化等“历史欠账”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加之今年上半年的西南严重旱情,一系列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已向“天府之国”敲响了警钟。

    基于对未来水利发展所面临挑战的认真思考,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战略构想。计划从2009年至2016年的8年时间内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6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69万亩,相当于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项目实施后,全省将新增粮食100亿斤,超过目前全省粮食产量的10%。

    四川省都江堰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简称“人民渠二处”)是省水利厅直属的灌区单位之一,担负着人民渠和鲁联干渠共计319公里主干渠和鲁班水库的管护任务。在“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战略计划中,该部门肩负着近100万亩的扩灌任务。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使“人民渠二处”辖区内的水利设施遭受重创,近200公里的渠道被严重破坏,水库高度震损。在震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对现有水利设施实行修复并重建,成为这里的首要任务。修复为再造奠定基础,再造为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四川省提出的“三年灾后重建两年基本完成”的任务,便与“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为一体,成为承接四川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节点。

    位于绵阳市三台县鲁班镇的鲁班水库,是上世纪70年代末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库,库容水源自岷江而来,灌面包括三台、射洪、大英三县40多万亩。记者来到鲁班水库时,坝堤上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施工,技术工人王和党指着坝肩对记者说:“现在正在为大坝右肩进行浇注,外坡底下的放空底孔也正在进行最后的加固。前两天坝底廊道排水通道的浇灌刚刚完成,下一步可以进行廊道内的修复。”

    谈及震损情况,鲁班水库管理站站长董晓华说:“地震后我们这里被定为高危水库。面板漏水查不出漏水点、坝顶出现的裂缝纵横交错、廊道积水严重排不出去。这三大问题让我们十分头痛,这些问题不解决,水库就像是一艘有积水的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董晓华手里拿着工程修复方案图向记者介绍:“从去年12月正式开始修复以来,目前已完成了80%的工程量,按照现在‘攻坚战’的速度,预计今年9月份就可以完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保安全’,也就是确保三台县城以及下游各村镇的安全稳定。只要水库安全,效益就能够发挥。通过修复和扩建配套渠系,未来我们这里覆盖的灌面将从震前的40多万亩提升至63万亩左右,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奠定基础。”

    在人民渠六期干渠谭家坝渠段,记者看到水泥加固后的渠道平整延伸,渠道中水流顺畅。人民渠二处党委书记、副处长万忠海站在渠道边说:“同样受汶川地震严重影响的人民渠六期干渠,在近两年多的时间里实施了‘先修复、后重建’的攻坚工程。通过各方通力合作与艰苦奋战,其中部分渠段在2009年4月7日便已竣工并正式通水,仅20天的时间,就向灌区输水3000万立方米,为当年的春灌时期灌区的满载全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谈及该修复重建渠系对“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意义,万忠海表示,通过灾后重建,特别是防渗漏的措施,灌区节水效果大大增强,仅这一点就相当于增加了6至7万亩的灌面用水。此外,修复重建工程还将直接提升中江、三台等下游灌区的粮食生产和数百万人生活的用水能力。随着续建配套工程的不断推进,未来将改善80多万亩的灌面,并将增加20余万亩的新灌面。  

 
 
 相关链接
· 四川浙江等地有强降水 华北西北江汉等地有高温
· 四川宣汉洪灾造成142户农房垮塌 但无一人伤亡
· 四川全省到位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490余亿元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