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耕海牧鱼”正当时——山东蓝色经济扬帆起航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2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12月25日电(记者吕福明)当拥有3.2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国,开始将目光转向广阔的蓝色海洋,坚定信心实施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时,一个“耕海牧鱼”的时代已经来临。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说,长期以来,人们对海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蓝色国土意识缺失。如大家都知道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却很少提及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100公里以内的地区,中国约有5亿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中国已查明的海洋石油资源储量246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3%,天然气资源16亿立方米,占全国储量的39%。其中,仅山东省龙口海底煤炭资源就已探明9亿多吨,莱州海底黄金储量达100多吨。

    目前,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占GDP的比重达到9.53%,吸纳3200多万人就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山东省就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海上山东”的发展战略。山东去年海洋经济总量达6040亿元,占全国的18.9%,居全国第二位。山东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均居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此前在青岛表示,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百字方针”,明确了未来5年海洋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标志着中国海洋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4月中旬,国务院批准同意在广东、山东、浙江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7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海洋局在青岛召开了试点工作启动会议,从此吹响向海洋进军的号角。

    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近海海域近16万平方公里,跨越渤海与黄海。向海洋要资源,大力发展蓝色经济,被视为山东省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有关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正在积极进行当中。

    在山东近海区域,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已不可持续。当地近年来开始大量投放人工鱼礁,为海洋鱼类提供接近天然的生存繁殖空间。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巡视员王诗成介绍,建设人工“海洋牧场”,将是海洋资源利用的一场重大产业革命。

    所谓“海洋牧场”,是指在某一海域内,通过建设大型人工孵化厂,大规模投放人工鱼礁及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等,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建设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这种方式,就像人们在陆地上放牧牛羊一样。

    山东提出,未来10年,使有条件的半岛沿岸20%的海床敷设人工鱼礁,近海渔场全面实行人工放流增殖,增殖品种扩大到30个以上,深水特大型抗风浪网箱发展到5000个以上。到2020年,山东半岛“海洋牧场”产业及海洋生物产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建成国内最大的现代化“海洋牧场”。

    除了传统领域的“耕海牧鱼”外,中国在海洋生物产业等高端产业领域也取得突破。近日,青岛一家生物医药公司的崔海栋博士向记者展示了海洋生物制药的神奇魅力。

    从螃蟹腿上提取甲壳素研制成的一种名叫“壳聚糖基愈创贴”医用布条,具有迅速止血、黏合刀口的功效,而且还可以被人体吸收,免去了手术缝拆线的痛苦。这种源自蟹腿的药用材料,还可以被制成人造角膜和人造血管。在青岛,一个新兴的生物产业园区正在迅速崛起。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副巡视员沈叙健介绍,目前,中国海洋经济基本形成由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海水利用、海洋船舶、海洋工程建筑等海洋产业群,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10%,海洋经济区域布局已初步形成。 

 
 
 相关链接
· 中央气象台:陕西河南山东等局地林火等级较高
· 山东:2010年65人因学术道德问题未通过学位申请
· 山东探索企校合作培养人才机制提高就业成功率
· 山东研发出新型生态降解地膜有望破解"白色污染"
· 山东近半数小麦受旱 2000万元抗旱资金紧急拨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