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希望伴随国旗升起——国庆舟曲灾区生产生活见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甘肃舟曲10月1日电(记者朱国亮、肖正强)清晨,在雨水浸润的舟曲山谷中,在一片写着“救灾”字样的蓝色帐篷中,上百名受灾群众目光的注视下,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生日快乐,祖国母亲,衷心感谢您的救援之恩,愿您更加繁荣昌盛!

    这是来自舟曲灾区帐篷社区的问候,伴随五星红旗升起,哀伤逐渐淡去,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在升腾,心中的那份感激之情在激荡。在祖国大家庭的支援下,舟曲灾区生活正渐渐步入正轨,重建工作逐步展开。

    生产生活步入正轨

    经过近一月的努力,安尚福和哥哥的铺面清理出来了,从水里捞出来的衣服又挂到了墙上,从泥里挖出来的鞋子、箱包,又摆到了用木板、条凳搭建的货架上。

    “60万元的货全被淹了,好多都冲走了,烂了,剩下这些能卖几个钱算几个钱,一步一步来,生意还得做下去。”安尚福说。

    来自甘肃秦安县的安尚福和哥哥在舟曲县城做服装、鞋帽、箱包买卖多年,好不容易积攒了一点积蓄,不想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泥石流将白龙江水阻截抬升,淹没了他们的门店和两个库房。

    8月8日凌晨泥石流发生的那一刻,安尚福永远都难以忘却。“那天晚上,我就睡在店里,跑出店时,江水已到门口,我穿着裤衩和背心就跑出来了。”安尚福说。

    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很长一段时间,舟曲县城的秩序被彻底打乱,哀伤的情绪笼罩着整个小城。记者8月16日第一次到舟曲灾区时,江水尚未退去,被安置在舟曲一中等临时安置点的许多群众还吃不上热菜热饭,临时开辟的一条小道交通拥堵不堪,许多商店关门歇业。

    如今,随着淤泥被清理,小城的生产生活秩序又开始逐渐恢复。和安尚福的店铺一样,虽然简陋,大部分商店又都陆续开张,市场重新兴起,因灾害停建的工程又开始施工,沿江的大道也已贯通,小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景象。

    在沙川坝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帐篷社区,人们也开始逐渐适应帐篷里的生活,看看电视,打扫帐篷内外卫生,到县城买点日用品或打打零工。

    “从锅碗瓢盆到吃喝住穿,政府样样都发放,基本生活有保障,就等着重建。”住在帐篷社区的月圆村村民薛虎林说,泥石流灾害带走了他的父母、兄弟、嫂子、弟媳、侄女等共9位亲人,他外出打工两年,却不曾想再也见不到永远埋在了泥石流中的亲人。

    悲伤的眼泪流干了,生活还得继续。“等一切安顿好了,我就出去打工。”薛虎林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对记者说,旁边的电磁炉上煮的是土豆和排骨,香味四散开来。

    重建正在一步步展开

    三眼峪、罗家峪两条被夷为平地的沟道,是“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留下的两道深深的伤痕。

    灾后,记者第一次来到三眼峪沟,看到受灾群众正在急切地挖掘亲人的遗体,泥石流堆上到处散落着各种杂物,沟中间和两边是大量被泥石流冲得东倒西歪的残破建筑。

    如今,多数危房已被拆除,两条沟内的泥石流堆得到平整,中间分别被挖出一条简易的排洪渠道,清澈的泉水沿着沟道潺潺地流。沿着溪流,汽车可一直开到山脚下。在泥石流堆上,一丛丛不知名的小草又从地底下冒出来,有的已开出小花。

    国庆前夕,三眼峪、罗家峪沟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已开工建设,沿沟插满了旗帜,“重建家园”的标语被竖起来,到处机器轰鸣。国庆期间,工人们也不休息,加班加点施工,只为在最短的时间修复两条沟的防洪设施。

    “这两条沟道设计的防洪标准均为10年一遇洪水,渠道用浆砌石衬砌,沟道两边修建3米宽的巡渠道路,上面还要架设钢筋混泥土的桥梁,供沟两边的行人通行。”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总监理工程师李孔安说,“如果进展顺利,预计这两条沟的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将在今年12月底完成。”

    不仅三眼峪、罗家峪沟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开工,整个县城的供水工程也在抓紧施工,昔日疏浚白龙江河道的功勋部队——武警水电部队直接从救援转入白龙江堰塞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洪工程建设。

    全面重建启动前的准备工作也在紧张进行。近日,舟曲灾区已接到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工信委制定的《舟曲灾后重建价格监管工作方案》,这一方案明确了灾区价格监管职责分工和灾区重建建材、运输价格水平,以规范舟曲灾后重建价格秩序,保障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泥石流可以阻挡江水,可以摧毁房屋、田地,但摧毁不了生生不息的生活,阻挡不了人们重建家园的决心和步伐。舟曲灾区的群众们相信,未来的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祖国在一天天富强。

    救援之恩永难忘怀

    咆哮的泥石流可以抚平,漫滩的白龙江水已归槽,救援之恩也已深刻于舟曲受灾群众内心,永难忘怀。

    “走得太突然,什么都来不及准备,我只好将一箱救灾机构发的饮料硬塞给他们。”回忆起救援官兵撤离舟曲的那一天,白玉兰念叨着,“要是提前知道他们走,我就准备点核桃什么的,多少送些土产货,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50岁的白玉兰和丈夫桑彩鲜用辛辛苦苦积攒几十年的积蓄买了一套新房,不想在这次泥石流灾害中,被堰塞湖水淹了,一家人在黑夜中逃出,连一套换洗的衣服都没来得及拿。如今水虽然退了,但仍无法入住,他们不得不继续住在帐篷社区。

    “帐篷有点潮,晚上有点冷,但是这么大的灾情,我们能够很快住进帐篷,发放的生活用品这么齐全,就和家里一样,说心里话要感谢国家,感谢子弟兵。”桑彩鲜说,“如果不是国家富强了,我们哪能得到这么好的救济?”

    桑彩鲜住进帐篷社区不久,就在自家的帐篷上插了一杆红旗。他说:“插红旗没别的意思,就是发自内心地觉得国家好,政策好。”记者在桑彩鲜的帐篷里看到,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各种生活必需品,从灶具到电视,从米面油到簸箕扫帚,从换洗的衣服到挡蚊虫的门帘,一应俱全。

    感恩的不仅仅是帐篷社区的居民。国庆节的前一天,舟曲县第三初级中学的学生们用一场文艺演出庆祝国庆节,孩子们用声情并茂的配乐诗朗诵,回忆了此次抗洪救灾中的一个个感人瞬间,用稚嫩的演出和清亮的嗓音表达着内心的感激之情。

    41岁的郭锋芒在第三初级中学教政治、历史,他说:“从汶川、玉树到舟曲,在这些大灾难中,从军队救援、物资支援到医疗救助,都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如今国家确实强大了。”

    一个富强的国家,是灾区最大的依靠。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旗在帐篷社区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再一次坚定了人们对新生活的信心。 

 
 
 相关链接
· 武警甘肃舟曲救援部队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
· 甘肃派工作组开展舟曲灾区基层干部心理疏导工作
· 舟曲异地就读学生过中秋:千里同明月 异地像家乡
· 舟曲灾区“两节”市场供应充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