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中国空间交会对接圆满成功:托起中国高度的助推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3日 16时51分   来源:新华社

航天文化:托起中国高度的助推器
——写在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圆满成功之际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贾永、李宣良、李清华、白瑞雪)这是令中国人激动的瞬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距离地球343公里的轨道上完美相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茫茫太空,留下中华民族的崭新高度;航天领域,拥有了属于中国的一片天地。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闭幕的这个金秋,中国航天人完成的这一壮举,再一次雄辩地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

    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回首中国航天的一次次突破,我们可以发现,托举这一次次跨越的,是闪烁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航天文化。

    勇于创新:引领神舟飞得更高更远

    航天是最具创新活力也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之一。对中国载人航天来说,创新既是发展动力,也是根本出路。

    早在1966年,人类就实现了两个航天器之间的首次交会对接。在航天领域,中国人是后来者。中国航天人清醒,唯有自主创新,才能尽快迎头赶上。

    “与美、苏/俄早期交会对接试验相比,中国专门研制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技术、经济等方面更具优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我国采取N+1的交会对接模式,使得一个目标飞行器可支持多次交会对接,可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的同时,验证空间站部分关键技术,还可同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研制目标飞行器这种做法和国外完全不同,既完成现有任务,又兼顾未来发展和效益,这是中国独创。”周建平说。

    创新作为一种文化,已成推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一开始就占据了高起点,并处处体现出中国特色和优势。

    神舟飞船设计跨过美、苏/俄从单舱到多舱的40年历程,直接研制先进的第三代飞船,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三舱方案:带有轨道舱的三舱飞船,既可大大改善舱内的舒适性,在增加对接机构后,又可使之成为空间站与地面之间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为载人航天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飞船完成在轨运行任务后,轨道舱继续留在轨道上运行,其作用相当于一颗应用卫星,为科学实验获得了额外的空间应用效益。

    从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发射模式,到国际先进的、基于IP技术的“永远在线的航天测控网”;从火箭控制系统采用更加精准的迭代制导手段,到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交会对接机构;从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体系,到瞄准国际前沿的空间科学实验……这一系列中国创造的新技术、新创造、新突破,无不是航天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有了创新,才有载人航天,才有绕月探月,才有交会对接,才有深空探测……创新,引领中国航天不断飞得更高、更远。

    团结协作:凝聚力量和精神

    从来没有哪个行业,像载人航天这样涉及如此众多的专业和领域;也从来没有一项工程,像载人航天这样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力量。

    11月1日,从神八飞船升空的那一瞬间开始,从渤海之滨青岛到西部边陲的喀什,从漂泊在三大洋上的远望号测量船到设在各国的地面测控站,成百上千的雷达和各种跟踪测量装备几乎同时启动,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把一道道数据由四面八方汇集到北京、酒泉、西安……

    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不完全统计,直接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研究所、基地、研究院一级的单位就有110多个,配合参与这项工程的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他们的心血,凝结在运载火箭20多万个零部件上,凝结在了飞船、目标飞行器等产品数十万个元器件上;凝结在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上百万条重要软件语句,以及更多常人所不知的地方。

    神八、天宫太空牵手,为这一浪漫约会保驾护航的,正是全国大协作所产生的伟大力量,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航天文化是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文化。对航天人来讲,“一盘棋”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

    小到一个空间环境预报中心,大到整个工程,无不是在高度协作、配合之下运转。西安的火箭发动机,天津的飞船太阳帆板,河南的电连接器,上海的推进器,四川的元器件……一声令下,前一天还在工厂的设备第二天已送至北京的总装车间。航天系统工程的综合集成,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每一次飞天,都是一次飞跃。这辉煌的背后,是无数单位和个人默默无闻的付出。在飞船副着陆场训练了8年的搜救队员从未见过飞船,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亲手摸摸返回舱。为了维护一个价值仅几千元的元器件,工作人员不断往返于酒泉和北京之间;有的元器件交货后,工人师傅并不清楚究竟用在哪个地方,但“只要飞船上有咱们的东西,就高兴”……

    力量,在团结协作中凝聚;精神,在同舟共济中升华。

    科学求实:通向成功的秘诀

    航天事业具有投入高、风险大、技术密集、系统复杂的特点。科学求实是航天事业永恒的主题,是确保航天任务圆满成功的保证。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没有陶醉于鲜花和掌声之中,而是立即对发射过程中的一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展开“归零”和举一反三。

    一步一步追赶,一点一点进步。每一个跨越的背后,是一次次面对风险的坚定抉择,是一次次克服困难的不懈努力,是一次次挫折之后的坚决奋起……

    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天宫一号发射现场感慨地说——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点成功。

    这充满辩证的论断,是对航天事业的深刻描述。

    翻开世界载人航天的历史,惨痛的教训比比皆是。美国“哥伦比亚”号是在航天飞机第128次发射中出现事故的,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也是在上百次执行任务后出现问题。这说明,技术的成熟并不代表风险的消失。

    “质量和可靠性,是我们事业的基石。没有质量和可靠性,载人航天将无从谈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袁家军说,“可以说,航天文化是万无一失、严慎细实的质量文化。”

    细节决定成败,在航天领域更是如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科技人员探索出了看透细节的七种方法——靠极端负责深入细节、靠科学方法聚焦细节、靠技术功底放大细节、靠充分实验吃透细节、靠程序手段检查细节、靠“数据包”量化细节、靠严格管理控制细节。

    对于任何一件航天产品,从原材料、元器件、生产过程,到最终性能,航天科技集团的工作人员都以数据的形式储存下来,实现100%可追溯。飞船系统研制的全国大协作中,直接间接参与的达30万人,所有人的工作数据,都能在第一时间呈现出来。

    对于追赶中的中国航天来说,速度与效益、质量与安全,是不可偏废的工作标准。“零缺陷、零疑点、零故障”“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些看似极端的口号,正是中国航天人科学求实作风的真实写照。

    以人为本:写在天地之间的追求

    将人送入太空,是对人类生存疆界的极大拓展,人类文明得以在更大空间延续。

    载人航天,以人为本。正因为此,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八大系统中,航天员系统是第一系统。

    为了让航天员飞行更安全、乘坐更舒适、操作更便捷,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飞船、火箭等航天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全过程。

    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用“更加舒适、更加安全”来形容神舟飞船的每一次升级。仅以神舟八号飞船为例,全船600多台套器材设备,改进的达到40%,全新研制的有15%。长征二号F遥八则进行了190多项改进,可以说是一枚“全新的火箭”。

    “感觉良好”,很简单的四个字,在宿双宁听来,却是世上最美的语言。作为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的第一任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他一直希望能够亲耳听到我国航天员从太空中传来“感觉良好”的消息。

    今天,已经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的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对我国将要建造的空间站充满了期待。“如果把我乘坐的神五返回舱比作一居室,费俊龙和聂海胜开展活动的神六返回舱和轨道舱是两居室,天宫相当于套房,未来的空间站可能就相当于别墅了。”

    载人航天的发展依靠人,载人航天的发展为了人。

    神舟八号飞船上,中德两国科学家利用飞船返回舱有限的宝贵资源,开展了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包括了基础生物学、空间生物技术、辐射生物学、先进生命支持系统中生物学问题等国际前沿项目。

    “我们遴选实验项目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是否有应用的前景、能否解决人类重要的科学问题。”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光恒说。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我国空间科学的研究应用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在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不少项目已转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应用中。神舟三号装载的成像光谱仪技术已经转移转化到我国气象卫星上,神舟四号装载的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的技术已经转移转化到我国海洋卫星上……

    “载人航天,不仅彰显着国家尖端科技实力的水平,也承载着服务人民、造福人民的良好愿望。”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王永志说,“我们发展航天事业,就是为了造福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

    以人为本的航天事业正谱写着新的辉煌,以人为本的中国将更加和谐美好。

    爱国奉献:航天文化的主线和灵魂

    中国航天从起步的那一刻起,就承载着国家的使命、民族的尊严,凝聚着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

    一代代航天人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个人选择与党的需要、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化作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实际行动。

    在发射任务频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传统——每次重大发射前,各试验队的科技人员都要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祭奠先烈。

    3万平方米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自1958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以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13位将军和685名官兵和科技人员。

    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距离最近的城市酒泉市240公里,这里地势开阔,人烟稀少,干燥少雨,年均满足执行任务气象条件的天数超过200天,拥有优越的试验条件,也注定了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

    一代代航天人来这里祭奠先烈,不仅仅是表达对先烈的纪念与崇敬,更重要的是继承和传扬先辈们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

    “航天文化是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爱国文化。”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党委书记梁晓虹说,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扬和升华,贯穿于航天精神和航天文化的主线和灵魂,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今天,在载人航天科技人员队伍中,青年一代占到2/3以上。飞船系统中副主任设计师、副总指挥中4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到80%。从这些与改革开放一同成长的年轻科技人员身上,不仅能够看见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意识,而且深烙着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印记。

    王翔是载人航天队伍中为数众多的留学归国人员之一。本来他在美国的一家公司有着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不错的待遇。但是当得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后,他毅然回国。

    “为国争光与实现个人价值并不矛盾。”现在已是飞船系统骨干中坚力量的王翔说。

    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与王翔一样,年轻的航天人在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同时,也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八号,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从荒漠到戈壁,从深山到大洋……最尖端的前沿,在最艰苦的岗位,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梦想,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继。

    中国已经宣布,在2020年前后建立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叩开了迈向空间站时代的大门。

    光荣过后是新的梦想。如同航天文化助推了中国航天的崭新高度一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将推动中华民族一个个光荣与梦想的最终实现。

 
 
 相关链接
· 太空之舞——记中国首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
· 钱卫平:全新测控通信网为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护航
· 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八号 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有望实现
· 专访:三艘海上测量船待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海上测控将面临三大挑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