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淮河流域已解决2089万农村人口饮水难或安全问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24日   来源:新华社

淮河流域已解决2089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或安全问题

    新华社合肥10月24日电(记者蔡敏、詹婷婷)10月24日-25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和淮河研究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在安徽蚌埠举行。水利部淮委总工程师顾洪在此间表示,多年来,淮河流域已解决2089万人的饮水困难或安全问题。

    据顾洪介绍,淮委等有关部门一直将解决淮河流域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制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加强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与管理,建立了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了饮用水源地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启动实施饮水解困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极大改善了农村居民饮水条件。到2009年,淮河流域已解决2089万人的饮水困难或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淮河流域已建成蓄、引、提水等各类供水工程,设计年供水能力达823亿立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是向农业供水,发展到向农业、工业、城乡生活和生态供水。

    据悉,经过60年建设,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建立,江、淮、沂沭泗水资源跨流域调水体系初步形成,跨省、跨水系、跨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治淮60年:“水口袋”正在成为“米粮仓”

    新华社合肥10月24日电(记者蔡敏、杨玉华)记者从23日召开的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上获悉,经过60年的淮河治理,如今淮河的年供水能力已达823亿立方米,年均灌溉面积增加到1亿亩。通过防洪除涝灌等治理工程累计增粮超过6000亿公斤。淮河流域正在从昔日的水患频发的“水口袋”日益转变成为“米粮仓”。

    据了解,新中国治淮60年,淮河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流域防洪保安能力方面有显著提高,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中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区和重要城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此外,流域初步建成蓄、引、提、调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设计年供水能力达到823亿立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倍。建成了水库塘坝灌区、河湖灌区、机电井灌区、引黄灌区四大灌溉体系,设计灌溉面积达1.7亿亩,年均灌溉面积从1500万亩增加到1亿亩。粮食产量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大幅增加。其中,防洪工程累计减淹面积48337万亩;流域除涝和灌溉累计增加粮食达到6341亿公斤。

    据了解,根据新一轮治淮精神,淮河流域各省份在治淮骨干工程陆续完工的基础上,又相继开始实施新一轮以淮河通畅和粮食增产为主要任务的治淮战役。淮河流域的安徽省就提出今年将推进以治淮新三项工程即行蓄洪区调整、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淮干一般堤防加固为主要内容、以解决沿淮淮北群众安居与发展为目标的新一轮治淮工作。其中以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治淮新工程将着力提升淮河流域平原低洼地的防涝抗灾能力,促进淮河流域的粮食生产能力。

    安徽省水利部门的负责人介绍,淮河“两头翘中间洼”,以安徽省为主的2600多万亩肥沃低洼土地,平均3-4年就要发生一次涝灾,一般一次灾害就长达2-3个月。低洼地“关门淹”现象致使淮河流域大面积土地农业生产波动很大,遇到中小灾害,粮食生产即会明显减产。实施平原低洼地治理后,将把沿淮淮北洼地除涝标准提高到5年一遇以上,把沿淮大面积洼地由“水口袋”变成“米粮仓”。

    水利和农业专家的调研和测算,如果国家和沿淮省市的相关治理工程全部启动,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以淮河低洼地治理为重点的新一轮治淮工程将可实现年平均减淹耕地400万亩,改善耕地2200万亩,年平均增产粮食50亿公斤的目标。

淮河流域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七成以上

    新华社合肥10月24日电(记者蔡敏、詹婷婷)记者从此间举行的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上获悉,至2009年淮河全流域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53座,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七成以上。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地区,水资源保护工作经历了水质保护、水功能区保护和河湖生态保护的发展历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将淮河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点。

    据水利部淮委总工程师顾洪介绍,2000年以来,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至2009年全流域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53座,形成处理能力约965万吨每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七成以上,全流域入河排污总量显著减少。据监测,2009年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COD入河排放量为55.08万吨,比治污初期1995年的150万吨削减了63.3%;省界断面水质明显改善,2009年淮河流域省界断面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的测次占44.2%,比1995年的75.3%下降了31.1%;流域内重大水污染事故明显减少,2005年以来淮河干流未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

    据悉,淮河流域管理机构、省、市三级监测体系基本形成,建成29个水环境监测中心和分中心,实施监测项目100多项,全流域889个水功能区和1400多个重点入河排污口全部纳入监测范围。水质监测领域不断拓展,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有毒有机物监测和河湖生态监测,为水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淮河入海水道发挥巨大减灾效益

    新华社南京10月24日电(记者陈刚、孙彬)随着我国治理淮河工作的陆续推进,江苏省建设了一批卓有成效的水利工程,发挥出巨大的效益,1998年投入建设的淮河入海水道成为淮河泄洪的重要通道,减灾效益明显,有效保障了沿淮地区经济的发展。

    淮河入海水道2003年6月28日建成,2006年7月5日通过了竣工验收,已完成的一期工程设计排洪量是2270立方米每秒,总投资41.17亿元。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在平地挖开南北两条深泓,借助滩地行洪。沿途穿越京杭大运河、京沪高速公路、通榆河、204国道等多条主要交通干线和河流。淮河入海水道淮安枢纽和滨海枢纽是亚洲最大的河道立交,配合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等工程,使洪泽湖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据了解,2003年,主体工程刚建成6天的淮河入海水道,就紧急行洪33天,泄洪总量44亿立方米,直接免灾效益达到27.68亿元。2007年,再次启用后的淮河入海水道的最大泄洪流量达2080立方米每秒,确保洪泽湖水位控制在14米以内,安徽淮河干流和江苏省洪泽湖周边无一破圩。

    统计显示,目前,淮河水系入江入海的排洪能力已由80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1.53万至1.83万立方米每秒,沂沭泗水系的入海排洪能力由10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2万立方米每秒。淮河入海水道保证了沿淮河农田旱涝保收,加速了当地农村耕作制度的改变,目前淮河水系360万亩“沤田”已全部改成稻麦两熟高产田,流域1025万亩盐碱地中已得到治理的有977万亩。与此同时,104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徐州、连云港严重缺水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善。 

江苏多措并举保障淮河“清水流”

    新华社南京10月24日电(记者陈刚 孙彬)多年来,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江苏省淮河流域各地采取多重措施保障淮河“清水流”,自2005年以来,淮河干支流Ⅰ—Ⅲ类水质比例逐年上升。

    为了保障淮河“清水流”,江苏省政府制订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实施计划和5个专项规划。今年公布的《2009年度江苏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江苏省当年全面启动治淮“2322”行动计划,编制了2条出省河流、3大湖泊、2条清水廊道和2个重点入江、入海河流专项治理规划。列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的146项治污工程,85项完成竣工验收,11项正在调试,完成率较2008年提高30个百分点。列入《淮河流域治污工程完善和重点断面水质达标方案》的56项重点治污工程,完成35项,调试7项,在建4项。

    江苏省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江苏省淮河流域已建成污水处理厂86座,累计铺设主干管网3200多公里,日处理能力达250万吨,其中2009年新建19座污水处理厂,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30万吨。当年,淮河干流水质为优,支流水质为轻度污染。

    地处淮河下游的淮安市等地还积极探索“河长制”,推出相应的管理考评奖惩办法和管理保证金制度,建立了河长(县级)、段长(乡级)、点长(村级)的区域责任制网络,把全市112家重点企业作为“点长”,在各级“河长”的带领下,辖区内水质趋于好转,出现了“尾水归槽走,清水普地流”的景象,饮用水质大大好转。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淮河干流江苏段4个断面水质中,Ⅲ类水质占100%,同比保持稳定。主要支流的179个断面中,Ⅰ—Ⅲ类占60.3%,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劣于Ⅴ类水质占8.4%,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

 
 
 相关链接
· 安徽省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淮河流域治理纪实
· 水利部在京召开《淮河流域综合规划》专家审查会
· 水利部:世行贷款淮河流域平原洼地治理项目开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