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生活带来新希望:吉林百姓讲述幸福安居生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12月27日电(记者郎秋红)“我准备在这儿打个隔断,地上再铺上地革”。新年前夕,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五道江镇到处洋溢着准备搬新房的喜气。58岁的下岗工人刘基兴刚刚领了新房的钥匙,兴奋地给记者描述着他的装修打算。见记者盯着他额角上贴的纱布看,他有些不好意思,“一高兴摔了个跟头”。

    今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通化市二道江区投资5亿元,共拆迁改造棚户区33万平方米。1420元/平方米的造价,老百姓只要花350元/平方米就能住进新楼房。特困户可以享受廉租房。

    刘基兴分到的就是一套37平方米的廉租房。他原是通钢冶炼厂工人,1995年下岗。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媳妇跟他离婚了,把孩子也带走了。他只好寄住在弟弟家里,靠每月180元的低保金生活。

    “我们这里像他这样的情况特别多”,通化市二道江区区委书记高云龙说。二道江区依企建厂、依厂建区,境内有通钢、电厂、特种水泥等几十户国有企业,是典型的老工业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相继破产改制,全区13.7万人,下岗职工达到1.4万人,靠低保和打零工度日。那些计划经济时期修建的福利住房,由于企业弃管,也演变成自修自住的“栖身所”,年久失修,很多都成了危房。

    这些年,当地有点本事的人都外出打工走了,剩下的多是鳏寡孤独的困难群体。如果政府不出头,这些退休工人、下岗工人就得继续住棚户区。

    “政府勒紧腰带,哪怕别的事情不干,也要先把老百姓的房子解决了。他们过去为国家做过贡献,现大最该享受改革成果。”高云龙说。这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二道江区财政收入一直徘徊不前。但是区里还是咬紧牙关,今年工矿棚户区改造的5亿元投资中,区级政府就承担了近2亿元,尽量把实惠留给百姓。

    “由20平方米的小平房住进6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才花了2万元。”下岗职工丁玉玲一提起自己的新家,美得合不拢嘴。

    丁玉玲今年夏天入住五道江镇富源回迁小区,两室一厅的房子,地板擦得锃亮。她的丈夫杨兆贤正在厨房炒菜,两菜一汤。“过去吃上一口热乎的都费劲。”丁玉玲说。

    丁玉玲原来的家离这里不远,是一间东倒西歪的小平房。她说,以前一回家,屋里冰凉冰凉的,又得掏炉灰,又得点炉子,又冷又脏。两口子为此没少拌嘴。住进新楼后“享福了”,晚上一开门屋里热乎乎的,做饭炒菜也不费啥事,两口子下班后都争先恐后往家跑。

    新房子铺的是地热。丁玉玲说,以前冬天洗件衣服,一个礼拜才能干。现在洗完晾地上,第二天早上就能穿了。她的儿子在旁插嘴说:“现在睡地下都比过去睡炕上强。”

    “只要把门一锁,出去干点啥都不用惦记。哪像住平房时,又怕水管冻裂了,又怕孩子煤烟中毒,干啥都不踏实。”丁玉玲说。今年她一家三口都找到了活儿干,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真是做梦都能笑醒了”。

    二道江区工矿棚户区老百姓住房的改善,只是吉林省“六路安居”工程的一个缩影。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柳青介绍,2010年,吉林省克服财政压力大、工作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各类保障性住房实际开工建设46.18万户、2932万平方米,开工率105.9%。大批像刘基兴、丁玉玲这样的城乡低收入人群、林业工人、煤矿工人等,过上了幸福安居生活。

    安居而后乐业。新的生活给百姓带来了新的希望。多年靠低保生活的刘基兴说,明年开春他要找份工作,“好好干,多挣点钱,等着孩子回来。”

 
 
 相关链接
· 青川2000多户居民住进新房 安居小区入住率逾98%
· 西藏百万农牧民住上安居新房
· 新疆:哈萨克牧民从定居走向安居
· 四川都江堰灾后重建城市安居住房分配完成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