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湖南:生物技术诱捕虫害 水稻大省优质稻迎丰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长沙10月16日电(记者 周楠)15日,国内水稻生产面积第一大省湖南省持续多日的阴雨天气逐渐结束,随着气温慢慢回升,秋粮收割越来越近。记者来到长沙县春华镇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发现当地使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进行无公害生产,能达到优质高产的效果,再过一周,丰收在望。

    记者了解到,这个优质稻生产基地包括400余亩高标优质香稻绿色生产示范区以及高标优质香稻无公害生产示范区1600余亩,是湖南宇田公司发展“订单农业”的重要基地,技术指导则依托湖南水稻研究所。

    湖南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方国华告诉记者,春华镇优质稻基地运用生物技术有效防治了虫害,保证了高产,例如种植最多的湘晚籼17号的理论高产将达到516公斤每亩,同时由于大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了无公害生产甚至是绿色生产,保证了稻米的优质、无污染。他说,现在晚稻已经进入到蜡熟期,只要天气保持晴朗,再过一周,就将迎来丰收。

    记者看到,在稻田里,每隔七八里就插着一根竹子,竹子上吊着一个杯口朝下的纸杯子,很像一盏“小灯笼”。方国华告诉记者,这些“小灯笼”其实是稻螟赤眼蜂防治螟虫技术,它将在源头上防治虫害,能够将至少80%的螟虫卵杀死。

    这一技术充分利用了赤眼蜂喜欢将蜂卵寄生在螟虫卵上的特点。在每年的5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等到稻田里的螟虫害达到一定程度,水稻叶上的螟虫卵足够多时,农技人员将附有赤眼蜂蜂卵的卵卡挂在田间,卡上罩个纸杯,防止雨淋。约3天后,幼蜂孵化出来,并迅速在稻田里寻找螟虫卵,将蜂卵产在螟卵上,通过吸收螟卵的营养,再次孵出下一代赤眼蜂,而螟卵由于营养被夺走,其繁衍过程被切断。如此循环,螟虫害将在源头上得到防治。

    基地的技术人员夏春华介绍,由于无法在源头100%的防治螟虫害,所以基地还采用了杀虫灯技术。记者看到,挂在田边的电线杆上的杀虫灯,像一盏盏“大灯笼”,与田里的小灯笼相映成趣。

    夏春华说,传统的杀虫灯都是电击式的,即在夜间利用灯光诱蛾,通过灯管外层的电网将虫子电死,但是这一技术也有其缺陷,第一是会将趋光的益虫杀死,第二是虫子尸体黏在电网上,影响灯的使用效率。因此湖南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张玉烛带着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攻关,结合扇吸式高效诱虫灯技术,研制出了益害分离型扇吸式诱虫灯,即将电击改为扇吸,通过电灯旁的风扇将虫子吸入装虫袋,结合益虫的生存特点,装虫袋里有稻株为其提供生存场所。由于多数益虫寿命略长于害虫,所以一般等上三四天打开袋子后,多数益虫仍然存活,大部分害虫已经死掉,大大减少了被“误杀”益虫数量。

    方国华介绍,杀虫灯的效果显著,一般一晚上能杀死一到两斤虫子,使用杀虫灯,能够减少害虫基数,控制稻田不会发生大规模虫害。

    性引诱剂技术则既能控制成虫基数,也能切断害虫繁衍。方国华告诉记者,田边插着的一个个白色塑料筒就是对害虫实施的“美人计”,塑料筒里散发出来的模仿螟虫雌虫求偶时释放的性激素,引诱雄虫通过一个小孔飞进瓶子里,外大里小的小孔能保证雄虫“有去无回”,最后死在瓶子里。雄虫数量减少一是减少了成虫基数,二是降低虫卵受精的几率,尽力切断其繁衍过程。

    方国华和农民算过一笔账,系统的优质稻生态防治技术成本并不是特别高,效益还特别好,平均一亩地每季120多元,而基地附近的农田,每年承包给植保站进行化学技术防虫害,也要花费将近120元的成本,两者成本相差无几。而且,基地生产出来的优质稻是无公害的,甚至绿色的,价格比普通稻米的价格要高30%,今年上半年每一百斤最高达135元。所以方国华坚信,生物技术防治虫害定能得到推广。

    最近,基地还在研制一种新的技术,即将牛蛙放入水田,专治稻田下层的稻飞虱,这样不仅减少了虫害,还降低了水稻病害发生率,属于完全的有机生产,既能产出生态稻,又能产出生态牛蛙,除了管理成本,基本没什么投入。

    可喜的是,有了优质稻产业化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春华镇的这一基地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方国华告诉记者,附近村民已经由最初对生物技术防治虫害的效果抱有怀疑,到现在逐步试探观望。他相信,随着今年晚稻“质”、“量”取得双优,这一技术必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

 
 
 相关链接
·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白叶枯病菌侵害水稻机理
· 云南农科技术境外开花结果 水稻最高单产增七成
· 发展改革委:东北水稻玉米主产区丰收已成定局
· 黑龙江大力推广水稻节水灌溉 年节水14亿立方米
· 袁隆平院士:超级杂交水稻要和有机生产相结合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