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破解“疑问”——2010年中国经济热门话题探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29日   来源:新华社

特稿:破解全球化时代中国财富“疑问”
——2010年中国经济热门话题探讨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明金维 许多)

    26483亿美元,这是截至2010年9月份中国外汇储备余额;

    10600亿美元,这是同期中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

    9068亿美元,这是截至2010年10月份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

    明年,吸引外资1000亿美元——

    ……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财富、输出资本;同时,中国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吸引外资、输入资本。

    于是乎,一个百姓关心而又感到费解的“疑问”呼之欲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到底是“有钱”,还是“缺钱”?

    实际上,坐拥巨额外汇储备而又积极吸引外资,只是全球化时代无数个中国财富“疑问”中的一个。出口和进口、储备和投资、质量和效益、中国和世界……

    每一组话题都牵连广泛,集中体现了2010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动的复杂性。要破解这些“疑问”,需要避免似是而非的观点,更要避免以讹传讹,但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坐拥巨额外汇储备但又大量引进外资,外汇储备为何不能用于国内投资

    中国人民银行10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6483亿美元,同比增长16.5%。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连续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看似“不缺钱”;但同时中国各地仍在大力招商引资。

    为什么中国不能直接把外汇储备用于国内投资呢?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虽然外汇储备也是一种国民财富,但却主要用于进口、偿还外债、对外投资和调节外汇市场等。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斌曾表示,外汇储备如果用在国内,则有“二次结汇”的风险,会引发通货膨胀等问题。

    举例来说,假如中国人民银行将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发给国内企业和民众,后者要想在国内投资和消费,必须将外汇换成人民币。这样,相当于央行“左手”将外汇发给企业和民众,“右手”又发行等值人民币,将外汇从企业和民众手中收回来。这就是所谓的“二次结汇”风险。在此过程中,国内财富并未增加,而货币发行量却增加了,因此将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中国大力吸引外资,还有更为复杂和重要的原因:从历史上看,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缺乏,迫切需要吸引外资发展经济;从现实看,中国吸引外资,不仅看重资金,更看重外资可以带来国内所缺乏的产品、技术、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等。

    当前,中国吸引外资的重点已在悄然发生变化,今后将更加注重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将利用外资与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结合起来。

    扩大出口有利于积累国民财富,但国际收支失衡负面效应不容低估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稳定外需、扩大内需,成为中国经济较快触底反弹的重要“推手”。从世界范围看,后危机时代,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提出要扩大出口,将其作为实现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化时代,出口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发挥各个经济体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比如,中国生产的服装物美价廉,而东南亚生产的水果价廉物美,中国可以将具有竞争优势的服装出口,换回东南亚的水果。即使双方生产的服装和水果总量没有增加,但由于存在交换,双方消费者的整体福利却提高了。

    由此可见,出口的目的是为了换回其他国家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改善本国民众福利。如果出口大于进口,就会积累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1月份发布了《金融危机考验中国模式》蓝皮书,指出中国将资源、廉价劳动力等以外贸产品的方式低价出口到欧美市场,但国内民众却没有充分享受到“世界工厂”的实惠。同时蓝皮书认为,庞大的外汇储备对中国财富安全构成了严峻考验。

    如果盲目追求出口,中国还可能面临一系列困境,如顺差在中国,利润在外企,但能源、资源、环境和国际贸易的压力却在中国。

    中国在“世界工厂”的光环下,背负着资源和能源快速消耗、环境恶化的沉重负担。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失衡还容易引发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正因如此,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强调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外汇储备不断增多,中国国民财富却面临缩水威胁

    巨额外汇储备作为一种国民财富,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满足中国庞大的进口需要,保证中国国际支付能力,扩大对外投资,有利于中国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经济治理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等。

    中国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既有中国出口竞争力较强、吸引外资较多等原因,也与中国企业海外融资活动、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增加和“热钱”涌入有关。

    但放在全球范围内衡量,中国外汇储备相对于中国经济总量以及进出口、外债和对外投资规模来说,都明显偏高。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既可以看作是国民财富不断增加的明证,也可以看作是国民财富利用效率不高的表现。

    一方面,中国国内投资和消费的空间仍然很大;另一方面,我们又有大量外汇储备用不出去,只能投资美国国债等收益率较低的领域。这好比一个家庭,一方面有很多需求需要满足,另一方面又在银行放着大量闲钱。

    如果再考虑到外币贬值、通货膨胀等多种因素,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在以实际购买力来衡量时面临缩水威胁。

    GDP非常重要,但“唯GDP论”早已过时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最常用指标之一。

    近年来,GDP的缺陷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GDP反映的是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但却不能反映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和过程。

    举例来说,同样是创造100亿美元的价值,有的依靠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有的更为环保、绿色,如现代服务业;有的靠资金、劳动力的大量投入,也就是粗放型发展;有的靠技术革新、管理改善和效益提高,也就是集约型增长。

    而且,随着“包容性增长”理念在全球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样是100亿美元的产品和服务,到底由谁来享受也有不同,而这则关系到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正因如此,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将更多考虑如何实现更好发展,而不是单单强调更快发展。好的发展,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好的发展,必须让全体社会成员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包容性增长;好的发展,必须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当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绿色增长、创新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错过了数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但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完全有可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力争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抢占先机、引领潮流。

    中国需要发展,但中国需要同世界一起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从制造生产,一直到销售流通,并从中获取了巨大利润。

    有人不解,为什么中国人的钱不能让中国人自己来赚呢?

    这个问题说到底,其实是为什么中国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问题。

    实践证明,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无法关起门来搞生产和消费。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战略性行业,一个国家需要保持其独立自主的发展能力。但是这些行业毕竟有限。在众多其他行业和领域,外资的引入,将带来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选择,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提高市场效率,改善消费者福利。

    在全球化时代,如果继续坚持在所有行业和领域区分“内资”和“外资”、“中国”和“外国”,只能是狭隘的经济民族主义表现。这既与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不合,也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关开放市场的承诺不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国内投资环境将变得更加规范和透明。中国合理、高效地使用外资,既有助于推动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也有利于让全球投资者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

    今后十年,中国仍处于必须紧紧抓住和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要维护好战略机遇期,需要中国继续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中国,这就需要中国和国际社会一起分担责任,共享发展机遇。

 
 
 相关链接
· 数据描绘2010年百姓生活冷暖和中国经济成长轨迹
· 调研显示:中国经济重心正往中西部转移
· 中国事 世界势——中国经济走向的全球意义
· 财政货币定调积极稳健 助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 驾驭复杂局面保持平稳增长--复杂之年的中国经济
·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形反转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