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十二五”期间“四大工程”将引领上海发展转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0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2月8日电(记者 罗争光)过去5年里,上海科技进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作用日益显著,高新技术不仅在节能减排、重大科技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成为“主角”,更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十二五”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上海将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率,大力推进研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推进“四大工程”引领发展转型。

    高新技术全面“领跑”

    在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的大厅内,迎面一块黑底红字的巨型显示屏,每天都更新着该公司两台百万千瓦发电机组的供电标准煤耗。

    从2008年正式建成投产开始,火力发电的供电标准煤耗世界最低纪录就一直由这家公司保持:2008年为287克/千瓦时,2009年降至282克/千瓦时,而同期世界最先进的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的煤耗在300克/千瓦时左右。“2010年全年,‘外三’应该可以降至280克/千瓦时以下。”公司总经理冯伟忠说。

    冯伟忠称,与国内同类机组平均水平比,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这两台机组每发1千瓦时电,可以节约62克标准煤,一年就可节省标煤70多万吨,累计可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00万吨。这对于我国在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减少40%至45%的计划而言,意义深远。

    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煤耗世界最低纪录”,源于其长期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在建厂和运行的5年间,“外三”研发并组织实施了“零能耗脱硫”、“广义回热技术”等11项世界首创技术,“超超临界机组参数和运行方式优化”等6项国内首创项目,取得了9项国家专利授权。

    “外三”的成绩,是上海科技创新全面迈进的一个缩影。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介绍说,“十一五”期间,上海共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任务5357项。在上海研制的我国大型客机首个型号C919技术方案取得明显进展,ARJ21-700支线飞机试飞、试航取证也全面展开;“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重大新药研制”、“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网”等重大专项,部分阶段性成果已实现产业转化;首台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先进封装光刻机实现市场销售额“零”突破,65纳米介质刻蚀机2010年已销售12台,并获得国外批量订单。

    “科技支撑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越来越明显,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寿子琪表示,2009年上海全市新能源等九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完成工业总产值5561亿元,同比增长8.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3.3%。而截至今年7月,上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50%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达到63.8%。

    提升创新效率

    寿子琪说,尽管上海“十一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的五项指标均可实现,“但量上的数据攀升并不代表创新效率质的提升。如何继续突破科技创新依然存在的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短板’,将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短板”何在?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陈杰直言不讳:“首先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其次是金融资本对科技创新仍然缺乏有效衔接和支撑;再次是因为体制机制上的制约,在知识创造、转移、扩散和转化的链条中难以形成有效合力;此外,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也有待强化,这关系到上海科技创新总体效率。”

    因此,“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上海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

    “首先要有目标指引。”陈杰介绍说,“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对科技发展考核指标进行针对性的调整,重点突出提高“大中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三大指标。“考核指标的调整,意味着‘十二五’期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得到重点发展。”

    加强和促进产、学、研的合作是上海提升创新效率的重点工作。“真正的产、学、研相结合,应该是以产业应用为目标导向。因此,要加强企业与研究单位的沟通、融合,加速推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上海市科委发展计划处副处长陈海鹏表示,根据今年7月启动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上海市试点工作的阶段目标计划,到2012年将在半导体照明、下一代广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构建6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15个国家级及上海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是促进“产、学、研”融合的一条有效途径。上海市杨浦区不仅建立了上海最大的科技孵化基地,而且还建立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的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加强了区校联动与区校融合,为后续发展集聚了更多资源。目前,环同济大学知识经济圈已形成了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市政工程设计、通信工程设计等多个完整产业链,聚集企业近1600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预计2010年总产出将近150亿元,而2015年将超过300亿元。

    “四大工程”引领创新转型

    上海世博会已成为上海发展高新技术、探索先进科技成果应用的试验田。“着眼‘十二五’,科技创新推动和引领上海经济转型的作用将全面凸显。为提升科技发展的动力、活力与合力,上海将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寿子琪说。

    所谓“四大工程”,即: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集成应用示范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它们构成一个体系,为上海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打基础,更是提升创新效率的前提和保证。

    新兴产业是这一体系的“龙头”。除了形成产业自主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及做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两个目标之外,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将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重点推进针对耐药菌的新型抗感染药物研发,实现新增产值10亿元;重点开发A00纯电动乘用车,力争取得整车、动力系统集成、电机及动力蓄电池组等自主系列核心技术,2015年产量达到万辆级……

    基础能力提升则是解决“龙头”“舞”起来的动力。陈海鹏介绍说,为支撑产业发展转型的创新需求,上海将在“上海光源”等国际先进科学设施的基础上,继续建设大科学工程,在未来五年使国家级研发基地总数达到130个左右,新建和完善约4个大科学工程(装置),并建立起强大的人才支撑队伍。

    上海市科委党委书记陈克宏表示,上海还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和深化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三项行动,针对性地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把技术创新工程视作一个重要目标而不是配套服务措施,实现从软的服务环境到‘实’的创新工程的转变,从而真正发挥引领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作用。”

 
 
 相关链接
· 李克强出席"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工作座谈会
· 《“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教育和就业在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中将成重点
·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谋划“十二五”期间工作重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