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青春之约 精彩盛会——深圳大运会倒计时100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03日   来源:新华社

青春之约 精彩盛会
——深圳大运会倒计时100天

    新华社深圳5月3日电(记者赖少芬 王攀 乌梦达)5月4日,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大运会火炬从北京大学开始传递,大运会筹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此时此刻,南海之滨,以特区之名著称世界的深圳,正用如火的热情,践行青春之约,向世界发出清晰的信号:从这里开始,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这是一份用4年半的努力完成的誓约。深圳,这座创造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奇迹的年轻城市,正以开放、友好的胸襟,以从容、自信的姿态,迎接来自五大洲的大学生运动员。

    筹办进程讲述“不一样的精彩”

    2007年1月17日,26岁的深圳特区从四个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获得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权。当时,世界都在好奇:一座人口平均年龄只有28岁、以外来人口为主的新兴城市,如何运作一场全球性综合体育盛会?

    经过4年半的努力,这座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再一次用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回答世界的疑问:盛会准备就绪,从这里开始,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不一样的精彩”,追求的是办会理念的创新。

    将于8月12日开幕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成为大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这个有“小奥运会”之称的赛事,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两年的大学生(年龄为17岁至28岁)参加。届时,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0多名青年运动员将来到深圳,参加24个大项、306个小项的比赛。

    与以往的大型运动会相比,深圳大运会更强调回归体育本身,进一步突出节俭、绿色、环保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特色”、“简约”贯穿了深圳大运会筹办的全过程。

    大运会火炬传递“虚拟结合”是一大亮点。原计划超过50场的火炬传递缩减为不到5场,但火炬同时在网络上虚拟传递。大运圣火不仅照耀现实,也让数以万计的年轻网民参与其中,感受大运会的热度和精彩。

    大运会开、闭幕式将出人意表。开幕式的场馆深圳湾体育场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春茧。这个由钢网结构包裹而成的可爱建筑,在东面开了一扇“海之门”。开幕式上,运动员将从“海之门”走进深圳。8月23日,运动员又将齐聚在世界之窗——这个把世界微缩进48万平方米的主题公园,将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PARTY(派对)。没有焰火、没有“大腕”明星,深圳大运会开、闭幕式真正的主角是全世界的大学生代表。

    大运会比赛场馆也在诠释“不一样的精彩”。将大型体育场馆建成“绿色”建筑历来都是“说易行难”,但深圳却成功地将“绿色”理念付诸实践。

    远望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大运中心,三座晶莹通透的水晶石造型场馆,宛如洒落人间的明珠,在青山绿海中熠熠生辉。它们与环绕场馆的铜鼓岭山、大运景观湖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石”景观,颇具中国水墨画的风采。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大运工程建设处处长刘志达说,大运中心建设中大量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工艺,清水混凝土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在节约了大量装饰材料的同时,也为建筑本身营造出一种自然、质朴的效果。

    目前,60个大运会比赛和训练场馆,大运村、国际广播电视新闻中心等5个非竞赛类重点配套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同时,大运会城市景观工程、志愿者招募、赛事安保等相关配套工程都在按部就班展开。踩着时间的节点,赛事、场馆、安保、交通、接待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届精彩的盛会渐行渐近。

    “办城市”为“办赛事”服务

    在围绕赛事举办环节精心筹备的同时,深圳还将城市的建设与大运会紧密结合,实现了“办城市”为“办赛事”服务、“办赛事”推动“办城市”的特色发展之路。

    2010年7月1日,在迎来30周岁生日的喜庆时刻,深圳特区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经国务院批准,特区从原先的39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市范围的1948平方公里,特区“扩容”使深圳实现了关内关外“一体化”的夙愿。

    在许多专家和相关人士看来,特区的“扩容”思路与大运会的筹办理念一脉相通,相得益彰。以大运会主场馆所在地深圳市龙岗区为例,该区从“扩容”之日起,就在新一轮规划中将大运新城等片区列为发展重点,并大力推进轨道及快线、干线路网建设,为大运会赛事举办提供良好交通条件。

    现在,大运会主场馆所在的龙城街道,已经初步形成了“三城两园”的发展形态,即大运城、世界饮食文化城、汽车城、科技创新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整个社区的变化可以说是脱胎换骨。

    “大运会的筹办过程,也是一个深圳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的发展历程。我们不仅要将大运会办出特色、办得精彩,也要借助举办大运会的契机,全面提升我们的城市经营水平,探索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新思路,从而更好地为大运会顺利举办服务,”深圳市副市长、深圳市大运会执委会副主席张文说。

    “办城市”,“办赛事”,在深圳大运会4年半的筹办历程中,两者水乳交融,共同谱写出了这座新兴城市特有的华彩乐章。

    特区30年发展打下的雄厚物质基础为大运会的顺利筹办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大运会为契机,深圳探索出一条将大型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的城市发展新道路。大运会执行局场馆部副部长李晓东说,大运场馆建设从选址开始,就强调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紧密结合。“在所有场馆中,新建的只有21个,维修和改造后投入使用的有29个。这些场馆不仅为大运会提供场地保障,也将从长远为深圳提供充足的、国际一流标准的体育设施”。

    同时,深圳在大运会筹办期间进行的重要建设项目,也都将成为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文说,以深惠路改造、地铁3号线建设和机场二跑道扩建等大型基建项目为例,既充分考虑了大运会的需要,也从深圳城市发展、城市升级的角度来谋划,这些设施在保证大运会顺利举行后,将大幅增强城市基础保障功能和综合竞争力。

    中央确立了深圳新的历史使命也为大运会创新筹办思路提供了新的平台。目前,深圳已经被赋予“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等一系列新的战略定位,深圳正加快调整发展路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力求以更小的投入、更低的消耗,创造更大的效益,而这些理念都融入了大运会的筹办进程之中。

    回顾4年半的筹办历程,展望百日之后的精彩盛会,张文说,举办大运会不仅是对深圳城市形象的全面检阅,更是对深圳城市发展的有力促进。

    为世界搭建释放活力的青春舞台

    深圳大运会倒计时100天,恰逢五四青年节。30多年前,当中国成立包括深圳在内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时,解放思想、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就成为它们最强大的前行动力。30多年后的今天,正是有着这样的青春活力,年轻的深圳在世界城市之林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深圳是一座创意之城。在《福布斯》杂志中文版的“2010中国大陆创新城市”中,深圳被评为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华为、中兴通讯、华强科技、腾讯等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领域创新升级的“领头羊”。

    深圳也是一座运动之城。这里全民健身蔚然成风,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深圳每年要举办1600多场次的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420多万人,体育人口比例超过40%。体育铸就了深圳独有的城市品格,也极大地影响了深圳人的生活观念。

    深圳还是一座爱心之城。这里是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发源地之一,目前在册义工25万多人,爱心基础坚实。“感动中国”的歌手丛飞对贫困儿童进行长达11年的资助,成为深圳义工精神的典型代表。将有127万名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服务大运会,为“爱心深圳”增添新的注脚。

    正是这些独特之处,让深圳大运会成为一个集聚世界目光,彰显时尚文化,为各国青年展开交流、释放活力的青春大舞台。大运会期间,深圳将举办全球青年联欢节暨中欧青年交流年旗舰活动,预计将有来自五大洲的万名青年参与,以文化周、电影节、培训项目、峰会等为载体,彰显时尚文化和青春激情。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大运会既是一个体育盛会,也是全球青年的嘉年华。多彩的青春,丰富的世界,多样的文化相聚。年轻的深圳牵手青春的赛会,城市品格与青春梦想相互激荡。在进一步突出节俭、绿色、环保等理念的同时,深圳大运会也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表达了尊重文化多样性,倡导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平等交流、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

    100天后,一场青春、开放、绿色、科技与和谐的盛会将呈现在世界面前,不同国籍、肤色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共享运动和友情。

    百日弹指而过。人们有理由相信,刚刚走过而立之年的深圳特区,将用她的年轻、激情和创意,向世界呈上一份精彩的答卷!

 
 
 相关链接
· 创新纪录 2000名香港志愿者报名服务深圳大运会
· 深圳第26届大运会吉祥物“UU”将在全国巡展
· 大运会简化火炬传递路线 网络虚拟传递成亮点
· 刘延东:让世界大运会传播友谊促进和谐惠及民生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