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上海世博会:世界永远铭记 世界为中国喝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31日   来源:新华社

上海世博会:世界永远铭记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新华社记者)金秋时节,“东方明珠”屹立的江畔。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在尾声突破参观人数历史峰值后徐徐落幕。然而,人们仍余兴未尽,依依难舍。

    184天,中国圆百年之梦,世界各国竞展风姿。

    159年来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主办综合类世博会。这届世博会,参展方最多,园区面积最大,参观人数最多……上海世博会创造了一个个历史之最,以精美绝伦的展示带给世界人民巨大的精神享受和智慧启迪。她的辉煌世界铭记。

    上海世博会无疑是成功的——不仅中国人为之赞叹,世界各国也为之喝彩!她秉承“多元、和谐、包容、创新与共生”的理念已超越时空,升华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将激励世人续写绚丽的“后世博时代”。

    世界为中国喝彩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正值世界笼罩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下,然而中国政府以极大的勇气“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凝聚起了世界各国的信心与希望。

    这届首次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会共吸引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轰轰烈烈地上演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国际大戏。

    拉脱维亚总统扎特莱尔斯说,上海世博会是一个盛大的、振奋人心的盛会,“超出了自己的所有预想”。他说,上海世博会将历史和现代完美融合,将现在和未来对接,为东西方相聚架起了桥梁;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中国人的“技能和创造性”,展示出中国“杰出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水平”,为今后的世博会竖起了标杆。

    英国贸易投资署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卡恩爵士说,中国举办了一届非常成功的世博会,“他们以非常实用、非常高效的方式组织了这项活动”。

    爱沙尼亚外长佩特向新华社记者表示,世博会让世界其他各国把目光投向亚洲和中国,并在此建立和加强跨国联系与合作。“世博会不仅让中国也让世界受益”。

    白求恩大夫的远亲罗伯逊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世博会令人惊叹!其规模和质量不可思议,吸引了那么多参观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俄罗斯工商总会的TPP通讯社发表评论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史上最引人瞩目的盛事之一。文章把上海世博会比作“是功率最强大的智慧感应器”,“是一场智力奥运会”。

    拉脱维亚教育和科学部长科克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组织奥运会、世博会等大规模盛会的能力值得全世界学习,很难想象,世博会如何能够一天成功接待100多万名观光者。

    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秘书长林学文谈起上海世博会眉飞色舞。他用得最多的词就是“不可思议”。他说:“我身边的美国朋友告诉我,他们通过世博会了解到当代中国不仅只有美食和功夫,原来开放的中国是如此精彩,他们都为中国的巨大发展而惊叹。”

    美国投资家罗伯特·库恩说:“身处世博园,我眼前的景象是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一个努力为全人类在科学、文化、经济方面作出贡献的国家。”

    多元文化齐聚亮相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孤立存在,单一的全球文化是不可思议的。上海世博会是一届展示世界多样性、昭示人类进步与文明的博览会,是全球多元文化的集体亮相。

    在世博园里,不论东方西方,不论穷国富国,有的只是人类文明的平等交流、学习和欣赏。

    ——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沙特馆的“月亮宝船”、英国馆的“种子殿堂”、德国馆的“动力之源”、突尼斯馆的现代画作、埃及馆的黄金法老面具、墨西哥馆的“风筝林”、帕劳馆的太平洋岛国精美木雕……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在这里“一视同仁”地得到充分展示。

    拉脱维亚教育和科学部长科克对新华社记者说,世博会为普通民众认识世界提供了可能,让这些人“能在一天的时间里有机会领略到世界各种文化,得到有关全世界的印象”,当今世界正是在相互认识和了解中得到发展。他还特别强调,世博会为企业家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机会和平台。

    温哥华《环球华报》总编辑黄运荣说:这次世博会是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举办;而世博会恰恰是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上海世博会,“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

    在参观了上海世博会后,美国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大学伊丽莎白·什尼克教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普通中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它让中国民众有机会了解世界最新文明成果、近距离接触各国文化、学习全球先进科学技术。而这种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会增进中国人民同其他各国人民的沟通和理解。”

    在世博园,人们清楚地看到,世界是如此绚丽多姿!面对当今“全球化”趋势,各民族只有相互包容,和谐相处,才是21世纪人类生存的正确选择,才能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遗产丰富影响深远

    世博会是精神播种机,也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上海世博会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提出了当今人类如何应对工业化、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与安全等问题,传播了未来城市的理念。

    上海世博会首次为残疾人设立“生命阳光馆”、首创“城市最佳实践区”、首创网上世博会…… 她以自身实践传达出一个明确的“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开放与发展”的理念,她给21世纪人类的历史启迪是“和谐共荣”。这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神遗产必将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其深远影响无可估量。

    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克劳斯说,中国政府和上海市政府举办了一届出色的世博会,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恰恰与人居署所传达的信息和努力的方向不谋而合。他说,“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参展城市来自全球各地,这些城市的范例、创举为未来的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经验。

    法国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说,“本届世博会无论在促进经济、提倡可持续发展还是环境保护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一次关于美好城市的讨论,是一次关于优质城市生活的对话。通过这一契机,民众将会更积极地投入到清洁社会的建设中去,而一些先进技术的展示也将有利于它们向其他国家的推广”。

    一位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真理报》记者写道,世博会是一场创意和高科技的竞赛,几乎所有参展方都展示了创新科技成果。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戈登·坎贝尔说:“上海世博会真正的作用在于,她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在考虑富有活力的城市和创造人们愿意居住的地方时能做些什么。”

    法国政府总代表若泽·弗雷什说:“如何建造未来的城市,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的答案关系到世界各个国家。在世博会闭幕之际,我们将发表《上海宣言》,帮助人们提高认识,重视城市的和谐发展,这就是上海世博会带给世界的最大贡献。”

    上海世博会闭幕了,然而她非同凡响的精彩乐章仍在地球村回旋。一个“后世博时代”正“异军突起”。

    如何传承上海世博会倡导的发展理念?如何让世博精神和物质财富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世界在思考,各国在探索。生活在蓝色地球上的人们正在“追求卓越”的中国精神激励下,努力创造美好的新生活。(执笔记者王丹蒂,参与记者黄晓南、马丹、王亚宏、荣娇娇、杨德洪、李学梅、谢美华、郭倩)

 
 
 相关链接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
· 温家宝会见出席上海世博会有关活动的外国领导人
·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高峰论坛发表《上海宣言》
· 城市时代的共同愿景——解读世博会《上海宣言》
· 人民日报社论:热烈祝贺中国上海世博会圆满闭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