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北京文化体制改革重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民共享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万一、李亚红)北京市文化局28日称,“十一五”期间,北京市文化局重点在社区、农村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和图书馆建设等领域加大投入,兼顾城乡间、区域间协调发展,构建起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是设施,北京市文化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在农村、社区。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才能改变城乡不对称的状况,公共文化服务才能均等共享,惠及全民。据悉,北京市财政不断增加对基层的文化资金投入,“十一五”五年累计投入资金约22亿元。

    降巩民指出,北京市这些年把文化建设关注点放到了基层,尤其是放到了农村,这使北京整个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向前走了一大步。北京市文化局下属53家院团,通过转企改制减少了40家事业单位,腾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给文化发展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北京市2006年推行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政府通过财政补贴,鼓励国有和民营各类专业艺术院团进入农村演出,并激励业余文艺团队开展跨区县演出交流,已累计演出3.4万场。

    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何昕说,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愿意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产品和服务,并在质量、数量方面符合北京市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要求,都可以参加公共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活动的政府采购。

    目前,北京市构建起覆盖城乡的演出服务体系,北京市文化局利用郊区县闲置多年的剧场,推出“周末场演出计划”。何昕说,投入仅相当于一个剧院年经费的一半,全年增加演出近1000场,使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城乡居民每周能观赏到高质量的文艺演出。

    此外,北京市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电影服务体系,采取政府招投标采购,在北京市农村和社区数字影厅配备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并提供建设资金,购买版权,提供场次补贴。北京朝阳区文化馆2003年积极引导农村自发形成的“文化大院”,为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开办“民工影院”,巩固了农民、农民工家门口的文化阵地,让他们就近享受到文化服务。

    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说,朝阳区流动人口多、外国人多,决定了文化馆的服务对象不能局限在社区(村)的北京人,还应该包括外来流动人口、驻区外国人、在校师生等不同人群。1996年,朝阳区文化馆年服务受众15万人次,2009年,年服务受众已超过400万人次。

    降巩民认为,现在应发动全社会共同生产文化产品,只有使文化院团转企改制,政府才能摆脱“自己的孩子自己喂”的处境,对所有文化院团一视同仁,也才能有效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创作。他建议,“十二五”期间,政府要更多地在公共文化服务上下力气,为文化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秩序,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民营文化演出单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关链接
· 胡春华:着力推动内蒙古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 欧阳坚:文化体制改革必须真抓真改才能出实效
· 罗清泉、李鸿忠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抓实
· 刘淇主持召开会议 研究北京文化体制改革等事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