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未来五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将向出版强国方向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21日   来源:新华社

“十二五”,向出版强国出发
——未来5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发展展望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黄小希)2011年的春天,我国踏上了从出版大国迈向出版强国的征程。

    20日颁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为人们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

    到“十二五”期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到位,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扭转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逆差状况,大幅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回眸过去5年,我国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成效显著,新闻出版业呈现大改革、大发展、大变化、大跨越态势。

    展望未来5年,面对国际、国内以及行业自身的新形势,肩负时代使命的新闻出版业将破浪前行。

    出精品:提升出版物的质量和水平

    文化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在塑造民族精神和灵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生产图书138.8万种、339.7亿册,是“十五”时期的2倍。数量大幅提升的同时,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古籍整理、精品翻译取得丰硕成果,文化创新和传播能力不断增强。

    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将大力推动内容创新,组织出版更多具有时代精神与特点的精品力作,推出更多代表中华民族永久记忆乃至世界永久记忆的各类出版物,创造出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

    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推进新闻出版精品生产工程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工程和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重点抓好马列经典等领域100种国家重大出版项目;推出300种国家重点古籍整理出版项目,系统整理散失海外的中华古籍珍本,甄选精品进行翻译;培育20种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学术期刊,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整体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

    “一个人从儿童时期到上学到成年参加工作,成长成才主要靠书籍。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别是出版产品发展规划,要把重点放在培育民族精神,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提高全民素质是新闻出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民素质建设上,新闻出版靠的是精品力作。

    新业态: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目前,我国经营性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完成转制,10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组建,45家新闻出版企业上市。新闻出版业总资产、总产出、销售较“十五”时期末实现翻番。

    “5年里,改革激发了活力,推动了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的大发展。”柳斌杰指出,未来5年是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产业格局调整与升级的关键时期。

    在这关键的5年,我国将以内容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加快资源整合,继续发展图书、报纸、期刊等纸介质传统出版产业;以业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重点,加快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以原创创意为重点,快速提高国产动漫出版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加速发展动漫游戏出版产业;以技术升级和绿色环保为重点,加快数字化技术推广,坚持发展印刷复制产业;以区域整合为重点,创新出版物传播手段和渠道,积极发展新闻出版流通和物流产业。

    “五大产业”之外,我国还将打造一批大型出版传媒“航空母舰”、重组一批大型印刷复制企业、组建一批大型发行物流集团,并鼓励新闻出版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对接。

    更惠民: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

    72岁的陆信德是浙江舟山普陀区南岙村农家书屋的主人。年轻时是村里文化骨干的他,退休后和老伴将家里的一间房腾出来做农家书屋兼村文化活动中心。今年大年初一一大早,老陆的家门口就热闹了起来。

    如今,像这样贴心窝的农家书屋在全国越来越多。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工程,我国累计为农家书屋建设投入60多亿元,建成各类农家书屋39万家,惠及几亿群众。

    “‘十二五’时期,除了完成建设任务,我们还要把农家书屋管好、用好,创造图书更新机制,扩大阅读范围,把农家书屋变成图书等文化产品的代销点、代邮点。切实解决农村读书难、看报难等问题,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柳斌杰说。

    据介绍,我国计划到2012年基本完成农家书屋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的任务。逐步扩大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范围,建设社区书屋、职工书屋、农林牧场书屋、寺庙书屋、部队书屋等,并逐步向自然村和家庭延伸。

    为了让更多的公众沐浴出版文化惠民的和煦阳光,未来5年,我国还将充分发挥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的骨干作用,积极调动新闻出版企业的积极性,提高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能力与传播能力,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生产供给体系,提高供给总量与质量,重点支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三农”出版、盲文出版和面向未成年人、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出版,构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产品体系。 与此同时,推行多年的全民阅读活动继续走向深入。新闻出版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未来几年采取开展儿童“阅读起跑线”和阅读援助活动,推动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全民阅读活动组织机构,积极争取建立国家阅读基金,设立国家读书节等一系列举措。

    人们将见证,一个书香洋溢的社会,正在逐渐形成。

    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的辐射力

    这是一份傲人的成绩单——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日报总发行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出版物已进入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报刊发行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国版权贸易引进输出比从2005年的7.2∶1转变为2010年的2.9∶1,逆差明显缩小。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数量,更大的进步来自于我国图书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据了解,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名的销售量超过2500万册的10本书中,我国占了3种。这是历届排名中所没有的。

    “过去外界只注意中国气功和中医中药书,现在反映中国历史、文化、当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图书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柳斌杰认为,发展中国文化不是为了做给自己看,不是关起门来搞发展,而是要发挥中华文化的优势,对世界文明进程有所影响、有所贡献。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走出去”,是我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的一个目标。

    规划提出,到2015年版权输出数量突破7000项,引进与输出比例降至2∶1。鼓励企业生产更多的外向型新闻出版产品,保持出版物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到2015年实现出版物出口金额4200万美元。重点支持企业以动漫、游戏软件、期刊数据库、电子书等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开拓海外市场,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到2015年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大力推动印刷服务出口,鼓励企业承接国际高端印刷加工业务,到2015年实现印刷服务出口规模总量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

    “走出去”还需“借船出海”。未来5年,我国将通过加强与全球性和区域性大型连锁书店的合作,整合和巩固现有海外华文出版物营销渠道等举措,构建国际立体营销网络,推动更多优秀出版物走向世界。

 
 
 相关链接
· 图表:“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主要指标
·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20日公布
· 我国新闻出版业呈大改革大发展大变化大跨越态势
· 柳斌杰求是撰文:开创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 新闻出版总署:首届新闻出版业文明单位评审结束
· 改革 创新 发展:我国新闻出版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